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760万农民工返乡创业,农民工返乡创业园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说起陕北农村,最容易想到的就是一望无际的黄土地和依山而建的窑洞,这是陕北人生存的根本。生长在黄土里,人住在窑洞里。去了一趟陕北,才知道黄土加窑洞的生活已经成为了一种淡淡的记忆。   

  

  去了陕北榆林榆阳区黄崖窑村。黄崖窑,顾名思义,就是建在悬崖边上的窑洞。崖是黄崖,窑是窑洞。朋友说黄崖窑和以前的农村很不一样,引起了我的兴趣。   

  

  走进村委会,大坝干净整洁,直通村委会办公区。办公区旁边是一个小花园,花园里立着一个亭子,亭子旁边有一个大舞台。山附近有一个新的山门,通往后山的健身步道。该村位于山间盆地,整体构成一个“小景区”。现在还是陕北农村吗?谁有这样的“巧手”?   

  

  这离不开黄崖窑村的一个特殊的支部书记。他很特别,因为他是返乡农民工,也是农民企业家。他的名字叫王嵎生。2011年底,他响应榆阳区委组织部回乡的号召,毅然回到家乡。带着致富的经验和智慧,他一头扎进了沟壑纵横的黄崖窑村。从村主任到村支书,干了10年。   

  

  黄姚村位于榆林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距市区53公里,有570户1700多村民。由于地处偏僻,交通封闭,村集体经济发展严重滞后,村民生活贫困。王嵎生回村后,他带领大家开始进行基础设施建设。首先,他新建了500米长的通村路,并配备了绿化、美化和照明设施。在此基础上,王嵎生带领村民投资他看好的观光农业。2016年,村里集体流转土地1200亩,种植油菜花500亩。“油菜花节”连续举办三年,累计接待游客10万人次,旅游收入40多万元。黄姚村的面貌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2017年3月,黄崖窑村抓住“陕果北扩”的良好机遇,筹资760多万元发展山地苹果产业。创业之初,由于苹果产业投入大,见效慢,大部分农民都不愿意拿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去冒险。对此,王嵎生承诺:“前期所需资金我全部承担。”当他这样站起来拍着胸脯的时候,村民们不再犹豫,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筹集资金参与其中。   

  

  到2020年,黄崖窑村集体收入63.5万元,村民人均收入1.4万元。村民的生活会越来越好。黄姚村还被评为“陕西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试点村”、“陕西水土保持示范区”、“陕西乡村旅游示范村”。   

  

  今年,黄崖窑村又有惊人之举。经过专家论证,黄崖窑村丰富的天然岩石资源可以开发冰洞。目前,村里正在修建一个冰洞工程。项目建成后,在低温保鲜苹果的同时,还可以开发具有陕北元素的冰雕和地方文化娱乐项目。   

  

  今年春夏,陕北大地遭遇严重干旱。但在黄崖窑村旱作农业示范基地,农作物仍长势良好,保证了丰收。   

  

  “在旱作农业示范基地,我们一方面采取地膜覆盖的方式,使用透水地膜、膜间栽培等技术节水;另一方面通过太阳能提水、膜下滴灌、沟底提水、雨水收集窖提水等方式补充水分。所以今年的收成可以和往年差不多。”榆阳区农技中心高级农艺师,为该村提供技术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