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成功创业得到什么启示,创业成功对我们的启示

  

  几年前,我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关于听讲座这件事儿》。我提出自己的看法,就是听成功人士讲课,要辩证看待。   

  

  因为他成功了,他必须输出的是他付出了什么样的努力才取得了现在的成就。由于各种因素,这些弯路或者瓶颈的突破,很多都可能被一些成功的色彩所掩盖,从而蒙蔽了大家的眼睛。   

  

  因为他成功了,你会觉得他说的一切都有道理,都是对的。你会觉得他做任何决定都有先见之明,有潜力,有才华。   

  

  但是失败的人有几千万,或者一个人在成功的路上经历了很多次失败。其实我更倾向于建议你多去了解失败案例,看看别人是怎么做出导致失败的决策的,以及失败后你并没有通过改变方向得到转机,或者走下坡路。这样我们能学到的,可能不仅仅是听别人分享如何成功,收获更多。   

  

  今天看名人传记,引发了我的思考。然后我想到了我之前写的那篇文章,发表在一本简体字的书上。   

  

  请再给我讲一遍这个老故事。   

  

  根据成功手册,肯德基的创始人桑德斯上校在65岁时开始创业。在遭到1009次拒绝后,他仍然坚持推广自己的独家秘方。终于有餐厅准备采用他的秘方,然后肯德基上校成功了。   

  

  其实我很想问这1009个拒绝是谁记录的?是桑德斯上校本人吗?我不这么认为。我更倾向于这是编辑根据自己的意愿编造出来的。   

  

  另外,只要我们仔细搜索一下桑德斯上校的资料,就会发现他其实是在39岁而不是65岁开始创业的。而且在这期间,他的努力不仅仅是所谓的“1009次推销他的独家秘方”,还有其他方面,比如开汽车旅馆,发明高压锅炸鸡以及他经历的所有挫折等等。如何应对这些,不像书中描述的那样,只能靠“坚持”来解决。   

  

  例如,你从天安门广场向西走到颐和园。你认为你能到达它吗?就算绕地球一圈也不行。因为颐和园在天安门广场的西北面。   

  

  现在我来说说我对名人传记的看法。   

  

  我们要用自己的思维辩证地看待名人传记。因为很多名人传记,除了自传之外,大多都有编者为了迎合大众而捏造的因素或者某些因素或者叫做艺术发挥。当然,自传也不排除对作者自身经历的生动塑造。有些传记甚至会让主人公自己看的时候惊讶到下巴。为什么这个人这么牛逼,这么牛逼?他是怎么做到的?最后,哦,这是关于我的。   

  

  那为什么要这样写?我觉得就是因为这种写法,才有更多的人看,给大众制造了一种他的成功可以复制的错觉。   

  

  借用一句经典的话:很多人都成名了。他以前10,现在100,中间做了很多功夫。那么,你给我们看这样的故事,既不好看,也不励志,因为太复杂了,谁都学不会。但如果我告诉你,这个人以前是1,现在是1000,中间只做了一件事,反复做才成功,那么这种故事既好看又励志,可以简单复制。很简单,但是你真的能学会吗?事实上,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可以只从众而成功。   

  

  很多时候,你应该少听成功专家的话,多看看别人是怎么失败的。因为如果有一天你成功了,那么你说的一切都是对的。   

  

  当然,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要大家不要学习别人的成功案例。如果你明白这一点,那么你就无法理解我真正想表达的东西。   

  

  成功的经验当然重要,因为它会给我们提供思路和信心,也就是按照这个方法,也许我们可以。其实这对我们帮助很大,至少给你指明了一条路。让你看到前进路上的光明,就像在茫茫大海中突然看到一座灯塔。   

  

  比如,我很幸运地通过简化书认识了齐先生,对我来说,齐先生绝对是一个成功的人。   

  

  我很理智地知道,齐樊棋   

老师的成功不可能复制。因为她在2016年,自媒体开始迅速发展时就开始写作,并赶上了自媒体发展大潮。首先齐老师有一定的写作方面的积累,再者赶上了自媒体这艘快艇。我们从现在开始再努力可能也达不到齐老师当年的效果。


但是我们就止步不前,不做努力了吗?当然不是,齐老师的成功,虽然不可复制,但可以给我们很多启发。比如说写作这件事是普通人投资这么小,回报最大的一件事,它是普通人改变命运门槛的最低方式。这个观点我无比认可。


因为齐老师的成长和一些写作方法,写的技巧都给正在学习写作的人提供了一种思路。


齐老师就是这样一帆风顺的吗?我想不是的,她也许也有瓶颈期的时候,或走弯路的时候。我以后会继续关注齐老师的文章,以及之前的文章,因为我想知道老师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是如何应付的。失败的经验和启发或许对我们更加有用。


最后对于本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做一个总结,我们学习别人成功的经验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应当是总结失败时的经验,多倾听人们面对困境时的经验和方法。这会引发我们更加深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