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直接寻找客户的方式,选择创业合作者不需要注意的因素有

  

  编辑导语:产品要以自身功能为主,尤其是在产品初期,过度的功能设计容易“得不偿失”,降低了产品后期的可塑性,不利于后期的迭代优化。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状态下产品简约设计的看法,大家来看看吧。   

  

     

  

  简单不限于产品第一个版本的MVP阶段(最小可行产品形式)。任何版本迭代都要考虑简约的思想,围绕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产品不变的终极愿景和变化的阶段理想状态。定义阶段理想状态,围绕阶段核心指标简化产品,形成功能重点,避免顾此失彼,分而治之,降低问题分析的复杂度。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参与的并不是一个全新的产品,基本上可以找到相关的竞品或者类似的产品作为参考。看到更多的相关产品后,我们可以非常全面地设计产品。   

  

  但这也导致了我们很容易陷入思维的过度扩散,思维变成了我们应该有的功能,忽略了我们需要的东西,引入了太多无关的内容,或者是现阶段不应该考虑的问题,增加了开发成本。   

  

  同时,一旦前期铺得太满,产品的可塑性变弱,后续更难进行兼容灵活的拓展。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不需要追求全面,但更应该注重阶段性的重点。   

  

  这也是为什么面向对象的需求分析逐渐被推崇的原因。简单的产品系统直接从流程分析入手,问题不大。对于涉及子模块多、影响因素多的稍微复杂的系统,问题分析的难度大大提高。   

  

  不同模块之间不一定有不可分割的关系。简化拆分成相互独立的对象或子环节,明确各阶段主要用户群体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减少单阶段考虑,可以大大降低问题分析的复杂度,从而使产品更加简洁,涉及的因素越少,数据验证越好。   

  

  00-1010理想状态的定义可以让我们在不同时期形成阶段性的聚焦,避免过度膨胀。对于大多数的刚需和工具型产品,通常都可以以“帮用户解决的问题”作为理想态,并找到单一数据指标来衡量。   

  

  以一个发行板块为例,总体目标是提高机构收入,但在不同阶段,产品体系需要创造的价值和子目标是有差异的。首先可以对总体目标的指标进行拆解,然后根据各阶段主要用户的特点来定义阶段理想状态。   

  

     

  

  

一、定义理想态

销售的第一个挑战根本不是销售产品,而是获得潜在用户的关注。(《精益创业实战》 )   

  

  我们给用户推荐一本书,不是让用户看,而是让用户读。(《得到品控手册7.0》 )   

  

  阶段要点:寻找产品的核心传播点,吸引普通用户成为经销商。核心指标:页面访问率。初期的核心是找到用户关注的重点,包括有意成为经销商的潜在用户和潜在买家。主体是向潜在分销商传达一种“简单运营赚钱,真实可靠”的理念,让普通用户快速了解产品的核心特性,把握两类用户的兴趣点,增加可及性,提高登陆页面的访问率,注重与运营岗同事的合作,验证同一产品不同推广内容的效果。   

  

  对于分销体系,一开始就要有分销商。大多数情况下是提高佣金比例来吸引参与。一旦佣金比例达到组织设定的成本控制上限,会员数量就会达到增长瓶颈。   

  

  佣金比例当然是吸引分销会员加入的最有效方式,但不是全部。初期要尽可能多的尝试影响潜在经销商选择的因素,操作是否复杂(不仅是分享的操作,还有客户答疑、客户情绪维护、业务联系、售后处理等环节。),是否真实可靠可持续等等,然后消除担心因素吸引更多会员加入。   

  

     

  

  

1. 初期阶段:获取用户关注

当发展了一定数量的经销商时,   

少成员流失,产生更可观可预期的销售业绩。

  • 阶段要点:激励持续地、科学地推广,提高购买转化。
  • 核心指标:销售金额。

这一阶段是整套分销体系中最为核心的部分,相比初期所传达的“有钱赚”理念,该阶段则转变为“赚更多”,奖励不是一个固定静态的收入,而是一个可不断提高进阶的过程。一方面是提高推广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是提高推广沟通的专业度。

  • 积极性:跳点阶梯式的奖励体系,提高奖励频次,持续的品牌关怀,加强交流互动等;
  • 专业度:对产品和服务可以有更深入地认识了解,能为潜在购买客户提供较高营养的咨询,建立客户信任,能及时处理解答客户疑惑。

奖励机制在初期阶段也会涉及,这是整套分销体系的根本,只是在初期尽量采用简单描述,无需过于细化,避免给潜在分销员设定一个在当前阶段难以达到的目标,过于复杂的奖励计算,造成的认知负担,打击加入的积极性。并且前期机制简单,后续更好根据实行情况进行变通调整。

同理,在开始阶段即表述专业知识方面的内容,容易让人产生难以胜任的顾虑,增大加入门槛,可略过体现如遇到难以解答的客户问题可通过何种方式寻求帮助,但不要求分销员一开始就提升自身的专业度。

3. 后期阶段:资源高效分配

后期阶段,已吸引了大量分销员加入,销售业绩上去了,机构为分销所投入的成本也逐渐增多,包括对于分销员的管理成本、分销员的奖励,通过分销途径给予客户购买的优惠成本等,需要一个从提量到提效的转变。

随着平台掌控能力的进化,业务发展到后期均需考虑降本提效问题,避免产能过剩引起的相互竞争,锄弱扶强,有限资源分配给高产合作者,实现效用最大化。

  • 成员分级角色管理,实行淘汰降级制度;
  • 奖励体系,不是直接降低奖励额度,而是通过奖励组合,在确保激励和维持收益间寻找最佳平衡点,即通过更低的奖励开支实现同样的销售业绩目标;
  • 有限的优惠资源分配给更合适的人,更追求投入产出比。

三个阶段的划分并没有明确的时间上的概念,只是遵循成员从无到有再到溢出的过程,具有一定的先后顺序,需先确保前一阶段达到理想效果后再考虑后续因素,尽量避免越级超前处理,前期过于扩展,导致顾此失彼。

二、结语

理想态一词的了解来源于刘滢老师的产品课程,理想态概念的引入是为了聚焦产品核心,解决当前的首要问题,简化问题处理思路,而时期不同所面对的首要问题也会不同,所以理想态是动态的,具有阶段性的,取决于当时的人事物,平台对服务的掌控能力,对用户的理解程度,所谓“好钢使在刀刃上”。

产品简化这个话题后续可能应该还会出个续集,关于页面字段选取、层级排布方面的从简看法。

公众号:半满集

本文由 @完结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