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在外打拼的年轻人

  

  你在哪里工作?离家有多远?   

  

  工人背井离乡,从我们上一代开始。家在故乡,人在千里之外,这已不再稀奇。   

  

  神奇的是,给外出打工的人一个“跨省打工”的头衔,似乎比其他人要忙得多,甚至可以称之为“最远的打工距离”。但是对不起,我们自己可能会更痛苦。   

  

     

  

  

01

  

  

  杭州有一个“最远的通勤者”。   

  

  在某论坛,一个《PK上下班最远距离,每周萧山天津来回》的帖子火了。   

  

  徐老师,80后,杭州萧山人,工作地点却是天津。每周五下午,他都会飞回家,和家人一起过周末,然后下周一早上飞去公司。   

  

     

  

  跑来跑去几年,他已经渐渐习惯了,每个月花4000多元买机票。   

  

  “我在天津十几年了,要放弃现有的回到萧山,我输不起。80后,上有老下有小。谁敢赌明天?"   

  

  生活所迫,他只能咬紧牙关坚持。   

  

  的确,和他相比,那些绵阳到成都,杭州到上海的通勤,不值一提。   

  

  但奇怪的是,徐老师的经历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共鸣。他的通勤方式,他的通勤费用,让工人很难感同身受。   

  

  

02

  

  

  一条评论说:“我明白了,一周来回跑一次叫上班;几千万农民工一年回家一次,不是为了打工。”   

  

  不得不说,极其讽刺。   

  

  徐老师的上班方式,他自己将其归类为“通勤”,而在更广泛的人群中,这就是离家工作,常回家。   

  

  他不应该和每天上下班的人比,应该和在外面租房子的人比。和这个比起来,他每周能回家就开心多了。   

"杭州男子跨省上班,每月路费4000元,网友:我没法心疼他" onerror="javascript:errorimg.call(this);">


再一想,他每个月路费花4000都不心疼,这说明什么?


说明他拥有不把4000放在眼里的高薪资,说明他周末不用加班甚至周五可以很早下班,说明他上班实际上是没什么通勤时间的,说明他如果愿意是可以接老婆孩子去天津的。


这些条件,轮不到月薪4000的网友们来心疼。


“说难听点,他这份‘苦’大部分人想吃都吃不到。”


“有能力打飞的上班,很凡尔赛了好不好!”


“好多人辛苦一个月的工资还不够人家的机票!到底谁可怜谁?”



03


的确,徐先生有着许多这样那样的困难,离家太远、家人团聚时间少、养家压力大、时常疲于奔波……


但同时,他也有着许多人艳羡的条件,收入高、家人理解支持、休息时间多……


在城市里站不稳脚跟的年轻人,往往是有他的同款困难,却没他的同款幸福。



只能说,他在家庭与工作之间,选择了牺牲自己的通勤时间,才让天平得以平衡。他如果不那么坚持,半个月、一个月回一次家也是可以的,只是家人关系会淡薄许多。


颜妹佩服他的选择,但没法去心疼他。


年薪几十万,九点半上班,五点下班,有需要可以提前下班,下班后时间都是自己的,并且在杭州天津两地都有房。


他为了孩子教育选择家在杭州,为了挣更多的钱选择在天津工作,这哪里是打工人的苦难史,分明是胜利者的最优解。


把这些信息拉在一起看,显然是月薪几千的自己更“惨”吧。


这届年轻人动不动就容易“破防”,但流下眼泪的前一刻,还是先多心疼心疼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