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子歌手兼时尚偶像,到当红服装品牌Chictopia的掌门人,再到风靡社交网络并被拍成漫画的魔人相机创始人任,在这些看似毫不相干的圈子背后,“女主”有着——“艺术系才女”的共同身份。无论是音乐、设计还是油画,他们都是我们“小时代”的主唱。
我和我的团队一样有野心
做明星老板正在成为一种趋势。有的人进入实体生意,有的从事影视制作和投资,有的有人力去招新人。2013年,歌手尚雯婕正式成立独立工作室——。在80后甚至90后年轻人的帮助下,他专注于打造更全面、更闪亮的个人品牌,同时在唱功、表演、制作、主持等方面都有所进步。在2013年的《我是歌手》明星真人秀中,她不仅以突破性的表现彻底颠覆了大众印象,还以自己的成功宣告,没有人比自己更了解自己,更能成就自己!
“说实话,开工作室一直让人担心。在这家公司意味着要养20个员工,希望给这些刚毕业的孩子,除了工资之外,更多的职业发展空间。其实满足员工的物质欲望很简单。给他一个数字就行了,但是是否值得留下来,要看工作有没有挑战性。”尚雯婕回忆起最初开工作室的感觉。
但明星工作室老板不仅仅是决策者,更是大家齐心协力创造出来的产品。这是不是有点矛盾?一个细节可以很好的解释这个问题。“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我会在会上从决策的角度做假设,然后会后回到执行者的角度,问大家这个假设是否可行。有时候,我们讨论得很好,但最后,我告诉大家的是:‘对不起,我做不到。’因为这两个角色的工作内容完全相反。"
当我们把时间拉回几年前的时候,让所有的光环褪去。如果你把尚雯婕看成一个普通人,你可能会觉得更真实。这是尚雯婕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从一开始,她就与众不同。她把自己当成老板,没事就带老板去开会,跟老板说公司管理存在的问题。她记得当时的志向是做合伙人,在那家公司干了10个月。3个月后,她每天只需要3到5个小时就可以完成工作。离开公司多年后,老板告诉她,她欣赏她,因为她有经理的思维。这是参加《超级女声》之前尚雯婕职场的蜕变!
这样的经历也给了尚雯婕很多后来成为公司的有益启示。“我会考虑员工是否有前瞻性的眼光。想混日子就去国企喝茶。希望员工和我一样有野心。我最高兴的是找到了想取代我的人。年轻人工作的动力是野心,这样才能保持对工作的热情。”此外,她还有一个面试杀手。“问题是,‘你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你想成为谁,”我还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如果是我,我会回答:‘我要当老板!’被我面试会有点恐怖!因为我很犀利,就当我是《快男》的评委吧。"
然而最后还是有勇敢的人来面试,最后还是被尚录用了。“我们的宣传、策划、公关.所有部门都需要有才华的年轻人。我不太关注员工的教育背景或简历。经验可以很快积累,但是思维方式很难扭转。也希望员工有更好的个人和艺术修养。我们的工资不是业内最好的,但是每年都会组织员工出国旅游。这样的旅行可以培养大家的感情,让大家多为别人着想。团结特别重要。如何不推卸责任,多为别人着想,对企业的发展很重要。”是否可以说除了野心,还有更多细节。
有趣地生活才能创造出有趣的作品
18岁的女孩刘清扬出生在北京,在香港长大,就读于英国圣马丁艺术设计学院,她喜欢所有复古和有趣的元素,对自己作为工匠的生活充满向往。2008年,24岁的她没有选择做一个大品牌奢侈品生产线上的螺丝钉。相反,她建立了自己的服装品牌Chictopia,很快吸引了许多平民女孩、潮人、明星和买家追随。她的作品频频出现在节拍和红毯上,进入连卡佛的豪华精品百货。独立设计的春天已经到来。看你有没有勇气!
毕业后,刘清扬完全有能力去大品牌公司,但为什么要选择创业呢?在她看来,或许最初的动机并不复杂,想法甚至可以用简单的话来形容:“第一,家人在这里;第二,回国做品牌成本会低一些,环境熟悉一些;第三,国内市场比较大,时尚行业刚刚起步,空间大。当时就想着开店,像个自给自足的小手工艺人。”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刘清扬将继续简单,但也不意味着功利。洗完铅,我加强了追求。“现在的实际情况与当时的想象大相径庭。动力和乐趣还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得到了很多认可。艺术家,
大众喜欢穿我的衣服,我很开心。”终于在一番努力后,逐步找准了定位。不大的团队,在刘清扬看来却都是个顶个的。“现在我们整个团队,加上样衣师和导购大概30人。在设计方面我一个人兼了设计和打版的工作。除我之外,比较重要的职位大概是4个。比如助手Vivi帮我选面料、做样衣,在设计方面非常重要,还兼顾采购、媒体联络;另一个重要职位是库管小杜;商务助理手王超,负责跟买手联系,跟连卡佛等店铺合作,还有审理合同;还有一个女孩负责网上销售。”
作为一个小而美的公司,和大公司相比有何优势?“我们这边流程没那么繁琐,大家发挥空间比较大,没有等级观念。上班虽然没有想象的自由,但不用打卡,也几乎不加班,也会安排大家调休。有朋友说你们公司的人怎么永远知道自己要干嘛。哪怕新一季单品发布,我也不会把时间安排得很赶。最赶是片场拍宣传图,一年大概三四次。 ”显然,刘清扬已经对自己的业务轻车熟路。
她在总结Chic-topia很受女孩和明星欢迎的原因时说,是正面乐观的感觉引起大家共鸣,而鲜艳的色彩、大面积印花的风格也容易让人记住。我们的风格,用三个词来说是:年轻、趣味和优雅。当然跟实穿性高也有关系,以前设计师的作品可能活跃在秀场,现在都开始注意实穿。
给人们的印象,在刘清扬的设计里,经常会看到幽默感,比如茶壶图案。如何在繁忙工作之余,保持天真和趣味,对于一个深处商场的人来说,或许并不容易,但是刘清扬做到了。
而她给那些想成为独立设计师的女孩们的建议是,不要幻想,因为服装行业不光鲜,反而是最底层的工作。经常接触的都是工厂工人、面料商,都不是high-fashion的人。如果你想进入这个行业,首先要做一些了解,确定可以接受挑战。“我之前也招过做商务助手的海归女孩,做了一个月就不辞而别了。他以为工作就是看漂亮衣服,但商务助手每天要做合同、巡店、亲自发货、制作单据,工作非常枯燥。”
“打动”比“打眼”走得更远
睡前最后一件事情是拍,醒来第一件事还是拍的自拍时代,谁能让拇指停不下来谁就财源滚滚来。2013年8月,80后创业女孩任晓倩就是把这样一款能把自拍真人照几秒之内变漫画的趣味APP推向了App Store。3天冲上免费榜榜首,4日新增用户破千万、7个月破亿,一年超过1.6亿用户,连续获得两轮巨额投资,至今下载热度不减——从涂鸦款、复古款、文艺复兴款到多人合影款,多个漫画编辑主题让小伙伴们把自己玩儿到坏!
如果说艺术系的女孩玩音乐、做服装设计都还在情理之中,那么对于任晓倩这位油画班的同学来说,转型做IT,或许真的要让小伙伴们大跌眼镜了。“你是学艺术出身,为什么后来去国外读软件专业,并创立自己的IT公司?”每次遇到任晓倩,总会有人问这样的问题。
然而,在任晓倩看来,这一切是多么的理所当然。“我3岁开始学画画,父母希望我成为一个画家,但我觉得作为画家再成功也是个体,我想做更大的事情,让每个人来参与和创作。“随后她话锋一转,说只有互联网行业才有这种颠覆性。“后来我在温哥华看到街头艺人收40美金为行人画画,想到让每个人通过自拍拥有一副幽默漫画。这就有了做魔漫相机的想法。”这也是后来风靡全球的APP魔漫相机最初的故事。
作为一家小型的国际化公司,在任晓倩眼中员工数量要尽量“少而精悍”。与其他公司不同的是,在魔漫相机团队里除了一些必要职能岗位外,还有大量的签约漫画家在为产品贡献着自己的创意。
在外界看来,魔漫相机虽然在上线7~8个月就已经获得了两轮大的投资,但由于当下太多“火一把就死”的APP出现,也一度被贴上现象级应用的标签。对于这样一个创业环境,如何让产品走的更远或许是任晓倩思考最多的问题,但是总结起来却只有四个字——“不忘初心”。或许也可以这样阐述,魔漫相机并不起源于“一个浮躁的动机,不是要做打眼,而是打动,让用户在深度上感觉到美和快乐很重要。”
然而要“打动”用户,要落到实处却并不那么轻松。在全球市场,魔漫相机至今都完全免费的。“过去5年我们完全是以做贡献的理念来做的,幸运的是遇到了志同道合的投资人。说到商业模式,可能在未来会自然而然出现,我还没考虑从用户身上赚钱,而是考虑如何满足用户,做得更精更好。况且全球有影响力的几大APP都是免费的。在我们这个行业,不是以钱为衡量价值,而是能量,这关系着你能影响多大的用户群。”
这或许和任晓倩自己的个性,有很大的关系。从她选择人才的标准,也能看出些许端倪。在任晓倩看来,魔漫相机是创新公司,跟业内的高科技企业不一样。招一个员工,要看他是不是积极向上的纯粹的人。这种简单与纯粹也深入了到魔漫的每一个毛孔,公司文化也可以用它来概括——“用正能量,做最纯粹的快乐”!
在一般人看来复杂的问题,在任晓倩看来都似乎异常的简单、明了。她更强调“梦想和工作是能一体的”,要“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这或许就是“艺术系”才女们,在转型商业后天然散发出的迷人气质。
任晓倩的行事风格,也与女CEO的刻板印象形成鲜明反差。作为女Boss,在雄性色彩深厚的IT界打拼,事实上既不必过于张扬,也无需刻意收敛。“我本人的状态是做真实的自己。女性更脆弱、更顾家,是社会附加给我们的信息,其实追求事业是你的灵魂追求,是高于性别的。所以我不突出我的性别,给人的感觉是中性的。我也遇到过投资人因为我是女性而质疑,但任何人都有优势和风格,做最纯粹的自己才是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