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
省人民社会福利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民政厅等。
七个部门联合发布
关于开展“新年欢迎送温暖,留在岗位上”
特别行动通知,
已经为特别行动做出了工作安排
通过这些措施鼓励和引导农民工
工人们在现场庆祝新年
让我们看看有什么政策
吉林省仁和会馆
给一些企业一次性补贴高达30万元,用于稳定就业
稳定留岗一次性补贴发放。对春节期间连续生产且2021年第一季度工业总产值不低于5000万元,比2019年同期增长6%以上的重点工业企业,按照300元的标准,给予企业一次性稳定留岗补贴,每个企业最高30万元。
建立规范的重点企业服务机制。确定重点企业名单,建立台账并动态更新,为重点企业提供全方位、多渠道、规范化的就业服务和指导。确定重点企业就业常态化服务机制的人力资源和社会服务专员,积极了解员工总数、缺工数、空缺岗位结构等情况。并形成就业需求清单。积极应对重点企业生产经营和就业中的疑难问题,及时研究推广解决方案,形成问题解决方案清单。监测重点监测企业就业和农民工返乡情况,科学分析判断经济形势变化对就业的影响。根据可能出现的大规模失业风险的危害性、紧迫性和扩散范围,制定全省大规模裁员失业风险防范和应对方案。
加强对企业劳动服务的指导。鼓励和引导企业根据疫情防控期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与员工协商确定高峰假期和休息计划,妥善处理员工的工作时间、休息休假,保护员工合法权益,稳定工作岗位。
支持企业共享就业。依托吉林就业创业网,建立共享就业区,为富余人员和缺岗企业提供免费信息发布服务,搭建网上共享就业平台。引导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加强与阶段性就业需求较大的企业和生产不饱和、富余人员较多的企业的对接服务,引导其积极进行就业余缺调整。
发展公益岗位。协调有关部门,综合利用各类资金,统筹发展治安联防、道路养护、清洁卫生、社区服务、快递、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照料等农村公益性岗位,在疫情防控重点乡镇发展一批杀防疫岗位,帮助确实难以通过市场渠道实现就业的农民工。
继续开展就业招聘活动。线上线下,持续组织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按行业和岗位举办特色专场,搭建企业和劳动者供求对接平台,提供政策宣传、岗位征集发布、人岗精准对接、职业指导、权益保障等多元化就业服务。
准确执行针对就业困难群体的政策。引导各地以就业困难人群为重点,根据不同特点和需求制定精准政策。对于就业意愿不足的,进行1次政策公告和1次职业指导,帮助建立正确的职业选择观念;技能不足者,提供1个培训项目;对于有就业需求的人,
至少提供3个岗位信息;对符合条件的,及时落实各项就业补贴政策。加大岗位收集力度,优先提供给重点帮扶对象。鼓励龙头企业、产业扶贫项目企业、农民合作社、扶贫车间、就业扶贫基地、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基地等用工单位优先吸纳当地脱贫劳动力、农村低收入人口就业。对有意愿外出务工的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组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劳务经纪人优先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出。搭建基层就业平台。发挥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作用,指导其适时发布企业招工信息,做好人企用工对接。
支持农民工就业创业。以有就业创业意愿的农村劳动力、返乡农民工等为重点对象,会同扶贫、工会、妇联等部门开展“春风行动”,支持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有效对接省内外用工企业,及时开展“点对点”“一站式”输送服务,组织农民工有计划、成规模、成批次外出务工,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制定印发全省农民工返乡留乡就业实施方案,组织返乡留乡农民工积极参与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新业态、以工代赈等项目,拓宽就地就进就业渠道。落实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对符合条件的返乡创业农民工给予一次性5000元的初创补贴。
用好职业技能培训和稳岗返还政策。支持企业组织职工职业技能竞赛,鼓励企业广泛开展班组、车间间的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荐优秀选手参加企业或人社部门组织开展的职业技能竞赛。开展安全技能培训补贴,企业职工参加安全技能培训(含特种作业人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积极推动煤矿安全技能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企业以工代训,对参保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并开展以工代训的,按照每人每月500元,给予最长不超过6个月的培训标准拨付给企业在银行开立的基本账户,不足一个月的,按照实际开展天数计算补贴。按照国家政策要求,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按照返还标准发放稳岗补贴资金。
发放一次性就业创业服务补助。对依法取得吉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颁发的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并且年度报告审核通过的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重点企业推荐成功上岗人数为30人(含)以上的,补助1万元;50人(含)以上的,补助2万元;100人(含)以上的,补助4万元;200人(含)以上的,补助8万元。
快速办理待遇申领。全面落实《吉林省失业保险金“畅通领、安全办”经办规程(暂行)》,畅通网络申领渠道,简化经办流程,全省范围同步实现失业保险金申领和失业登记“一窗办、一门办”,所有失业保险待遇(含临时生活补助)均可通过网上申领。
开展劳动保障监察专项行动。1月21日—2月11日开展全省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执法检查,2月18日—2月25日筹划开展全省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受理投诉举报,排查风险隐患,查处违法案件。
吉林省工信厅
提前兑现春节期间连续生产企业一线员工的奖励资金
做好企业奖励政策的落实。一是提前兑现春节期间连续生产企业一线员工的奖励资金,确保春节前各级奖励资金送达企业,引导500户重点企业春节不停产、不放假。二是组织500户重点企业人员核酸检测,对重点企业营销采购、物流运输、窗口服务职工协调提前做好疫苗接种。三是为重点企业提供防控物资保障。
吉林省民政厅
对符合临时救助条件的困难人员及时给予临时救助
对符合临时救助条件的困难人员及时给予临时救助,应救尽救。
加强社区走访,主动发现需要帮助的对象,做好及时疏导解困工作。
依托社区服务平台,加大对公共就业服务政策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宣传的力度。
吉林省交通运输厅
积极为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创造机会
在春节后农民工“点对点、一站式”返岗复工工作中,组织做好道路客运班线和城市公交等与铁路班次运力的衔接。
根据工程建设项目复工计划,组织全省公路项目建设法人摸清劳务协作工人返岗时间和输送需求;对于从重点疫区返岗返工人员,加强协调输出地和输入地信息沟通和对接,采用“点对点、一站式”运输方式,确保人员安全、顺利返吉,并按疫情防控要求落实隔离、检测等工作。
结合公路工程项目用工需求实际,积极鼓励引导公路项目建设法人通过以工代赈的方式,积极为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创造机会。
吉林省扶贫办
妥善安置暂时无法就业的脱贫人口
及时组织节日期间慰问脱贫户,并上门宣传此次专项行动的具体安排。
利用光伏扶贫收益、村集体积累、公益岗补贴资金等开发临时岗位,妥善安置暂时无法就业的脱贫人口。
突出脱贫人口这个重点,做到“三个优先”。
吉林省总工会
走访慰问困难职工、一线职工及农民工
积极开展“两节”送温暖活动。对困难职工、一线职工(包括农民工)进行走访慰问。
吉林省妇联
开展农民工留守子女关爱活动
面向稳岗留工家庭开展“迎新春,送温暖”慰问活动。
开展农民工留守子女关爱活动,组织参加省妇联少儿公益云课堂、“不寻常的假期时光”主题活动,丰富孩子的假期生活。
开展“微光行动”,征集农民工留守子女“微心愿”,协调对接爱心资源,满足“微梦想”。
开通12338维权服务和心理咨询热线,为服务对象妇女提供维权和心理咨询服务。
组织女农民工家长参加女子修养云学堂、家庭教育云讲堂,丰富生活,提升科学教子理念。
◆来源:长春发布
来源: 长春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