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适合公园门口的小生意,公园里摆摊做什么生意好

河南商报记者 郑超/文 邓万里/图

只要他一吹口哨,就有成千上万只鸽子朝他飞来,像一群调皮的孩子突然听到家的呼唤,老老实实地围在他身边。

九月初的郑州,在暑气未消之前,站在鸽群中央的夏龙春,头上和身上沾着深浅不一的鸽子屎,却从来没有懊恼过,在紫荆山公园养鸽子是他20多年的职业。

010年到1010年,夏龙春做了20多年的“鸽子爹”。

坚持养了这么久的鸽子,有人夸他厉害,有感情,但在夏龙春看来,他没那么多愁善感。“只是巧合和一些失误。”

夏龙春,1971年生于湖北。他父亲是开封人。年轻时从开封迁到湖北工作,最后定居荆门。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金属制品厂当工人。后来工厂不景气,夏龙春琢磨着另找工作。在河南老乡的推荐下,他一路北上,来到郑州的一家油漆厂卖油漆。

有一次,夏龙春去广州出差。在这里,他第一次看到有人在公园里养鸽子,卖鸽子粮。夏龙春小时候住在农村。鸽子总是栖息在平房的屋檐下。他对鸽子并不陌生,但他没想到会在大城市看到成群的鸽子。

惊讶之余,他去找养鸽人谈话,询问养鸽的过程。正是这次与鸽子的相遇为后来的故事奠定了基础。

1997年,夏龙春结婚,住在老张家里。老张家有几十只信鸽,他就帮忙一起养。看着身边飞来飞去的鸽子,他突然想:你能在广州公园学会养鸽子,卖鸽子粮吗?看到这个机会,夏龙春找了公园管理处商量养鸽子的事情。很快,这个想法得到了公园的认可。

利用工作间隙,夏龙春开始查询筛选品种优良的鸽子。他记得广州的鸽子饲养员说过,美国落地鸽最有个性。经过几个月的调查,他终于从湖北黄陂买了800只鸽子,租了一辆从武汉到郑州的卡车。

但是,这一系列准备工作需要真金白银。一对鸽子花了50元,800只鸽子花了2万元,加上盖鸽棚和买鸽食的费用,夏龙春把自己工作以来攒的3万多块钱全部投入进去,还得向前油漆厂老板借2000元。

湖北小伙在郑州公园做起鸽子生意,一做就是20多年

经过半年的准备,夏龙春的鸽子生意于1998年6月18日中午正式开业。

开业当天生意出奇的好,短短半天就卖了100多元的鸽食。

100多块钱,是什么概念?

“就按100块一天算,再规划一个月几百块的场地费,四个工人的费用差不多是我之前月薪的两倍!”夏龙春说鸽食三块钱一包,本来是装了小钱的。钱包退了,退一元。到现在,除了已经“退隐江湖”的小钱包,鸽食还是这个价格。

许多游客带着孩子,当他们撒鸽子食物时,鸽子飞了起来,与人“亲密接触”,这让孩子们很开心。夏龙春在一旁看着,心里高兴。“我觉得我做的事情挺有意义的。”

大概过了半年,夏龙春彻底辞掉了原来的工作,一心一意为鸽子打工。

起初,为了更好地照顾鸽子,夏龙春干脆和鸽子“住”在一起,公园在鸽舍旁边提供了一个管理室。

早晨,黎明前,夏龙春起床打扫鸽舍,喂鸽子,吹口哨,训练鸽子;中午简单在管理室做个饭,吃完再上班;直到游客在黑暗中散去,地上的垃圾被清理干净,一天的工作才告结束.夏龙春后知后觉,每天至少忙13个小时。


忙到连家都不回,媳妇能理解吗?夏龙春说,媳妇不仅理解,还常常在上下班间隙赶来帮忙。夏龙春还去新华书店买了许多书,没事儿就看,自学和鸽子相关的知识。


在公园养鸽子也分淡旺季,一年最冷和最热的时候,游客少,就是淡季,仅能维持成本甚至赔钱经营。夏龙春回忆,那个时候,最惨的一个冬日,一天只卖了7块钱的鸽粮;旺季相对好一些,每个月能挣两三千。


有些鸽子,生性爱冒险,飞出去就不回家了,还有些鸽子会被黄鼠狼咬死,因此每个季度,夏龙春都会补充一些新鸽子,鸽群数量总体保持在一千只左右。


养鸽子又累又操心,图个啥?


夏龙春“噗嗤”一声笑了,他似乎从没认真想过这个问题,思考了一会儿,他说:“这不是什么能够大富大贵的生意,是我的生计,能顾住我的基本生活就行,而且天天和鸽子打交道,我早就习惯了,不图赚钱。”


曾因地铁施工搬离公园,卖掉鸽子的他,差点转行做了货车司机

养鸽子虽然累,但也有别人体会不到的快乐。


总有些“粘人”的鸽子,只要看到夏龙春,便肆无忌惮地飞上他的肩头,“撵都撵不走”。夏龙春语气中透露出一丝嫌弃,但也掩饰不住眼中对鸽子的“宠溺”——互相陪伴,可能才是最长情的告白。


日子不徐不疾地过着,偶尔也会遭遇危机。90年代末,夏龙春的鸽群突然得了病。


“鸽子仰着头,满地打滚儿,像癔症了似的,一会儿又变正常,猛地发作起来特别吓人,这病还在鸽子间传染。”夏龙春没什么经验,焦虑得吃不好睡不好。


也许是急中生智,他想起经常来喂鸽子的牧专(今更名为河南牧业经济学院)的学生,于是通过这些学生找到牧专的老师求助,老师在学校实验室里做疫苗,教夏龙春给鸽子打疫苗,这才把疫情控制住。


2010年,夏龙春的鸽群又遇到了“危机”——紫荆山公园附近要建地铁,施工区域就在鸽棚的位置,这意味着,夏龙春的鸽子生意要停了。


怀着复杂的心情,夏龙春把鸽群转手卖了,还没来得及悲伤,便找了个开小货车的工作,毕竟,生活总还是要继续。


也许是和鸽子的情缘未了,2011年冬天,地铁施工完毕,峰回路转,公园管理处主动联系到夏龙春,提供了新的场地,邀请他和鸽群再搬回来。


夏龙春立即把货车司机的工作辞去,新买了1000只鸽子,兜兜转转,鸽群回归公园,重现往日广场热闹的喂鸽情景。


除了这两次危机,夏龙春还遇到过鸽子被偷、被抢等奇葩事,面对各种问题,自己也淡定了很多。


夏龙春坦言,经营状况差的时候,天天想放弃,但想归想,总觉得挺一挺就过去了,就这么不知不觉养了小半辈子,“好像除了养鸽子,我也不知道自己能干点啥。”


鸽群陪伴郑州两代人的童年,他也从暴躁小伙变成温柔大叔

最近郑州天气好,游客多,鸽子生意也好,每个月能挣6000多块钱,夏龙春感到特别知足。


通常,他一吹口哨,上千只鸽子都扑棱着翅膀向他飞来,不过也有例外,那就是出现大量游客喂鸽子的时候,鸽子的注意力都在鸽食上,难免会忽略夏龙春的指令。


好在,鸽子不像鱼,是懂得饥饱的动物,吃饱了就住嘴,所以游客再热情,鸽子也不会吃撑。


但是有些年纪小的游客,看到鸽子可爱,会顺手把自己的饼干或者油炸食品喂给鸽子。见到这种情况,夏龙春都会在一旁温柔提醒:“穿黄色漂亮小裙子的小朋友,不敢喂饼干,鸽子会吃坏肚子。”


即将步入半百的夏龙春,说自己现在平和了很多,以前二三十岁的时候,看到别人乱喂食,就容易发脾气,尤其看到二十出头的小伙子不听劝告故意犯浑,气得直接和对方“干架”。


如今,从紫荆山公园西门进去不到一百米,就能看到洁白的鸽子在地上散步,人们在鸽群中走动,鸽子在人群中穿梭,一切都来得这么自然、温暖,忍不住让人想多停留一会儿。


去年以来,夏龙春腰部做过几次手术,走起路来有些吃力,身姿也不再挺拔,家里有两个儿子,大的已经21岁,小的刚上小学。而当年喂鸽子的那群小朋友,如今也已成家立业,带着爱人和孩子来到公园,重温童年的快乐。


不变的,是这群活蹦乱跳的鸽子,或展翅滑过天空,或贪心地吃着鸽食,或潇洒地在公园漫步。


还有什么没变?用老夏的话说,可能是自己养鸽子的初心,鸽群见证了郑州的发展,陪伴了两代人的童年,“够我骄傲一辈子了!” (首席编辑 华丽娟 编辑 刘梦鸽 李英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