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陈盈盈胸前戴着军官证,穿上工装裤,提着一桶水,骑上电瓶车,六个省政协委员就这样上岗了。
五一节,省市CPPCC成员来到昆明镇明白马区服务站,热情地给区内居民送水,体验劳动的喜悦。会员们胸前挂着服务牌子,通过微信接单,走街串巷给棕榈树营地、梁园小区、白马小区的居民送水,受到居民的欢迎。
成员们表示,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走进镇明送水站,体验具体的工作,体验“水手”为居民送水的艰辛和幸福,希望以这种方式倡导劳动的荣耀,具有特殊的意义。
“面对狂风暴雨,他们穿梭于城市的各个角落,给成千上万的家庭送去了一桶桶的‘阵雨’……”市民齐说。
夏天是瓶装水销售的旺季。桶里的水送到家的时候,送水师傅已经被汗水浸湿了。贵州人刘金贵是昆明梁园小区的送水站的送水工人。
上午10点左右,刘金贵刚送水回来,熟练地卸下空水桶,擦了擦头上的汗。没有休息,他们又开始装货,一辆电动摩托车满载10桶水。装满后,刘金贵仔细看了看手机上的送货清单,准备重新开始。
送水工,30岁不到,皮肤黝黑,个子不高。因为常年的风吹日晒,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老,但脸上总是挂着笑容。因为他每次发一桶水,都可以从3块钱中获得收入,积少成多,所以他用自己的汗水换来收入补贴家用。
他每天都要送出70到80桶水。现在是送水旺季,最多他送近百桶水。他骑着电动摩托车,在烈日下沿街飞驰,背着20公斤的瓶装水,快速爬楼梯。这一系列动作,他每天都要重复将近一百次。
准备工作做好后,成员齐、赵、戴欣欣、成员梁永世、邵迎春分别随送水人员出发送水。
“送水是一项时间敏感的工作。这样做之后,没有一个老板是‘踢老板’。店里没有水工的时候,老板也可能在上面。客户需要的是速度。”工作7年的宣威男孩,拿起一桶水,放在电瓶车上,立即出发。
“这天气没什么。最难的是七八月份。当时送水生意最好,天气最热。送水工人脖子上的皮肤会裂开。”小伙子说,10分钟后,齐委员来到丹霞路白马社区红塔组6号楼3单元301室。他拿着瓶装水爬到三楼,来到小区客户家门口。当他敲门时,一个女人迅速打开了门。
齐把在客户家里喝过的空桶换掉,装上刚提的桶装水,和客户交了水票收据,行程就结束了。这次送水比较顺利,有时候会有一些特殊的麻烦。比如客户等你的水送来,其他人都走了,我们只能再把水拖回来。这样的情况还是很多的。有时候电梯坏了,电梯多了还要爬20层以上,一天下来身体就受不了了。
省政协委员赵在棕榈树营地中心送了一桶水,深情地说,这份工作不容易,只有亲身经历才能知道其中的酸甜苦辣。
“你最怕什么?”"我最害怕早晚或节假日的交通堵塞."在白马镇明金龙供水站,委员们在与供水站工作人员亲切交谈后表示,他们将深入调查供水工人的需求和分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呼吁有关部门
据了解,镇明金龙水是云南首家通过国际食品质量安全HACCP认证的水务企业,并于2010年3月率先实现食品安全全过程监控。公司首创“39分钟到户送水”服务,按时交付率居行业第一。自24年前上市以来,镇明金龙水一直保持着快速的发展速度、较高的市场份额和品牌知名度,其产品获得了“云南消费者喜爱的商品”、“云南名牌产品”、“云南著名商标”等多项荣誉。近年来,镇明食品有限公司吸收了3000多名来自云南省城镇和农村地区的员工担任水手。目前,水兵月平均工资达到6000多元,解决了城市社区失业人员、农村人没有渠道、没有技能、收入低的问题,为群众增收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