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昆明塑料扫把厂家批发 塑料扫把加工厂

通讯员陈建林李莉

8月7日,江永县小浦镇和兴村,烈日下,种植在村头的地肤子郁郁葱葱。

在村里,又是另一番景象。微风吹过村巷,让人感觉凉爽。在小巷的空地上,20多位老人一边拿着扫帚一边聊着自己的日常生活。

68岁的村民高稼轩身患多种疾病,不能干重活,但他是个好扫帚。他从身边抓起几株干地肤子植物,双手对齐,然后用左手牢牢握住,按在地上,右手举起刀,把地肤子的茎切得整整齐齐。然后右手拿着特制的藤条,固定在地肤子的茎端,快速绕一圈。过了一会儿,一把扫帚被绑了起来。地肤子制成的扫帚经久耐用,被称为“铁扫帚”。

高稼轩夫妇每天能绑20多把“铁扫帚”,每把卖13元,一年净收入十几万元。

几年前,和兴村是一个著名的贫困村。2009年,在540户家庭中,有110户家庭有404人办了卡。现在村里家家户户都戴着“铁扫帚”。2017年,全村脱贫。去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800元。

和兴村的扫把是2015年开始的。那一年,江永县电视台派了一个小组去帮助村里的穷人。在调查过程中,工作队发现村子周围生长着许多野生地肤子。地肤子是一种中药,它的植物是制作扫帚的好材料。每年9月,村民们收割成熟的地肤子,出售果实,用植物制作扫帚,并在集市日去市场出售以补贴家用。

专案组和村干部商量,为什么不把地肤子培育起来,发展成一个贫困产业?但目前首先要解决的是扫把销售问题。大家都想到了网上销售。团队成员试图通过互联网平台销售10多把扫帚。很快,对方又加了一道命令。

专案组找到了高稼轩,让他绑100把扫帚,10天内送过去。高稼轩睁大眼睛问:“我去市场一个月卖不了20。能卖吗?”

高稼轩不顾疑虑,提前发货。没想到,仅仅三天后,专案组又来下单了。

起初,大多数村民像高稼轩一样,都不敢相信这样的好事。村民们终于被说服了,兴高采烈地冲过去做扫帚。问题很快又来了,储存在村民家中的地肤子很快就用光了。每个人都把期待的目光转向工作团队,希望问题得到解决。

2016年,扶贫工作队引进地肤子种子和人工种植技术,引导村民集中连片种植。地肤子适应性强,当年丰收。大家把地肤子整株摘下来,晒干,把果实打下卖给制药企业,剩下的植物用来绑扫帚。并成立专门的网店进行销售。全村扫把行业发展很快。

今年,和兴村种植了2000多亩地肤子,可以为村民提供一年制作扫帚的原料。和兴村已成为“扫把专业村”,带动紫晶村、龙岩寺村等周边村庄1200多户种植地肤子5000多亩。每亩地肤子可以绑500把扫帚,每13元,加上每亩水果接近1000元的销售收入,效益相当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