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资本市场是亚洲第三大资本市场,仅次于东京和上海。因此,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想去那里参观江湖,对他们的投资生涯也就没那么遗憾了。江湖遍地黄金,但也是遍地坑。因此,在涉足它们之前,我们应该对它们有一个系统的了解,这需要我们做出一些努力。
彻底了解一家公司可能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同样,要完全了解香港的资本市场,也不是一篇文章可以做到的。所以今天把话题缩小,只从汇率的角度去了解港股投资。
没事的时候多读书。爱读书的人是最好的。
众所周知,内地投资者投资港股的主要渠道是港股通和QDII基金。当然,有些投资者会选择直接投资港股,这就涉及到发行港卡或者存取款的问题,比较麻烦,这里就不单独说了。QDII基金的投资门槛较低,可以通过田甜基金app或其他平台直接购买,初始投资额通常可以小到100元。港股通渠道要求略高,需要开通港股通账户。前提是前20个交易日日均资产余额在50万元以上。如果满足这个条件,一般可以直接通过炒股app线打开。
很多有港股投资经历的人都曾遇到过一个问题,就是通过港股通买入一只股票,一成交就立刻“巨亏3%”!这让很多新手一头雾水,其实,这只是由券商提前扣押3%左右的汇率保证金造成的。
关于沪港通的汇率问题,我们应该了解两方面的知识,即港股的交易和交割制度、港股通交易汇率来源.
首先,港股(包括港股通)允许无限制的T 0交易,即当日买卖的盘中交易。但是T 2可以完成发货。所谓交割,就是卖方将股票交付给买方,同时卖方收到买方的钱的过程。T+2交割,简单地说,就是你当天卖出股票拿到的钱可以立马买港股,T+2日可以用这个资金买A股股票,T+3日可以将资金从账户中转出来。
我们来看看港股的交易汇率。先说3%的“损失”。很多人一开始以为这是高交易率造成的。其实这是港股通和这个“亏损”只是表象,本身是不存在的.的交易汇率造成的,要揭开这个“迷雾”,就要从PBOC汇率、参考汇率和结算汇率入手。
地方
谓人行汇率,就是中国人民银行公布出来的汇率,主要作为银行汇兑结算的参考。
参考汇率,即买卖股票时的一个临时参考结算的汇率。对于港股通而言,这个汇率是在每个交易日开盘前公布的,提供方是相关的换汇银行,我们通过上交所或深交所官网即可查到。买卖是双向的,所以这个汇率也包括买入和卖出两个参考值。交易所和境内券商对投资者资金的前端监控的依据就是这个参考汇率,简单地讲,就是当我们买进港股时,券商用的是卖出参考汇率来冻结人民币,反之,当我们卖出时,使用买入参考汇率冻结。

上交所参考汇率、结算汇率查询界面
结算汇率,就是我们用港股通买卖股票的实际结算汇兑比率,同样包括买入和卖出两项汇率指标。港股通按“净额换汇、全额分摊”的原则,在当日收盘后,将所有的流入、流出资金进行轧差,再与结算银行汇兑,而汇兑的成本是按照成交量分摊给所有交易者的。该换汇方式让我们享有了和机构一样的优惠汇率,比我们自行换汇划算!
换汇时,交易所和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虽然不会收取费用,但也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毫无顾忌地换汇,原因和简单,大家去看看银行结售汇的界面就知道了,汇率一般有三个价,即买入、卖出和中间价,这三者之间存在这一定的差异,这个差价就相当于银行收取的手续费,所以,我们还是有一定的汇兑成本的。
这下,大家应该明白了,港股通的实际结算汇率是T+2日的汇率,即上交所T+1日显示出来的汇率,正因为有交易日和交割日这个时间差,为了防止当日汇率大幅波动导致收盘后保证金不足,券商才会向买卖港股的双方多收取这3%的保证金,也就有了这个“3%”的巨亏假象!所以,以后通过港股通买卖港股时,不要再被这个数据所迷惑了,我们只需要记住,日间参考汇率仅作为券商交易前端资金冻结和风险控制之用,真正的盈亏要在日终结算之后才能准确知道。

更重要的事情:后续一起学习,超越同龄人和昨天的自己。
路过的朋友,请动动你可爱的手指,关注了@博学从今天开始,再离开哦。
投个票,娱乐一下吧~~~~~
本篇文章是否让你涨知识了? 单选 0人 0% 哈哈哈,涨姿势了! 0人 0% 啥也没学到,懂得比文章里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