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巴渝匠”杯在重庆市铜梁区龙城天街举行。铜梁、北碚、璧山等14个区县的112名“健康专家”同台竞技,艾灸、摘耳等专业技术让围观者大饱眼福。
本次比赛由重庆市商务委员会、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重庆市总工会、重庆市妇联、重庆市共青团委员会指导,重庆市财政、贸易和轻工业联合会、重庆市卫生服务行业协会主办,重庆市铜梁区半阴镇人民政府、重庆真爱农业有限公司、重庆市铜梁区中医院承办。
“艾条与皮肤的距离是否合适,艾灸部位是否准确,甚至艾灸老师的服装是否整齐,都需要考虑。对于选手来说,这场比赛不仅仅是对艾灸技术的考验。”裁判王赢表示,本次比赛中,除了艾灸技术,裁判团队对艾灸前的准备和艾灸过程中的细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个裁判在评分表上有20条评分标准,球员的每一个细节都会影响最终的得分。
除实际操作外,选手还将参加理论知识考核,实际操作内容和理论知识考核分别占总分的70%和30%。在112名参赛选手中,艾灸和摘穗将分别获得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
“这个师傅很厉害,看起来很熟练。”比赛场上,艾灸七号控制台吸引了众多围观者的目光。站在这里的是铜梁地方品牌“元香萧艾”的艾灸老师叶长明,他的弟子们也加入了比赛。
近年来,出生于中医世家的叶长明为中医保健中心和中医保健理疗机构培养了数千名艾灸技师。叶长明在艾灸传承与保护上的作为,离不开铜梁区对艾草产业发展的重视。
“近年来,铜梁大力发展艾草产业。以“规模、独特、优质”的产业基调,结合新农村集体经济,每年种植艾草11000亩,生产加工艾草产品5000吨。”据铜梁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艾草是铜梁区重点农业项目。目前,铜梁在种植规模、加工规模和销售规模上都已建成西南地区第一个艾草产业基地。培育的地方品牌“萧艾元香”荣获“中国农产品百大标志性品牌”、“重庆李浩”等荣誉。
“铜梁自古出产艾草,是优质的艾草产地。目前,我们已经形成了完整的艾草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开发了30多种艾草衍生产品。同时依托艾草种植基地,解决了部分农村地区的弃土问题,带动周边人民创收致富。”家乡萧艾的负责人陈平说。
在这次比赛中,除了参赛选手的优异表现外,十多个卫生服务行业单位还自带产品向公众讲解卫生知识和保健技能。
上游记者冯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