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餐厅洗碗机价格多少钱一台 洗碗机多少钱一台

我在做装修家电分享的时候,有很多评论提到:不知道洗碗机使用的效果怎么样,但贵是真的贵。

目前主流洗碗机(以13台为例)价格普遍在3K以上,5K以上的产品很多。作为家用电器,洗碗机的购买门槛高于冰箱和洗衣机。

因此,今天的文章主要回答了上述问题和两点。

一:洗碗机怎么用,值得买吗?

二:有性价比高的洗碗机吗?

在确认选择洗碗机的价值之前,首先要确认是否需要洗碗机,是否符合要求。

一、合适的厨房台面高度

如果你在装修新家,可以先选择风格,然后定制橱柜高度。

如果你的厨房足够大,或者是开放式厨房,如果符合水电要求,可以考虑外置洗碗机,选择合适的款式。

大部分用户都是嵌入式安装,美观又能节省空间。

以13台为例,并不是所有的洗碗机都适合中国家庭厨房。欧洲标准尺寸与国内大部分机柜不兼容,无法实现直接嵌入式安装。

如果一定要安装欧式洗碗机,可以,但是要注意方法。

方案一:往上部借空间

更换/改造台面,使台面适应欧洲标准洗碗机。整体更换台面很漂亮,但是成本很高。

/>

部分改造台面会导致洗碗机部分单独凸起,改造成本低,但不够美观。


二、向下借空间

不想更换台面,那就更换地砖。只要你足够刚,你可以把地砖刨去一个大坑。


这样做的优点是不改变现有的台面,但缝隙大容易藏污纳垢,也不够美观。


以上两种方式,原则上我更推荐第一种。


但现在又有了新的解决方案,目前有了775mm高度的13套标准,在保持洗涤量比欧标13套低了几毫米,别小看这几毫米,这就是“需要改造橱柜”,和“直接嵌入”的区别,中间省去的时间和金钱可以买半台洗碗机一点不夸张。





13套欧标洗碗机高度为820mm,不兼容绝大多数的国内橱柜。


但是国内的厂商根据实际情况,开发了775mm(去顶盖)高度的13套洗碗机。


选择外置的,可以考虑欧标洗碗机,如果选择嵌入式安装,又不是新房装修规划期间,如果要上13套洗碗机建议购买775mm规格。




目前洗碗机的主力价格区间都在3K以上,4K都是主力款。如果换成冰洗产品,这个预算已经是中高端的定位。


事实上中高端和入门款的区别在于:中高端款的原型机功能比较完整。通过削减功能来设计出更低定位的款式。


譬如某款带精确冷鲜功能的冰箱售价6K,同品牌没有这项功能的款式只需要4K出头,是否愿意为了这类补充功能支付溢价成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选择。


关于是否有高性价比洗碗机的问题,这里推荐几款3K左右甚至以下的款式(13套洗碗机)。


符合这个条件的13套洗碗机品牌并不多,但依旧可以找到大牌的身影。


以下推荐4款3K元以下的13套洗碗机:


1.美的RX30


2.美的RX10


3.海尔 EW139166BK


4.华凌VIE9


以上款式或是从3喷臂改为了2喷臂,或是取消了热风烘干,但关于核心的洗涤功能得到了保留。


至于是否愿意为了以上功能提高一半的预算,每个人的答案都不同,但至少以上品牌都提供了一个选项。






这里以美的RX30为例,6月售价为¥2799(不同平台可能有略微不同)。


这款洗碗机支持双重热风烘干、双喷臂、天猫精灵控制和72小时换气存碗。在这个价位的洗碗机里,美的RX30应该是功能最完整的款式之一。(毕竟会削减一些功能和高端款做出差异化)





有一个神奇的知识点是:洗碗机在国内从方兴未艾到逐渐普及,期间碗篮的设计几乎每年都在变化,美的也不例外。这一代的碗篮设计明显比以前的款式要易用许多。


▼ 其中一个非常明显的进步是:新版本的碗篮底部格栅被设计成了可躺平 / 抬起的设计。


以往我们在放置碗筷时,布局受限于碗篮的出厂设计。尤其对于可以洗大尺寸锅具的13套而言很不方便。


▼ 而新版的碗篮则灵活了很多,通过活扣的方式,任意调节格栅模式,可以竖起放置更多餐盘,也可以放平用来洗鱼盘和铁锅


▼ 上下碗篮均支持格栅躺平,以下两图为例:可以选择放置更多餐盘,或放大号鱼盘等:




▼ 此外前后双区域的设计,可以同时摆放餐盘和奶锅,做到更高的利用率和更灵活的摆放


▼ 下图为活扣设计,见到的提拉就可以完成格栅的起降,且不易倒伏


▼ 侧栏保留了餐具的摆放空间,日常的筷子、刀叉清洁都可以放置在此处:


▼ 筷篮用于清洁勺子、筷子等餐具,背面有挂钩,可以自行选挂靠的位置,做到空间利用最大化:









▼ 美的RX30内部:


▼ 整机内胆为不锈钢材质,热稳定性好,且不易长菌长霉斑:


▼ 左右位置留有热风口用来烘干碗碟,3K以下价位保留了热风烘干而不是靠余温自干,这一点上我觉得美的RX30还是挺良心的:


▼ 下图的旋盖为导入洗碗机盐的区域,右侧为出水口和喷头悬臂:


▼ 整机为双喷头设计。在高压水枪、高温热水以及洗地机共同作用来实现碗筷清洁(工业水刀甚至可以切割金属,对于高压水枪的除垢能力我丝毫不怀疑)


▼ 面板内侧同样是不锈钢材质,它不只是一个盖板,洗涤剂的添加和出气孔都位于此处:


▼ 下图为添加洗涤剂的区域,打开扣板可以加入洗碗块、和亮碟剂


▼ RX30采用了热风烘干,左右两个进气口均匀喷出热气,通过面板的排气口排出水蒸气:




整体来说美的RX30售价虽然不高,但确实找不到明显的缺点,作为入门款算比较有诚意。







▼ 使用洗碗机必须搭配洗碗机专用的洗涤剂。


目前以Finish和水卫仕居多,其中水卫仕的性价比更高(价格便宜还更大碗),买一次两次可能还不明显,但长期使用二者的成本能拉开很多:


▼ 下图为洗碗机的洗涤块,属于每次使用都需要放置的耗材:


▼ 下图为洗碗机专用盐。国内的水大部分很硬,杂质多,长期使用硬水会造成洗碗机内部石灰质沉淀,这就和家里的水壶中的水锈水垢一样,洗碗机内部结构复杂,不像水壶那么好清理,就只能从开始的时候软化净化水质了。 洗碗机专用软化盐:有效预防水垢,适用各种洗碗机使用。


▼ 漂洗剂同样使用了水卫士,作为套装的一部分,水卫仕的性价比很高,而且套装对用量也做了规划,不会出现套装的A快用完,而B只用了一般的情况:


▼ 另外水卫仕还针对内胆清洁推出了针对性产品,机体清洁剂:


洗碗机长期使用会出现油垢、异味等问题,此时可以通过机体清洁剂来解决:


▼ RX30属于13套洗碗机,下碗篮可以放置26cm的锅具,并且至少辅以4碗6盘:


▼ 如果是搭配奶锅等小型锅具进行洗涤,可以容纳的餐具会更多,大号鱼盘可以换成多个其它餐盘:


▼ 上碗篮同样可以用来洗涤锅具,具体怎么分配可以通过调节格栅来实现:


▼ 下图为上碗篮接近满载的情况,大汤碗换成其它碗碟可以进一步增加洗涤的数量,利润上13套可以一次性洗涤10人份的碗碟:


▼ 左侧还有用于洗涤刀叉的小篮:


▼ 将上下碗篮推出RX30:



▼ RX30为纯触控操作,支持智能、强力、节能、除菌、DIY等多种模式。因为机身有污垢识别功能,这里选择了智能:


▼ 此外RX30提供了预约、烘干、保管等功能。


正常情况下不建议通过洗碗机来长时间保存碗筷,原因是碗筷被烘干后,机身内壁等位置还是会有水分残留,而洗涤完成后内部空气不流通,内胆干燥缓慢。


但RX30支持通风保管功能,可以连机身内壁的水珠一起蒸发,在相对干燥的环境下可以更好地保存碗碟。


洗涤效果:

洗涤结束后打开面板:


▼ 已经被热风烘干的碗碟:


▼ 在未满载的情况下,一次性洗涤10只餐碗、12个餐盘、2个大汤碗、一个大鱼盘、刀叉筷若干),可以单次洗涤10人份的餐具碗碟:



这里也提供了洗涤前后的对比:

1号碗:干涸后的绿豆汤沉淀物


这类污渍比较难祛除,因为干燥后附着力很强


▼ 2号碗:红烧后的带油脂餐盘


对应我们的各种重油炒菜和红烧菜


▼ 3号碗:杂酱面的汤底碗:


对应碎末和油脂:


▼ 4号碗:胡椒粉餐碟


对应各种干碟蘸料:


▼ 5号碗:烘焙


对应各类面包屑、芝士糊盘的情况:


▼ 6号碗:难度最大,为蒸肉饼的残渣:


打蛋蒸肉的蛋白质极易附着在餐碟上,即使是手洗也需要用力并搭配工具,而高压水枪也可以起到相同的效果:






2017年阿里巴巴推出第一代天猫精灵(音箱),此时在国外的搭载亚马逊Alexa的语音助手的音箱已经畅销多时,二者在客观上推动了智能家电的发展和普及。


智能家电从最初的灯泡灯带、开关等,到如今智能化开始往大家电覆盖,其中美的就是之国内家电智能化的推动者之一,以前我接触到的是美的自己的APP(也就是美居),不过这次介绍的是接入了天猫精灵体系的洗碗机RX30。


在软件界面,显示了洗碗机的所有当前状态:包括是否缺少软水盐和亮碟剂。


对于每次添加都拿捏不好分量的用户而言,这种直观的显示特别方便:


▼ RX30的所有洗涤功能也可以在APP上进行切换,对于不喜欢弯腰对着面板研究功能的我而言,这种直观又简单的模式更加讨巧:


▼ RX30支持碗碟保管功能(可以通过去水汽),可以设置保管的时间以及显示保管倒计时,此时软件的存在就非常有必要:







1. 3K以下的预算就买不到像样的洗碗机?我认为可以。以美的RX30为例,热风烘干等功能都齐备,品牌也是一线。


2.如果是新装,建议提前规划好厨房的水电和橱柜高度,以我过来人的经验可以省下很多时间。


3.洗涤块等耗材不可或缺(无法用洗洁精代替),由于长期使用,不同耗材之间的成本会拉开许多,在使用体验不打折扣的情况下我推荐用性价比高一点的,譬如水卫仕等。


4.讨论一件东西的值与不值会加入很多个体因素,但洗碗机确实可以解放我们的时间。至于剩下的时间和情绪价值是否值得,依旧靠自己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