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风口上,猪能飞;但即使不在风中,鸭脖也能让股价飞起来。
经过前几年利润的持续下滑,黄的净利润终于在去年有所回升,但仍远低于2013年的盈利水平。
与120亿元的总市值相比,8800万元的净利润相当寒酸。尽管近期股价出现回调,但黄复职的当前股价仍远高于2015年上证综指5178点的价格。
飞天“鸭脖”股价是否被高估?
利润上涨先别高兴 煌上煌连续三年业绩未“达标”
根据黄2016年年报(002695。SZ):公司营业总收入12.18亿元,同比增长5.80%;净利润约8820万元,同比增长44.87%。
黄表示:净利润明显增长主要是由于2016年初以来鸭副产品等原材料采购价格逐步下降,公司提高了产品良率,导致公司产品综合毛利率上升。
虽然去年净利润大幅增长,但仍远低于2013年的水平。下图为面包财经根据黄的财务报告得出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变动趋势:
2012年,黄在深交所上市,当期净利润约9700万元,次年增加至1.22亿元。但2013年后,公司净利润连续两年下滑。即使在2016年复苏后,仍比2013年和2012年分别低约27%和9%。
更值得注意的是,黄最近三年的利润并未达到此前股权激励计划提出的业绩要求。根据黄2013年发布的《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号公告,该计划授予的解锁限制性股票的业绩要求包括:2013年至2016年,公司净利润较2012年分别增长不低于15%、32%、52%和75%。
从过去几年的财务报告来看,除了2013年,黄的业绩没有达标。
卤制品“BAT”三足鼎立 煌上煌暂落下风
休闲卤制品市场分散,竞争激烈。率先在a股市场上市,让黄在资本市场一马当先,但到了2017年,这种格局彻底改变。
2016年11月,周黑鸭在香港主板上市;绝味食品上周开始收购,并在a股上市。卤制品行业的“BAT”在股市形成了三足鼎立的趋势。
尽管上市较早,黄的营收和利润仍在三家公司中垫底。下图为三家公司2015年财务数据对比:
营业收入方面,2015年,黄仅相当于美味食品的39%;47%在周黑鸭。利润方面,2015年,黄仅相当于美味食品的20%;周黑鸭
的11%。即便经过2016年的上涨,煌上煌仍然落后于其他两家。对于食品零售业而言,各产品相互间的替代作用十分显著,庞大的销售网络是关键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从网点数量上看,煌上煌处于中间位置。根据绝味食品的招股说明书,煌上煌有直营与加盟门店2500家左右;周黑鸭有以直营为主的门店700多家;而绝味食品有7538家门店。
不过,门店数量并不完全代表盈利能力,周黑鸭以直营为主,拥有更高的单店收入和毛利率。尽管网点数量最少,利润却是三家中最高的。2015年周黑鸭的毛利率超过56%,比煌上煌高约26个百分点。绝味与煌上煌均为直营与加盟结合,双方毛利率接近,均维持在30%左右。
市值已过百亿 煌上煌是否被高估?
截止2017年3月11日,煌上煌的总市值达到125亿,市盈率约140倍(TTM)。尽管当前的股价较2016年11月份的历史高位大幅回落,但与2015年上证指数5178点时,仍然接近翻倍。
高估值本身还不是最大的问题,要害在于行业和公司是否具有高成长性。
行业成长性问题似乎并不大,休闲食品市场预计将迅速增长,根据调查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从2015到2020年,休闲卤制品市场将保持18.8%的年均复合增长率。
要害在于煌上煌能否在高速成长的市场中提升市场地位。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研究数据显示:从2012年到2016年,中国卤制品行业的零售额预计增加99%。而同期,煌上煌的利润却下降了接近一成;营收增幅不到40%,逊于行业整体成长速度。
食品行业一个挥之不去的黑天鹅就是食品安全问题,煌上煌也一直强调食品安全风险。对于上市公司而言,食品安全问题对于股价的打压往往是灾难性的。例如:2008年,奶制品行业爆发了三聚氰胺事件,当时蒙牛、伊利股价暴跌,最大跌幅均超过六成。
经历持续两年的利润下滑后,煌上煌终于在2016年重新恢复利润增长,未来增长是否可持续呢?
鸭脖子股价还能飞多久?
本文作者:面包财经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