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汉堡店太难赚钱 开炸鸡店亏了

颜如晶在北京开了一家炸鸡店。

没错,就是《奇葩说》里可爱胖胖的辩手颜如晶,自称怕社会,但辩论时火力全开。她开这家店是因为她非常喜欢炸鸡,所以她想把炸鸡店变成她的第二份工作。

按照这种名人光环的加持,她的炸鸡店就算不拥挤,也不拥挤。然而现实是她的炸鸡店比隔壁其他店更受欢迎,特别惨淡。这些商店每天的营销金额大约是两三百元。

一个月后,整个店的营业额连7000元都没有,但这只是营业收入,没有扣除成本。最可悲的提醒是,当天的成交额只有18元,是店长自己买的。整个商店经常连一个送货订单都拿不到。

相比之下,她店里两三个员工的报销金额每月高达7万元。其中,单人吃了95元的员工餐。

这么粗略计算,我们一个月要损失十几万元。

看了这么高的报销清单,再看超低收入清单,颜如晶哀悼了一会:“北京店要关门了吗?”我不禁觉得赚钱太难了,做生意的方法太多了。

有人在评论这件事时引用了如静的朋友马薇薇的话:“认为钱容易赚是年轻人最大的错觉”;也有人说“你永远赚不到认知范围之外的钱”;还有人说“不要利用业余时间挑战别人的专业”。

但是这些话,如果颠倒过来,是否同样耐人寻味?“不敢跳出舒适区是年轻人最大的隐患”;“不突破我的理解,怎么能赚更多的钱”;“我不想挑战任何人的专业,我只想有机会成为专业”。

女性在第一次生育之前,只有生育的生理功能,没有生育的经验和教训。她不觉得“活得容易”或“活得难”,因为她要面对的情况绝对超出了她的认知范围,更别说专业了。但是除了对天大惊小怪的孙悟空,没有人能跳出石头的裂缝。

不赚钱,怎么知道钱不容易赚?如果没有亏钱,怎么知道自己的缺点是什么,哪里需要弥补;如果你从来都不是一个业余爱好者,你怎么能渴望成为一个专业人士呢?

如果你出去战斗,你会有被对手杀死的风险,但如果你不主动一次又一次的挑战,铜像这辈子永远不会出现

8250800399521027">王者。但,挥拳之前,有些话,我一定要讲。


走出舒适圈之前,请先稳固你的舒适圈

“樊登读书会”创始人樊登的创业历程,就是这样的。


樊登还在当导师时,很多学生都找他推荐书,而且樊登发现,只要是他推荐的书,学生们就都会买,但是买完根本不看,问到是什么原因,不是说没时间,就说读不懂。


而当时作为一个老师的收入,实在不多,连出国旅游都觉得贵。于是樊登就琢磨着,如果把自己读过书的精华浓缩成PPT,一年写50本书的精华PPT卖给学生们,每人收300元的年会费。


这样既能帮助他们轻松的掌握知识,也能获得一部分收入。反正没什么成本,就决定试试看,如果错了,那就不干了,继续回去当老师


樊登在课堂上,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学生后,就有人交钱。于是,樊登就回家开始准备PPT,每个PPT大约写5000字左右。但后来他发现,就算是把书精编成PPT了,还是没人看。不看书的人也照样不看PPT。


但当时已经收了十几万了,自己又舍不得退给他们。樊登想到的解决方案,就是给他们拉个群,通过微信语音的方式把书讲给学生们听。


当樊登用音频给读者讲书后,效果很好,不断有人开始报名交钱。起初只能通过两个手机讲课,一个手机建一个500人大群,共1000人,就这样挣了30万。


有一次樊登去上海演讲,意外收获了两个86年的小伙子,成为了他的合伙人,一个是郭俊杰、一个是田君琦,他们说愿意免费帮着做这件事。


然后,他们就做公众号,注册了公司,拿着公众号去参加了创业大赛,最终拿到了300万元的天使投资。


而樊登,就这样一边在学校当老师,挣着稳定的工资,一边兼职创业做读书会。直到读书会的销售额一年做到5000万时,他才辞职,开始专注于“樊登读书会”。


对于樊登来说,创业不是豪赌,更不是动不动就all-in,反而是充分的验证了价值假设和增长假设的行为,是每一步都有基础理论作为依据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风险最低,成功率最高。


我要说的,并不是创业是该全职还是兼职的问题,而是你走的每一步是不是实实在在的问题。让自己能进退有度,逐步降低风险,那才是走出舒适圈的正确姿势。


人生不是要打造完美的晚宴,而是一场试错的历练

麻省理工学院的课堂上,有位教授问了个问题:


A公司和B公司是两家势均力敌的仪器制造商。 A公司的产品设计漂亮,包装也好;B公司的产品样式简单粗糙,能看见内部构造。 两家公司的产品性能和价格,几乎没什么差别 。 请问:5年后,哪家公司会得到更大的市场份额?


看起来答案应该是A,然而,正确答案是B公司。为什么呢?


B公司的产品能看见内部构造,客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再加工。B公司就能了解客户的真正需求,接着推出了相应的新产品。再看A公司,它用华丽的外表设计,挡住了反馈和改进的通道。


人生不是在打造一场完美的晚宴,而是一个接一个试错的过程。


盒马鲜生在国内的生鲜电商行业,已经算是独一无二的企业了。但你知道吗?早在20多年前的美国,就有一家类似的生鲜公司,妄图称霸生鲜行业。


1999年,这家叫做Webvan的公司花了4000万美金,在旧金山建了一个仓储系统,随后准备再花10个亿在全美复制26个,公司市值最高的时候接近100亿美金。在完成了所有这些准备工作后,才发现,根本就不知道客户在哪儿,没多久公司就破产了。


但同样是搞生鲜,同样是在美国,2007年,亚马逊也开始悄悄地搞在线生鲜。这家生意遍布全球的公司,够土豪了吧,CEO都已经是世界首富了。但亚马逊启动这个业务时,只选了西雅图这一个城市,而且还限定在几个小区。这个模式测试了5年,亚马逊才开始进入第二个城市洛杉矶。


如果你也打过单机版游戏“仙剑奇侠传”时,一定能体会那种感觉,不经历层层磨砺,不在迷宫中兜兜转转,又那里来的武功秘籍和极品装备,可当你发现已经功夫绝顶,可以号令天下时,也就到了游戏该结束的时候了


持续向前走,才能遇见更多的未知,才能有机会在错误中,让自己不断的成长


走进一个新的领域,要有从零开始的决心

有一次和我的岳父交流,在说到是否可以进入一个新的行业时,他的话让我印象深刻。


他说,如果你想要进入一个从未接触过的行业,比如餐饮行业吧,那你最应该做的,不是立刻研究市场,不是马上开个店,甚至不是亲自下厨学习烹饪。


而是应该找个饭馆,进去打三个月工,彻底的了解下餐饮到底是怎么干的;每个环节都涉及哪些问题;应该如何采购,在这个方面会出现什么问题;怎么和厨师交流,如何对店员进行管理。


这些细节,才是开好一个饭馆的关键所在。而作为一个外行,凭拍脑门想象,是不可能想出来的,更是不可能碰运气解决问题的。


我特别同意他的说法(不只是因为他是我的岳丈大人),这也解决了为什么我多年创业,却始终没有结果的问题。只是看到了别人的结果,却没有想“卧底”一样,真正的沉浸到行业里去。


所以很能理解,为什么看到颜如晶亏了十几万时,会有人说出“以为钱很好赚,是年轻人最大的错觉”;“你永远赚不到你认知范围外的钱”;“不要拿你的业余去挑战别人的专业”之类的话了。


并不是这个世界过于的刻薄,而是有太多人不能真正的沉下心来,从零开始,从一个小伙计开始,而不是从老板的身份开始,认真做事,拿出结果。


总结一下

樊登说过:创业是一门手艺,你可以像学走钢丝一样,通过大量的刻意练习,成为专业人士。


我也想说,走出自己的舒适圈,也是一种技能,通过大量的刻意练习,每个人都可以成功的走出来,迎接崭新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