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科创板上市意味着什么,科创板几套上市标准

截至9日,已有57家企业被科创板受理。五套上市标准中,82%的企业选择“标准一”,没有一家公司选择“标准五”。业内人士指出,科创板普通企业的五套上市标准是递进式的,侧重点不同,市值成为硬性指标。发行询价后无法达到期初申报的市值标准,发行失败。绝大多数企业选择低风险的标准,一是求稳。

“标准一号”成为热点

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规则》中,对在科创板拥有相同股权的普通企业有五套差异化上市标准,企业可以任意选择。此外,红筹企业有四套上市标准,不同表决权的企业有两套上市标准。

金融研究院院长关庆友认为,科创板五套差异化上市标准相对于其他a股板块的突破在于重视市值标准,弱化财务指标,增加R&D投资比例等指标,上市条件更加多元化。

中科沃图基金董事长朱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科创板普通企业的五套上市标准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它们在不同层面上是递进的,以产品市场空间和收益为核心,以市值为约束,这与PE/VC对创业公司的关注点是一致的。根据相关指标,五套标准对应的市场销售率不超过10倍。同时,五套标准各有侧重。

朱伟真表示,标准市值门槛是10亿元,核心关注点是盈利能力;标准2市值门槛达15亿元,核心关注点为R&D投资;标准三市值门槛达到20亿元,核心关注的是经营现金流;标准四的市场门槛跃升至30亿元,要求营业收入超过3亿元。核心关注的是市场份额;标准V的市值标准达到40亿元,对产品研发进度和市场空间提出了具体要求,核心聚焦于市场前景和核心技术能力。

在具体实践中,47家科创板接受了企业遴选标准一,占82%;两家公司选择标准二;天准技术选择标准3项;六家公司选择标准四家;目前没有公司采用标准五。

此外,优科德选择了第二套表决权差别化安排标准:预计市值不低于50亿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5亿元。

标准选择有一个谜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公司在科创板符合多重上市标准。研究人员指出,这些申报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和需求选择相应的标准。

牛牛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刘迪欢表示,在选择标准一的公司中,韩安科技、科健生物、睿创微纳同时符合其他标准。不能排除这些公司是在财务业绩良好的情况下,保守估计市值的策略。以韩安科技为例,在申请稿中,公司详细说明符合四项市值标准,公司R&D投资占比大,估值和经营现金流水平符合相关标准。前科生物类似于瑞创微纳。

选择标准4的公司中,陈静股份符合5项标准,贺兰芯片同时符合标准3、4、5,白蓉科技符合标准4、5。刘迪珍认为,对于这些企业规避标准五,可能是因为相关标准不易量化;选择标准4:市值更低更有保障,营业收入是一个容易衡量的指标。此外,这三家公司此前的融资估值分别达到62亿元、67亿元和101.88亿元,

547131482144511235">投行实操之道


绝大多数企业选择标准一,除了出于求稳心理,还另有原因。有投行人士表示,标准一接近IPO要求,首批申报并被受理的企业大多数是拟IPO企业,因此与标准一的要求天然契合。获上交所受理的57家拟登陆科创板企业大多是拟IPO企业。目前情况下,科创板可以快速辅导、快速审核等预期对企业产生巨大吸引力。


在具体项目中,如何确定公司市值?某已申报科创板项目的投行人士王凯(化名)说:“我们选项目不倾向于选择前一轮融资后市值还未到申报市值的项目。最好是前一轮融资已达到市值标准,具有一定规模,其他指标略微上浮。”


目前尚未有企业选择申报的标准五被业内认为是最难标准。虽然该标准对企业营收净利等均无具体要求,但其核心是市场前景和核心技术能力,否则无法支撑40亿元市值。


有券商人士指出,科创板要求券商必须跟投,标准五要求的市值最高,但在科创板做空机制尚未出台的情况下,券商跟投或面临亏损风险。比如,新药研发可能在二期试验后无法再进一步或拿到批文后市场不及预期,这些都是投资高科技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


“医药企业在港股上市的标准也是获准二期临床试验,但在具体选项目中,我们会等医药企业进入临床四期才在内部立项。”王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