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辽宁佛教协会会长简历,辽宁省环保产业协会会长

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沈阳中华寺始建于唐代,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中华寺位于辽宁省沈阳市东陵区王斌乡中华寺村的拉古河岸边,中华寺上方。它横跨沈阳和抚顺,是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佛教道场。是集佛教、道教于一体的大型宗教旅游景区。中华寺在历史上曾是佛教的中心。自唐代以来,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寺庙收藏的众多文物,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和众多信徒前来吟诗作画、观佛。

一、基本简介

中华寺始建于唐代,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位于富顺县拉古乡刘珊村拉古河上,沈阳市东陵区王斌乡中华寺中花寺村,中华寺山野。它横跨沈阳和抚顺,是集佛教和道教于一体的大型宗教旅游景区。中华寺在历史上曾是佛教的中心。自唐代以来,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寺庙收藏的众多文物,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和众多信徒前来吟诗作画、观佛。

二、寺庙传说

相传唐朝夺得天下后,便寻求龙脉。有一天,郑伟总理晚上看天空,看到东北有一个龙脉,就亲自去视察。他发现叫灵山的山脉宛如一条巨龙,水龙头下有一条大河。古语有云:“风吹散,界水止”,龙离水近,渐渐成了气候。据说龙到了河中央就会起飞,威胁大唐江山。于是,魏徵的特级将军尉迟恭,率兵在龙头上建了一座庙,名为灵山庙,并在龙背上挖了一条沟,名为破龙沟,以镇住龙脉。据史料记载,灵山龙脉是沈阳最早的风水宝地。它呼应了两代皇帝的名声,曾经是沈阳的诞生地。所以,中华庙周围有一个古老的传说:沈阳是帝王之都,灵山中华庙是帝王之源。凡来中华寺的信徒,都能如愿以偿。

灵山寺传到第四代时,寺里的高僧海顺大师养了两条巨蟒,其中雌蟒额头中央有中国印记,雄蟒额头中央有中国印记,因此被称为“中国蟒”和“中国蟒”。后来“中华”的两条蟒蛇成了神仙,成了寺庙里的守护者。

到了清初,灵山寺根据两条蟒蛇的功德,改为中华寺。

三、寺庙重建

不幸的是,这座历史悠久的著名梵天寺庙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导致古寺荒芜,钟鼓沉寂了几十年。如今,民族运动蓬勃发展,法国工业欣欣向荣。2004年,中华寺修缮和中华寺旅游景区建设启动。经过两年的紧张建设,再现唐代古寺风貌的辽宁中华寺旅游景区于2006年9月21日正式向游客开放。景区内建筑风格为唐代风格,古朴大方,气势恢宏。建成后的中华寺景区由中华寺、万寿宫、中华万佛塔等七部分组成,占地60余公顷。整个中华寺

工程保持了唐朝的建筑风格,入口处是由赵朴初题词的大型牌坊,主要景点有中华寺、万寿宫、祖师塔院、五百罗汉堂、念佛堂、讲经堂、中华万佛塔等。寺内主体建筑风格雄伟庄严,气势恢弘。是东北地区重要的佛教道场,由辽宁省佛教协会会长上照下元老方丈主持。


中华寺风景区是抚顺县“十五”时期引进的重点项目,中华寺重新修夏项目由沈阳国苑集团建设,于02年开始规划,2003年开始建设,2007年建成完工。中华寺规划面积60公顷,建筑面积8307平方米,景区绿化率90.3%。成为东北旅游胜地。


四、寺庙风景


中华寺风景怡人、风水上乘、世界瞩目、国内罕见。是佛道合一、祭祖超度、颂扬儒学、展示禅佛文化、民族艺术,集旅游观光、消遣休闲为一体的东北佛道文化活动中心,整个建筑采用唐朝建筑风格,气势恢弘,雄伟壮观。重新修复的中华寺处于龙首之腰,离唐朝原址稍偏,变魏征镇龙之图为如今释龙如水之意。整体布局呈风气水生、龙腾虎跃之象。重新修复的中华寺将成为东北乃至全国较大的宗教活动场所。


中华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历朝历代推崇的灵山圣地,造就了一代代英才、贤士,留下了大量诗文、石刻和碑记,这里香火旺盛,降香朝拜者如云,历代著名的高僧和道长,以及江湖术士均视中华寺所在地区为风水宝地。


现在的中华寺风景区由中华寺、万寿宫、念佛堂、讲经堂、祖师塔院、中华万佛塔以及处子龙背环绕中的中华寺佛家墓园组成。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