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首批5家钟白劳森便利店已开业一个多月。
“前五家门店经营指标超预期,单店日均客流突破1000人次。今年计划在长沙经营10-30家门店,未来三年门店总数将达到200家。”近日,钟白罗森总经理周斌在接受支点财经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钟白罗森是由钟白集团(000759)和日本罗森有限公司共同创立的便利店品牌.如果算上湖北的门店,目前钟白罗森的门店总数已经超过340家。
其实这已经不是钟白集团第一次离开湖北了。早在2005年,钟白集团就在重庆开了一家超市,现在重庆有33家门店。
为什么今年又选择跨区域发展?未来还有哪些跨区域计划?
支点财经记者采访了钟白集团董事会秘书王梅芳、钟白罗森总经理周斌。
武汉门店超过330家
钟白罗森是钟白集团近年来调整转型的重要抓手。
王梅芳坦言,方便快捷的小业态是零售行业的发展趋势,便利店市场在不断增加需求,发展越来越快,这也是钟白集团重点关注的重要业态。
【边肖推荐】钟白集团,从大到小
就因为我们看好便利店的发展,2016年2月2日,钟白集团全资子公司钟白超市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钟白超市”)与罗森签约《区域使用合同》,钟白超市获得华中湖北省“LAWSON”品牌便利店的开店权,成为罗森在华中湖北省指定的唯一区域被许可人。
根据合同,罗森授权钟白超市提前一年试用加盟。试用期过后,如果继续合作,就正式成为加盟商。
罗森是一家大型连锁便利店跨国集团,在全球拥有1.6万家门店,以销售午餐、寿司、饭团、面包、甜点等生鲜食品为特色。早在1996年就进入中国,在上海开了第一家店,主要通过直销和加盟(一般加盟、大加盟、区域加盟)。
在与钟白集团合作之前,罗森主要在上海周边的江浙地区以及重庆、大连、北京等地开店。
钟白集团与罗森的合作属于区域授权模式,这意味着钟白罗森可以通过直接和加盟的方式在华中地区的湖北省发展便利店。
签约三个多月后,5月26日,钟白劳森的前三家门店在武汉开业。随后几年,钟白劳森门店如雨后春笋般遍布武汉街头。除了在网上售卖各种具有罗森特色的名人产品,如冰面包、团圆饭、沙皮沟木丝等,这些门店还引进了武汉传统美食,如卤味、凉面、热干面、豆皮等,以照顾当地群众的饮食习惯。
周斌告诉支点财经记者,目前武汉有330多家门店。此外,钟白罗森已经从武汉搬到了省内其他城市。不仅荆门有7家门店,黄石也有门店将于今年9月开业。预计湖北的门店总数将在今年年底
数将达到420家。支点财经记者查阅中百集团近年来年报发现,运营中百罗森门店的主体——武汉中百便利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百便利店”)近年来营业收入也在逐年提升,2016年还只有1.21亿元,到2018年这一数字上升到了5.48亿元。
一切向好的态势下,走出湖北也就自然而然。

选择长沙因其便利店指数全国第一
“近几年,国内连锁经营企业跨区域发展的速度都很快,我们到长沙开店也是战略布局的延伸。”汪梅芳对支点财经记者说,“湖南紧邻湖北,长沙与武汉很近,便利店市场发展空间较大,所以我们就去了那里。”
那么,为什么是长沙?
“长沙是湖南省会城市,便利店指数更是位居全国第一。”周彬进一步解释道。
说这话的背后支撑——是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于2018年5月发布的《2017中国城市便利店指数》,通过选取全国36个城市,计算他们的便利店门店数量和增速,以及24小时便利店比例和政策支持力度几个核心指标,最终长沙以85分的综合成绩排名第一。
这意味着长沙便利店市场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既然数据早已出来,为何到今年才选择进军长沙?
“背后需要供应链、鲜食产能、物流配送能力的支撑。”周彬一语点破。
由于中百罗森鲜食品种超过200种,并占据销售的35%,这十分考验供应链等能力。2018年,中百集团对位于武汉的江夏冷链生鲜物流配送中心进行了扩建,总容量超过8000吨,每天有150辆全温层车进行配送,这成了中百罗森能在长沙拓店的基石。
当然,跨区域经营背后也有“罗森授权”。中百集团获得了罗森在华中地区的授权代理,不仅能在湖北开店,也能在华中地区其他省份开店。
支点财经记者了解到,中百罗森为在长沙开店早已谋划多时。早在今年1月,中百便利店便新设了全资子公司——长沙森活家商贸有限公司,以独立运营长沙地区的中百罗森门店。
为了打入市场,和当初在武汉开设门店一样,除了售卖带有罗森特色的便当、面包、甜点外,中百罗森也按照当地顾客的饮食习惯偏好,引进了现制现售的长沙米粉等本土熟食。
周彬对支点财经记者表示,未来中百罗森将持续研发和创新鲜食,为顾客提供新潮、优质、安心的商品,以保持核心竞争优势。
支点财经记者还获悉,中百罗森在湖北、湖南以外的门店也在规划中。

重庆地区业务呈萎缩态势
值得注意的是,中百罗森并非中百集团旗下首次走出湖北的品牌。
早在2005年,中百集团因为看好重庆市场在那里开设了超市。同年还出资1680万元购买了当地重庆山城超市平价连锁有限公司——拥有的18家超市门店和相关经营性资产。
支点财经记者梳理中百集团2005年-2018年年报发现,起初中百集团在重庆地区发展得如鱼得水。门店最高峰时有89家,营业收入最高达到5.28亿元。
情况从2010年开始有了变化,重庆地区营业收入逐年下滑,期间虽在2013年和2014年有所回升,但之后又呈下降态势,2018年仅为2.81亿元。
重庆地区门店数则是从2013年开始明显呈现下降态势,特别是2016年门店数减少了一半以上,到2018年时仅有30家。
为何重庆地区业务会出现萎缩趋势?
“原因由多方面造成,个人认为既有地域性消费习惯和品牌认同问题,也有商品结构与供应链管理问题,当然还有经营能力与管理机制上的问题。”汪梅芳解释说。
事实上,为了扭转重庆地区的颓废态势,中百集团也做了很多努力,很重要的一点便是“联姻”竞争对手永辉超市(601933)。
总部在福建的永辉超市,比中百集团早一年进入重庆地区。截至2018年底,永辉超市在重庆有125家门店,还有26家已签约但未开业门店。运营主体重庆永辉超市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永辉”)2018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132.33亿元、6.04亿元。
2016年8月23日,中百集团下属中百仓储超市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以下简称“仓储重庆分公司”),与重庆永辉签署了《合作经营协议》,仓储重庆分公司将其10家加强型门店委托给重庆永辉全面负责经营管理。
合作经营期间,资产及经营损益归仓储重庆分公司所有,仓储重庆分公司向重庆永辉支付合作经营管理费,包括经营管理服务费和减亏创效管理费。
“加强型门店就是单店面积相对大一点的超市,永辉超市在重庆发展规模较大,具有明显优势,因为永辉做得好,又是我们的股东,所以就将大店委托给永辉经营。”汪梅芳对支点财经记者说,“其他门店单店面积小,调整转型比较好控制,还是由中百集团自己在经营。”
“联姻”永辉超市已有一定成效。
支点财经记者查阅中百集团近几年年报发现,尽管重庆地区营业收入仍呈下降趋势,但其净利润增长率保持较高比率,最近两年均超过了30%。
从湖北到重庆再到湖南,从超市业态到便利店业态,这也引发出了一个担忧,这一次的跨区域发展会不会重蹈覆辙?
汪梅芳并不赞成这个逻辑,“企业发展不能因噎废食,这次布点长沙是经过深入市场调研,新开门店的管理模式、运营机制也不一样。而且两地经营的业态没有可比性,长沙5店开业以来的经营效果不错。”
“另外,我们对重庆卖场也一直在深化调整,大卖场业绩提升还需一定时间,小超市门店也在择机布点。”汪梅芳补充说。
中百集团的跨区域发展之路能走多远?时间会给出答案。


支点财经制图
控股权之争扑朔迷离
相较于永辉超市能帮助中百集团提升多少业绩,永辉超市对中百集团的控股权之争更引人关注。
【小编推荐】永辉超市再出手,这一次能顺利入主中百集团吗
早在2013年11月,永辉超市便通过二级市场购入了中百集团4.99%的股份,随后多次出手不断增持。截至2018年底,永辉超市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中百集团29.86%的股份。
同期,中百集团的控股股东武汉商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商联集团”)持有其20.07%的股份。与武商联集团同属于武汉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国资”)的武汉华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有中百集团13.93%的股份。因此,武汉国资合计持有中百集团34%的股份。
今年3月28日,中百集团和永辉超市同时发布了重大事项提示性公告——永辉超市于该日向中百集团发出了书面通知,拟通过要约收购方式,将直接和间接合计持有中百集团的股份比例,从目前的29.86%提高至最多不超过40%,本次要约收购交易价格确定为8.1元/股,所需最高资金总额约5.59亿元。
如果本次要约收购顺利完成,永辉超市将成为中百集团最大股东。
中百集团董事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当时在接受支点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永辉超市是在当天收盘后直接给他们发的通知书,在此之前双方没有任何沟通。
时间已经过去了3个多月,当被问及相关进展时,汪梅芳表示,前期已作相关公告,一切以公告内容为准。
不过,中百集团和控股股东武商联集团最近的几个举动值得关注。
7月3日,中百集团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同意聘任汪梅芳为董事会秘书。汪梅芳曾任武商联集团办公室主任、武汉国资(武商联)市场部经理、营运部经理、办公室主任。
7月9日,中百集团又发布公告称,公司于近日收到了武商联集团《关于变更承诺的函》。
事件源于2007年武商联集团成立时曾承诺,作为控股股东要在条件成熟时,将旗下中百集团、武汉中商(000785)、鄂武商A(000501)三家上市公司按照市场规则择机进行资产重组,优化业态和资源配置,通过整合逐步解决上市公司之间的业态交叉竞争状态。
2014年7月,武商联集团对该承诺进行了规范,表示争取5年之内,采取多种方式逐步解决中百集团、武汉中商和鄂武商A三家上市公司的同业竞争问题,该项承诺将于今年7月20日到期。
该公告称,2014年规范承诺至今,武商联集团采取了多项措施缓解三家上市公司的同业竞争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支持武汉中商引入优质资源(居然控股)并放弃对该公司控股权,积极引导中百集团和鄂武商A发展各自优势态势(前者超市后者百货),引导三家上市公司在网点布局时避免新的同业竞争等措施。
【小编推荐】356.5亿收购居然新零售,武汉中商将成湖北最赚钱零售上市公司
公告还提及,由于武汉中商重大资产重组还需经反垄断主管部门的经营者集中申报审查通过、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准后方可实施,资产重组事项短期内无法实施到位,故在承诺期内无法完全履行承诺。
武商联集团拟重新出具的关于解决同业竞争的承诺为:武商联集团将积极推进武汉中商重组工作,进一步加大鄂武商A、中百集团分业经营力度,并在武汉市国资国企改革的总体部署下,在2年之内逐步解决三家上市公司的同业竞争问题。
从始至终,该公告并未提及永辉超市有意要约收购中百集团部分股权并成为其控股股东,反而对中百集团日后向超市业态多加发展着了较多笔墨,控股权之争似乎扑朔迷离。
END
记者丨林楠 实习生丨崔澂
编辑丨吴玲
出品丨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支点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