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程)1月14日,新京报记者注意到,百行征信App已上线并开始公测。App显示,个人可免费查询信用报告10次。记者还从百行征信了解到,该系统独立于央行数据库,接入机构以互联网金融为主,因此部分银行贷款和信用卡信息未被覆盖,查询获得的个人信用报告与央行征信系统出具的报告存在差异。
根据App上发布的常见问题,用户注册后登录平台,申请实名认证;认证用户可以在“个人报告”页面提交查询申请,个人信用报告生成成功后,可以在“我的历史报告”页面查看个人信用报告。目前,百行征信客户端的查询服务是免费提供的。如果以后实行收费制度,将按照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执行。
新京报记者按照上述流程体验了操作,整个过程比较顺利。根据100家银行提供的个人信用报告样本,报告信息包括:个人基本信息(身份信息、居住信息、职业信息)、信用记录(信用汇总、非循环贷款、循环贷款)、本人陈述、异议标记、查询记录。
除了个人报告查询服务,百兴征信App还提供信用信息。根据App 1月11日发布的公告,百行征信App的beta测试正式开始,计划于2020年3月31日结束。
百行征信业业内俗称“信用联社”,是由央行牵头的网上金融个人信用国家级基础数据库。其主要目的是纳入央行征信中心无法覆盖的个人客户金融信用数据,实现行业内信息共享,有效降低风险成本。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持股100家银行征信大股东36%,芝麻信用、腾讯征信、中国程心征信、深圳前海征信等8家个人征信试点机构持股8%。公司于2018年3月19日在深圳注册成立,落户福田,注册资本10亿元。
记者程编辑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