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问自己:你现在是在做事业吗?
无论你是员工还是老板,都应该问自己这个问题。
因为这只是一份工作,意味着你的工作可以随时终止和更换,这也说明你对现在所做的事情不抱太大的期望。
一份你不相信的工作注定会失败。
做生意需要工作,但工作不代表做生意,两者的地位和结果大相径庭。
那么,到底什么是职业呢?
我们来看看马云第一次创业的故事。
1992年,英语老师马云和几个同事共投资3000元成立了“海博翻译社”(1994年1月正式注册,据说海博的意思是“大海的广阔希望!”)。
至于创业,马云觉得书本上的知识需要验证,他想通过自己的实践获得真正的经验,然后交给学生。
当时翻译社路边只有两栋房子,租金一个月1000多元,而翻译社最初的收入只有几百元。
为了维持翻译社的运营,马云成了二房东,把自己一半的房子租给别人,去批发一些鲜花和小礼物来卖。可以说创业难,首富不是一天炼成的。
因为翻译机构经营者长期(3年)入不敷出,几个股东都动摇了,但马云坚信自己能成功。值得一提的是,时隔20多年,翻译社仍在运营,其官网首页还挂着马云的头像和他的四个字:
永不放弃!
阿里巴巴“因信而见”的思想在当时就已经形成。
直到1996年,海博翻译社开始盈利,这几年的创业经历给了马云很大的收获。此后,马云也开始尝试接受更大的挑战。
我在网上看了马云在翻译机构的视频,发现其中一个非常令人敬佩。
翻译机构有五名员工,包括老人、中年人和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他们虽然不赚钱,但士气很高,或者说他们都相信马云的理想主义。
那时,马云三十岁。
电视台采访时,几位员工都发言了。他们都以为自己是“在搞事业”。因此,虽然他们没有挣钱,但他们感到“很开心”、“不着急要钱”、“很开心”、“心情很好”、“友谊”、“有趣”和“满满的感觉”.
特别是曾钟君老太太说:“我这个年纪还能开始事业,这是一件很舒服的事.我只觉得我自己的力量不够,我做不到更多……”
虽然做翻译代理的钱不多,但有精神享受。马云说:“我很忙很累,但我觉得很有意义。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做得很好。
舒适的。”看到了吧,马云神就神在这上面,他有一种让人相信并跟随他一起从事事业奋斗的精神感召力。

让人相信是创业者最核心的能力之一,这决定了企业不会因为亏损和遭遇困难、危机的时候而鸟兽散。
不服气的话,你想想如果你的企业如果长期亏损发不出工资,还能有几个人留在你身边。
这就涉及到了工作和事业的本质区别。
要知道,上班工作意味的是用劳动力换取报酬,这是一种市场交易行为,也就是说这种交易的对象是可以替换的,企业可以更换员工,员工也可以更换企业,对许多人而言,当下的这份工作只是自己职业生涯中的一站。
而事业不是如此,事业是不可替换的,或者说事业是没有后退一说的,不达目的不罢休,一旦做了,就必须要取得结果。
那么,什么是事业?
“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干一件一生都干不完的有意义的事,顺便赚点一生都花不完的钱!”
马云说,“真正的事业,一定不是为了自己!你的起心动念,决定了事业的高度!这就是所谓起点即巅峰!”
不然的话,工作有多少意义?只是为了每月领取一份薪水吗?

没有永远的工作,只有永远的事业。
在这个时代和以后的时代,一项工作一辈子干到老的情况是很稀奇了,或可以说,是上班工作,还是干事业,决定了一个人一生的价值和意义。
事业所意味着的是拥有自己的一个领域、一片天地啊。
而事业的开始又必须诚实面对、尊重你的“起心动念”,就像乔布斯所说的“追随内心的热情”,如果说工作是讲正确的做事,那么事业就是在做人生正确的事。
然后,“你的起心动念,决定了事业的高度!”
从第一次创业的5个人,到阿里巴巴的8万人,马云证明了自己“起心动念”的高度。
我们常常听到一些公司在对员工说应该“把每一份工作当成是终生的事业,去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之类,这其实是谎言。
或也真是事业,如果为老板的发家致富而全身心投入工作也算事业的话。
当然这么说不上在鼓励员工自己去创业,一群人为了一个梦想而奋斗也是在做事业啊,我们看阿里巴巴“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从“十八罗汉”到36个合伙人,再到阿里的每一个员工,谁能说他们不是在做事业?
事业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事业,事业,本就是大家共同的事业。
所以,某些企业和老板或会赚钱发财,但那称不上事业。不管商业还是其他领域,我们看看凡是那些取得极高成就的人和公司,哪一个不是靠得事业心和使命感?

对企业来说,事业最简单的做法,就是让员工笑着干活。
而很多公司都是做不到这点的。
他们是在“认真工作,快乐生活”,是把工作当做了辛苦的劳动,然后用赚到的钱去享受生活。而阿里巴巴是“快乐工作,认真生活”,是把工作当做了享受。
这就是思维方式的不同造成的行为逻辑的不同,逻辑不一样,效率就不一样,当然结果也会不一样。
做事要做到点子上,管理员工的最有效做法就是让每个员工进入目标状态,翻译社的员工说,“......觉得自己的那种能量、那种精力,都投到了一种最恰当的位置上面......我们这种投资对很多人来讲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觉得啊呀,还可以这样做一些事业啊。”
想一想,我们的好多企业是浪费了多少人力资源啊。

翻译社之后,马云又是做中国黄页,又是去北京外经贸,最后还是决定从北京撤回杭州。
在开分手会的时候,他对伙伴们说,“你们可以留下,在北京的收入也非常不错;你们在互联网混了这么多年,都算是有经验的人,也可以到雅虎,雅虎刚进中国,是家特别有钱的公司,工资会很高,每月几万块的工资都有;也可以去刚刚成立的新浪,这几条路都行,我可以推荐。反正我是要回杭州了。”
而伙伴们告诉他,“我们一起来,我们一起回去。”
尽管他们知道回去只能在马云家里办公,一个月只有500块,没有宿舍,没有福利待遇。
后来马云说,离开北京前,我们去了长城。
在长城上,大家无比沮丧,从95年闯到98年底,觉得该收获了,但还是这个样子,不知道路在哪里,不知道该怎么弄......但我们心底始终有个声音在呼喊:
我们要做中国人创办的、让中国人骄傲的全世界最好的公司。
那天晚上,他们聚在一起唱的歌叫《真心英雄》——这才是一群做事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