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大额抵押贷款的资金方,大额银行贷款

已经阶段性失控的晋商消费金融,正在试水两个水房按揭产品。据官方介绍,产品类型为一般消费贷款,年利率10%-24%,贷款金额1.2万元,贷款期限12个月。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除了晋商的消费金融,目前很多消费金融公司都在推房贷产品。分析人士认为,黄金消费机构布局住房贷款业务,主要是为了丰富产品线,从而带动黄金消费业务的整体发展。此外,住房二次抵押贷款模式的风险控制方法更为传统有效;但按揭贷款业务全面上线难度较大,人力方面成本较高,贷后资金流跟踪仍是难题。

晋商消费金融进入住房贷款

这两天,晋商消费金融“进入”住房贷款的消息引起市场关注。3月8日,北京商报记者向晋商消费金融工作人员询问核实,后者回应称,公司确实推出了住房贷款产品,要求贷款人年龄在22-60岁,房龄在35年以内,最高贷款额度不超过20万元,还款方式为先息后本或等额本息。但目前该产品的验收范围仅限于山西。

在产品推广上,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目前,晋商消费金融官网并未大幅介绍相关产品。不过,今日北京商报记者查看了2021年2月底晋商消费金融金清贷款产品更新价格表,其中提到了金清贷款(住房抵押贷款)。产品类型为一般消费贷款,年利率10%-24%,提前还款收取1%手续费。贷款金额在1万元至20万元之间,贷款期限为12个月。

此外,从金清贷款产品价格表的更新来看,晋商消费金融早在2020年就在住房贷款市场有所布局,但在宣传推广方面并没有下大功夫。

鉴于住房抵押贷款业务的发展及其背后的考虑,北京商报记者今日采访了晋商消费金融,但截至发稿时,他并未收到后者的任何回应。

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成今天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住房二抵押贷款模式虽然重,但风险控制方式更传统有效,贷款额度大于一般消费贷款。晋商可能有自己的团队或者与第三方合作在山西开展此类业务。

从白城的角度来看,晋商的消费金融之前在场景金融中也遭受过损失。按揭贷款业务的布局反映了当前竞争形势下业务方向的变化,在一些特定市场回归传统的按揭风险控制方式。

跟踪贷款后的资金流动是一个难题

众所周知,消费金融公司作为持牌金融机构,主要定位于以消费为目的(不包括买房买车)向借款人提供贷款。近年来,消费金融公司贷款业务的创新方向主要是线上和场景相关的消费贷款。但随着行业规模增速放缓,业务竞争更加激烈,场景金融相关风险暴露。

其中,近年来晋商消费金融多次错估场景分期。仅2018年,晋商消费金融就三次踩“租金贷”业务,一次踩汽车分期业务。此外,在医疗美容场景、教育等场景中,不少黄金消费机构遇到了骗贷、营销不当等事件,这也对持牌消费金融机构作为出资人的场景风险控制和审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除了晋商消费金融,还有中银消费金融、金城消费金融等消费金融机构也在尝试住房贷款业务。其中,中银消费易贷-乐祥贷款为抵押

消费金融专家苏表示,黄金消费机构已经布局了住房贷款业务。一是为了丰富产品线,这会带动黄金消费业务的整体发展;二是房地产抵押贷款业务比传统信贷业务风险更低,更受机构青睐;三是房源到货的商业模式成熟,不像传统线下黄金消费业务,依然面向市场

景方的风险。


不过,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消金机构布局房抵贷,尽管规避了场景方风险,但贷后资金流向追踪仍是难题。


事实上,此前就有消费金融机构因贷后管理不到位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从而被监管处罚;此外,也不乏有借款人从消费金融公司处获得个人消费贷款,但房抵贷资金实际用于归还高利贷,或被用于投资房地产业务。


房抵贷是门好生意吗


不得不说,目前各大机构在细分场景的竞争愈演愈烈,但定位小额分散的消费金融公司,谋局大额房抵贷业务,真是一门好生意吗?


苏筱芮认为,目前房抵贷业务难以全部线上化,在人力成本等方面较高,如果出现风险事件,后期变现处置的周期流程较长。消金机构在布局房抵贷业务时,应关注后续资金流向的监测,避免被挪用于炒房、炒股等。


“基于消费金融公司的业务定位,房屋二次抵押贷款产品,只是风控方式与房屋有关,贷款依然需要流向消费,不能流向购房、公司经营生意周转、炒股等。”于百程同样称,大额贷款的资金流向往往难以监测,过往也有过消金公司发放的大额贷款业务资金流向违规案例。因此,对于消费金融机构来说,后续在房抵贷展业上,或将面临较大的合规性风险;其次,二抵本身在出现债务纠纷时,其受偿顺序低于第一抵押债权人,如果第一抵押债权人未起诉时,二抵机构起诉也存在一定法律风险;此外,消金机构二抵业务,也需要面临其他金融机构的竞争。


于百程进一步指出,房抵是一种风控方式,面向的是有房一族的大额消费需求,但在房抵业务中,资金流向的违规可能难以避免,比如房抵资金若流向房地产,将受到监管方的严格处罚和限制。因此,消费金融公司还是应该发挥数字创新的优势,在线上和场景业务方面作为主战场。


北京商报记者 岳品瑜 刘四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