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结束后,考生们终于迎来了最轻松的暑假,一些学生在假期开始兼职,以为这样既能增加社会实践经验,又能省下零花钱。
这时,我碰巧在朋友圈看到这样一则兼职广告:
永远不要离开家,时间是自由的
动动手指,月入过万
放轻松!天结!高收入!
哇,躺在家里玩手机也能赚钱。谁不想拥有它?
然而,如果你真的上网,你会被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砸到。
骗子在朋友圈发布的虚假广告。
刷单兼职:诈骗高发区
遗憾的是,现实总是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朋友圈里大部分容易赚到的兼职都是骗子的套路。
从微信客户端用户举报的数据来看,众所周知,兼职求职是一个诈骗多发的领域,投诉数量一直居高不下,受害者的损失从几百到几十万不等。
为什么刷卡的骗局被曝光了很多次,很多人还是被骗了?
除了兼职广告中诱人的薪水,以及不经过简历面试就能赚大钱看似方便快捷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骗子的狡猾“画皮”。
骗子清楚地知道,只有一套固定的说辞很快就会被大家识破,于是不断“升级”和改造新花样,绞尽脑汁编造花样。
当人们对提前支付账单心存戒心时,骗子利用“无需提前支付,现结一单”的噱头,引诱受害者上当受骗,并在后续支付教程中骗钱。
或者利用高额佣金将受害人引导至恶意网站、赌博平台、“抢单”app等。欺骗受害者充值。
刷个兼职诈骗套路
说到底,骗子利用了人们贪图小便宜的心理。只要人们还幻想着“轻松致富”的道路,就有机会作弊。
刷单兼职究竟可不可取?
如果是商家发的兼职怎么办?可以作为普通用户参与吗?
答案是,绝不!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等法律法规。刷单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属于违法行为。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不实陈述
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经营者不得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请广大微信用户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轻信虚假兼职广告而参与违法活动。
相关法律法规
国家工商总局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发布了《网络商品和服务集中促销活动管理暂行规定》,其第二章第九条明确规定:“网络集中促销组织者应当依据可以查验的统计结果公布网络集中促销的成交量、成交额,不得对成交量、成交额进行虚假宣传,不得直接或者间接为网络集中促销经营者虚构交易、成交量或者虚假用户评价。虚构交易、成交量或者虚假用户评价是指,网络集中促销经营者通过不正当方式获得关于其销售商品的销量、经营者店铺评分、信用积分、商品好评度评分、删除不利评论等有助于其产生商业利益、妨害消费者和其他经营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严厉打击刷单欺诈等违规行为
微信对涉嫌违法违规的行为始终保持严厉打击、绝不姑息的态度。根据用户投诉提交证据,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腾讯微信软件许可及服务协议》《微信个人帐号使用规范》,微信团队对虚假刷单行为进行了打击治理,对所有经核实确认有虚假刷单行为的帐号进行处罚。对于以刷单名义进行的诈骗行为,我们也将持续进行专项清理;而对于违规刷单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我们也将按照规定对相关帐号进行处理。也希望大家在微信见到此类违规兼职广告时,能够主动在客户端进行投诉,与我们一起维护安全绿色的微信生态环境。
记住这几点,慧眼识骗局
最后,微信安全中心提醒大家:“刷单不合法,极易被欺诈”。
微信会根据用户投诉,对刷单违规行为进行处理。也请大家远离刷单行为,如在兼职过程中遇到具有明显欺诈特征的情况,更要擦亮眼睛仔细辨别:
① 任何要求垫资的兼职和刷单都是诈骗:不要有“轻轻松松赚大钱”的心理,不要轻易点击陌生链接。
② 兼职应找正规平台:不要轻信网络上的“轻松又高薪”的兼职。
③ 网络刷单违法违规:不要因为小利走上违法犯罪道路,远离网络刷单,营造公平的、公正的、健康的网购环境。
④ 主动投诉违法行为:如果在微信发现有类似的不法违规行为,可以通过微信客户端、小程序腾讯110 提交相关证据信息进行投诉。
来源:微信安全中心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