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济南哪里适合开幼小衔接班 济南市历下区幼小衔接班

"上午学习拼音和识字,下午学习数学和英语."回忆起暑假每天接送孩子的经历,赵霞觉得自己提前和孩子住在了小学。如今,对于很多幼儿园大班的家长来说,幼小衔接班已经成为“刚需”。

近日,教育部发布通知,禁止幼儿园、培训机构提前教授小学内容,并明确要求明年4月底前完成整改。记者走访了解到,在“小学”禁令下,济南年轻的连线班仍在疯狂“出走”。与此同时,“其他孩子提前学习,孩子跟不上”的焦虑情绪在家长中持续蔓延.

2010年8月18日上午10点,十多位家长带着孩子在历下区江水泉路附近的一个幼小衔接班体验试听课。讲台上,一位年轻的老师正在教学生阅读。刘宏坐在最后一排,她5岁的女儿童童坐在她旁边。她的小脑袋不时向外张望。显然,她没有认真听。

下课后,刘宏说童童今年9月会去幼儿园上课,但她打算让童童离开公园,直接去上幼小衔接班。于是,在孩子放暑假前,她开始到校外考察幼小衔接班。暑假期间,她给孩子报了一个短期的衔接班,打算开学后让她修一整年的课。

“我们在一所公立幼儿园。老师不教孩子读书和数数。他们担心孩子上小学后跟不上进度。离开公园是无奈的。”刘宏告诉记者,这是她实地参观的第五个青年桥接班。她在参观时,主要关注的是衔接班的课程安排。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像刘宏一样,让孩子放弃上幼儿园班,直接去幼联培训机构学习的家长不在少数。

与刘宏不同,龚晓燕对女儿魏一的安排是上半年上大班,明年春天之后再回到幼儿园。“刚开始的时候,我想让我的孩子和去年的班级联系起来。后来怕孩子太累。而且,她是个很听话的孩子,觉得半年应该够了。”龚晓燕说,从今年5月开始,她明年就开始为孩子考察幼小衔接班。除了看课程,她还看了环境。“有些衔接班很小,孩子们感觉里面很拥挤,有些教室甚至有窗户。”

五营山路一家青年过桥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暑假开始,他们的青年过桥班就已经开始招生了,计划招收10个班,每个班30人。目前名额基本满员。“有很多孩子不去幼儿园上课,直接来找我们。有些孩子已经从幼儿园班毕业了,但因为生日小,今年不能上小学。”工作人员介绍。

“我经常给幼儿园做幼承讲座,发现有的幼儿园班还没毕业,一半的孩子已经退园转到‘幼承’班了。”暨南新世界小学教师王晓林说,大多数家长都非常担心孩子的衔接问题。

抢跑:担心孩子上小学跟不上家长退园报了幼小衔接班

“孩子上幼儿园之前,我和老婆基本属于‘佛系’父母,观点是只要孩子健康快乐就好。”市民高先生告诉记者,孩子上幼儿园后,他和其他家长的交流越来越多。看到其他家长给孩子报了各种兴趣班和培训班,其他家庭的孩子在各种比赛中脱颖而出,他不淡定了,不知不觉开始“跟着跑”。

在回答“你想加入青年班吗?”,记者随机采访了20名幼儿家长,其中大班幼儿家长15名,中班幼儿家长5名。结论令人震惊。除了中产阶级两个孩子的母亲,所有的父母都对这个问题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

在记者追问“为什么要上幼小衔接班”后,不少家长的回答明显带有焦虑情绪。“大班学不了什么知识,别的孩子都在上,你家的能不上吗?不上万一小学跟不上咋办?”家长朱虹说,今年她的大儿子上幼儿园中班,小儿子还不到1岁,她一边忙活着给大儿子考察幼小衔接班,一边为小儿子考察早教机构。


在一家济南妈妈线上交流平台上,“幼小衔接”一直是一个热点话题,而且讨论更多的不是“上不上”的问题,而是去哪里上、多少钱的问题,幼小衔接班俨然成了家长们的“刚需”。不过,相比一些准小学生家长的焦虑,很多孩子已经上小学的家长显得淡定些,不少热心的家长以“过来人”身份现身说法。


“我儿子已经读小学二年级了,作为一个过来人,我建议还是上一下正规的幼小衔接班,时间不用太长,三个月就够,目的是让他感受一下上小学和上幼儿园的不同,更多的是让孩子养成写作业、遵守课堂秩序的习惯,在学习内容上,我不建议过度‘抢跑’。”一位妈妈与其他妈妈分享自己的经验。


不过,也有一些家长对校外幼小衔接班“不感冒”。“幼小衔接教育是必须的,但为此上培训班我觉得没必要,只要父母在孩子过渡期多注意引导就足够了。”孩子已经上小学二年级的吴先生说。


刹车:最严“小学化”禁令发出培训机构首次纳入纠正范围

在幼小衔接班招生旺季,教育部却给出了一记重拳。近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严禁幼儿园和社会培训机构提前教授小学内容;坚决纠正小学起始年级未按国家课标规定实施零起点教学、压缩课时、超前超标教学,以及在招生入学中面向幼儿组织小学内容的知识能力测试。《通知》还明确:相关部门将于2018年12月底前完成对幼儿园、小学、培训机构的抽查和摸排;对有“小学化”倾向的行为要于2019年4月底前完成整改。


“如果幼儿园、培训机构‘小学化’真能被禁止,所有孩子都能‘零起点’入学,对孩子和家长都是好事。”朱虹说,作为家长,她比任何人都希望孩子能快快乐乐享受童年,但她同样担忧“有令不止”或者治理效果打折扣。记者采访发现,对于禁令,很多幼儿家长都存在像朱虹一样的忧虑。


家长们的忧虑也不无道理。实际上,这并不是教育部首次对“幼儿园小学化”进行专项治理,但此次治理首次将社会培训机构纳入纠正范围。


2010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要求坚持科学保教,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


2011年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关于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现象的通知》,严禁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


2012年,又出台《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幼儿园克服“小学化”倾向。


2016年3月1日起施行的新版《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规定,幼儿园“不得提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


为什么幼儿教育“小学化”屡禁不止?“如果老师只领着孩子玩,家长会认为幼儿园不好,幼儿园生源会受到影响。”一家民办幼儿园工作人员无奈地说。


走访:一年动辄两三万幼小衔接班更重知识衔接

禁令之下,当前幼小衔接市场到底如何呢?记者以家长的身份咨询了多家幼小衔接培训机构,它们的收费均不菲,月均都在2000元以上,而且多不包含餐费,如果学费、餐费、教材费全部加起来,全年花费基本在2万-3万元左右。为了满足家长的需求,很多培训班除了开设全年班,还开设半年班及暑期班,不同类型收费不一。


历山东路上的一家培训机构工作人员介绍,它们的全年班费用是3万元,家长需一次性付款,季度班为1.5万元,暑期班为6000元。即使费用较高,但报名依旧火爆。“我们不是每个孩子都收的,要想进来得先面试。”一家培训机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面试主要考察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观察能力、文化课认知能力及现场发挥能力,测试不合格的要被拒收。


一年学费动辄两三万的幼小衔接班到底教什么呢?记者在一家培训机构给出的课程表上看到,该机构幼小衔接全年班的上课时间为早上8点到下午4点半,午休和午餐都在学校。


“我们完全按照小学的作息时间来的,目的是让孩子提早适应。”该培训班工作人员说,除了法定假日及10天的寒假,从今年9月1日至明年6月30日,全年班的孩子都要在培训班里学习,上课内容除了课堂专注力训练,更多的是文化课学习,主要是语文、数学、英语,更加侧重小学一年级课程的预习。


当记者疑问这样的课程安排是否太过繁重时,该工作人员解释说,这里上课的模式比较灵活,主要引导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另一家培训机构给出的幼小衔接课程单显示,上午的课程主要是识字、拼音、英语或国学,下午则是各种能力训练,比如记忆力、注意力等。


零基础不是零准备,幼小衔接不能“衔”错方向

“我孩子去年上小学,我也没给孩子报衔接班,只是提前为孩子调整作息时间,并初步学了拼音和10以内的口算,这一年孩子对小学生活适应得非常好。”宝华小学副校长宋明媚告诉记者,适当的幼小衔接教育是必需的,但家长不能“衔”错了方向,零基础入学不是零准备,现在家长普遍重视在知识方面的幼小衔接,却忽视了孩子心理、能力、行为习惯及情感等方面的衔接。


上过幼小衔接班的和没上过的差别大吗?不少小学老师的反馈是“整体上差别不大,没上过的反而后劲更足”。


“据我观察,刚开始第一学期,孩子的差异会比较明显,第二学期就不是非常明显了,每个孩子的潜力激发点在不同阶段,一般小学生的能力激发在后半程,家长应寄予孩子合理的期望值,不用过度紧张。”山师大附小的一位语文教师告诉记者,她的女儿刚刚上三年级,在孩子上小学前,她没有教孩子识字,但她一直坚持亲子阅读,孩子上小学一年级时在识字上略感吃力,但到了二年级,吃力感就消失了,在自主阅读方面反而比很多识字早的孩子要强。


“我的孩子就是零基础上小学的,学习也没有受到任何影响。”王晓琳表示,与学校授课不一样,教育机构只是将一年级知识灌输给孩子,很多孩子入学前普遍都学习了部分知识,虽在入学初比其他孩子学得轻松,但因为没有养成规范的学习习惯,汉字笔画、握笔姿势、拼音发音等经常出现不规范的现象,而这些都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纠正,无疑给孩子造成了更多的负担。另外,在上课时,有很多孩子因为老师讲的知识提前学习过,而对知识缺乏新鲜感,失去了好奇心,渐渐失去了学习的动力,久而久之会养成上课不认真听讲的习惯,“这些都对以后的学习很不利,不仅没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倒输在了‘终点线’上。”


(来自:舜网-济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