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个月来,各大高校迎来了一个热闹的毕业季,包括考研、出国深造、申请就业、在大城市打拼、回老家“躺平”等.站在人生重要的岔路口,可以看到当代年轻人交出了各种各样的答卷。
哪些城市对2021届应届毕业生有独特的吸引力?哪些职业变得流行了?初次就业的工资是多少?疫情对留学的影响缓解了吗?本期,我们来看看他们的选择。
工作千千万,定位心仪城市最重要!
选择城市是选择工作的关键因素之一。就业城市方面,新一线城市的学校招聘吸引力较高。根据58个城市发布的《202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2021年毕业生首选的前15个城市是:上海、深圳、广州、成都、北京、杭州、青岛、南京、重庆、长沙、合肥、西安、郑州、沈阳、武汉。58桐城-《202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
值得注意的是,前几年最受高校毕业生青睐的“北上广”追梦圈已经发生了变化。在15个首选工作城市中,北京的比例最低。近年来,毕业生不得不考虑诸如定居难、房价高、无法留下来等实际问题。不过,上海、深圳、广州的首选率还是比较高的,这也与不同城市的经济发展重点有关,比如外贸、金融、互联网、跨境电商、IT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各大互联网公司的总部,也是毕业生选择跟上时代的“明智选择”。
植此四年,是留下深耕还是另寻高空?
BOSS直接就业数据显示,在2021年校招岗位有62%来自一线和新一线城市,较去年轻微下降。,一线城市学校招聘岗位数量占比25%,同比下降4个百分点;新一线城市占学校招聘岗位的37%,同比增长4个百分点,成为吸纳应届毕业生就业的主力军。提前四年去哪里工作的重要选择是去哪里上学。高考发布时,“选择城市比选择大学更重要”的呼声很高。从应届毕业生就业偏好来看,2021年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的高校毕业生希望在城市就读的比例超过60%;但在三四线城市培养的大学毕业生留在这个城市的比例普遍不高。
BOSS直接雇佣-《2021应届生就业趋势报告》
相比三线及以下城市不到三分之一的毕业保留率,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的就业保留率最好,分别达到67.6%和63.4%。其中,深圳、上海、重庆是本地高校毕业生留存率最高的三个城市。
可见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对广大毕业生还是有相当大的吸引力的,即使意味着会面临更高的
549246377792771">生活成本,但是多元的生活方式、丰富的就业机会和广阔的个人价值实现空间等因素,符合广大年轻人勇于探索与挑战的特征。同时,三四线城市的较低留存率也反映出了城市之间的建设差距,面临局限的职业选择、行业领域、薪资待遇问题,如何更好地吸引人才、优化发展而达到良性循环,也是诸多三四线城市需要应对的挑战。新晋打工人,哪些行业最吃香?
数据显示,毕业生的城市流动倾向多取决于其期望就业行业的选择。近年来,5G、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广泛应用,创造了大量的高薪就业岗位,颇具吸引力。根据人社部发布的最新报告,未来5年,我国对新职业人才的需求超过3000万人,其中仅人工智能方面的人才缺口就将超过500万,就业前景广阔。

BOSS直聘-《2021应届生就业趋势报告》
行业选择上,BOSS直聘的《2021应届生就业趋势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应届生最关注的前五大行业分别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比17.7%;批发和零售业,占比17.2%;教育,占比12.9%;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比12.5%;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占比9%。

智联招聘-《2021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
来自智联招聘的《2021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则显示,IT/通信/电子/互联网以超过四分之一的选择占比成为毕业生最期待从事的行业,排在其后的是房地产/建筑业(10.9%)、文化/传媒/娱乐/体育(8.7%)、金融业(7.2%)。新一代求职者作为“信息时代原住民”,对互联网行业自带热情,而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层出不穷的互联网明星“大厂”,也激发了毕业生的浓厚兴趣。
初入职场,薪资落差第一课!
值得留意的是,因新技术新模式而生的新岗位,除了更符合年轻人的兴趣偏好外,待遇较高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开放创新的新时代下,除了在学校所学习的专业领域,当下的毕业生也有诸多机会接触跨领域的职业选择,全面“斜杠”发展。
据58同城和BOSS直聘研究院数据显示,“新基建”领域平均薪资同比增长9.2%,达到8393元,薪资水平高出应届生整体平均招聘薪资的37.3%。而期望薪资与实际薪资的对比上,只有自媒体/网络主播的平均实际月薪资超出了毕业生对该岗位的期望,在其他岗位均存在不小的落差,在财务类、产品类、生产加工等岗位上,实际薪资还不到期望薪资的70%。

58同城-《202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
整体来看,技术含量高的岗位薪资普遍较高,而随着直播、短视频的蓬勃发展,新兴职业的薪资也“水涨船高”。新兴职业的迅猛发展为诸多毕业生开辟新的职业选择道路,然而其可持续性、上升空间和前景态势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需要纳入考虑因素。
学无止境,毕业只是另一段研学的开始。
除了走出校门步入社会,继续深造也是许多应届生重点考虑的选择。教育部数据显示,近五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迅速增长,2021年达到377万,比2017年的201万的人数翻了近一番。考研热度居高不下,与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期以及疫情下就业压力增大相关。

受到疫情冲击的还有出国留学。新东方《2021中国留学白皮书》数据显示,高达65%的在读留学生只能通过网课的形式保持学习。根据意向留学人群的调研数据,91%的人群表示仍考虑留学计划,但超过半数会优先考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海外高校在国内的分校等与国际教育相关的备选升学渠道。

新东方-《2021中国留学白皮书》
另一方面,随着国内经济发展和疫情控制得当,2021年意向留学生对国内的就业环境更加有信心,选择毕业后马上回国就业的留学生人数增多,占比31%,较上一年增长6%。这与国内经济快速发展,企事业单位对国际化人才需求增多有关。
在这个忙碌的夏天,各大城市迎来了充满新鲜活力的年轻血液,对于许多人来说,短暂的休憩之后,新领域、新城市、新学业的机遇与挑战纷至沓来。前路如何?路在脚下,未来可期。
参考资料:
58同城-《202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
BOSS直聘-《2021应届生就业趋势报告》
智联招聘-《2021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
新东方-《2021中国留学白皮书》
内容整理:TalkingData
封面来源于: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