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谭图
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些有实际参考价值的数据。至于那些横向比较一些财务指标的人,任何人都可以这样做,但我们不做理论上的。结论毫无意义,对投资者没有帮助。
第一个问题:创业板便宜吗?
从过去15年牛市的顶峰开始,创业板指数在过去三年里接连下跌。指数从4000点跌至1300点,几乎抹去了2/3的空间。创业板与沪深300的差距近两年大幅拉大,两者的收入差距最大偏差可达50%。显然,CSI 300可以用近两年如鱼得水来形容,而创业板投资者却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下跌三年后,累计跌幅高达70%,于是出现了一个问题。创业板能抄底吗?
上图为几只重要a股的市盈率(PE TTM)水平。创业板目前市盈率远高于主板,目前数值在45左右。全A不含金融石油石化的PE约20,中小板市盈率约25。那么我们就要面对一个问题,目前的市盈率是不是40多倍高?
沪深300主要关注金融、房地产等周期性行业,创业板指医药、生物、计算机等非周期性行业,因此成长性差异较大。从企业层面来看,创业板的发展空间优于主板上的一些成熟企业,还有银行、地产等很多市盈率较低的股票。其实横向比较几大板块的市盈率是完全没有意义的。创业板的市盈率究竟是应该对比还是只对比其历史,还是更准确地结合个股,把创业板的个股放在整个行业里是不是很贵?
上图是创业板历史的PE走势图。数据显示,2012年末创业板的PE为30.95倍,但今年最低时为28.5倍,低于前值。是否意味着目前的估值相对便宜?就我而言,没有。
1.创业板中的权重股市盈率相比而言较低,拉低了创业板整体的市盈率。
创业板指数的市盈率是根据其总市值/总收益计算的。当然,这个过程是按照加权平均来计算的,并不是简单的把所有股票的市盈率加起来除以n的计算,因此,权重股至关重要。如果权重股市盈率低,整体市盈率会降低很多。让我们看看上面的图片。创业板最新PE为46.31。如果按流通市值排名前50的股票,平均市盈率是35倍,而按净利润贡献排名前50的股票,市盈率只有27倍。流通市值最大的文股份和净利润贡献最高的迈瑞医疗的市盈率均显著低于46倍。光线传媒、三聚环保、兰斯科技等股票的市盈率只有十几只,而那些板块小、利润差在下面的股票远高于平均水平,甚至突破100。这些权重股在创业板指数中意义重大。
不仅在市盈率指标上大幅拉低数值,而且在净利润的贡献上也是极为巨大。
当然我们这样简单的对比市盈率是不够的,也是不严谨的,在真实在买创业板个股的时候不妨将创业板的这个股票放在全行业对比一下PE值,是否比主板同行个股都高出一大截。当然有些科技股可以另当别论,比华大基因等具备有行业垄断地位或核心技术竞争力的企业。(资料来源:wind,上图来源:申万宏源研究)
2.创业板中的一些绩优股撑起了整体绝大多数的利润,创业板整体利润的水很深。

上图是创业板三季度净利润的分布情况,其中净利润排名前30家的净利润占全创业板的38%,其中排名30-100的60家占比27%,也就意味着创业板中排名前100家的企业要为整个板块的净利润贡献65%,创业板总共有740家,可想其净利润分布极不均匀。而且其中很多高利润的企业都是在最近新添加进去的,像迈瑞医疗、宁德时代、华宝股份,就这三家的净利润就贡献了全部的8%,而计算所谓的“创业板市盈率”时也并没有相关地加权,可想其中存在的水分。

上图绿线是创业板净利润同比增长率曲线,红色为沪深300,蓝色为上证。可以看到创业板净利润的波动极其大,最高的时候增速能达到80%,并非其真实利润增加了这么高,而是注入了新鲜血液在其中。2015上半年入市:蓝思科技、芒果超媒、金科文化等等;2015年四季度温氏股份借壳,业绩会体现在2016Q1中,恰逢16年又是温氏股份业绩的顶峰,对于创业板整体的净利润是贡献巨大。至于17年业绩为什么下滑得那么明显,那得去问贾跃亭,拉低了创业板多少的平均值。


为此我们对创业板中个股的净利润重新做了统计,选取其中在2012年前上市的280家(剔除乐视网),对其进行统计。分为三组:净利润权重前30家的龙头股;剔除30家权重后的250个股;全部280家。上图一是营业收入2012年至2017年的曲线图,图二是净利润总和的曲线图;蓝点为前30点权重股,红点为剔除30家后的250只个股。
从营业收入来看,不管是前30家权重股,还是250只个股都是历年高速增加的:280家总营收从2012年的1615亿,增加到2017年的6237亿;尤其是前30家权重股的营收增速最快,从2012年280亿,增加到1769亿,这三十家企业的总营收5年间翻了6倍。
从净利润来看,前30点权重股及250家的区别就明显地拉开了。280家总的净利润从188亿增加到了455亿;前30家权重股的净利润从45亿大幅增加至246亿,翻了5倍;而剩下250家只有从143亿增加至208亿。而且从图二上明显地可以看到,250家的净利润曲线是波折了,在2015年和2017年有过明显地下滑了,而且增速较为缓慢;但是30家的权重股,净利润一路高歌,甚至在2017年其净利润总和已经超过250家的总和。
虽然我这里列举的是2012年前上市的280家个股,但是我相信确实可以代表创业板整体740家,反映出一些真实的情况。创业板中的一些绩优股撑起了整体绝大多数的利润,创业板的平均利润存在水分,市盈率存在水分。大家都知道“市盈率=股价/净利润”,而当前净利润是存在权重的,计算时应该是加权计算的,而简单的市盈率计算方法中并没有加权计算,所以创业板的市盈率指标存在水分。当前市盈率与2012年熊市相当,不足以说明当前创业板整体处于熊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