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2020年,持续了7年的网贷行业终于幻灭了。所有的平台都必须完全转向。
但是从网贷平台选择的方式并不多,转型方向是小额贷款和电商消费。
以小额贷款为例,以积木为代表的老牌网贷平台都瞄准了这个方向。虽然最早在美国上市的宜人贷并未透露其转型方向,但知情人士此前曾透露,“CreditEase没有转向小额贷款,然后入股私人银行,没有太多出路”。
结果,所有平台都在争夺小额贷款牌照。但在此之前,很多网贷平台已经退出,依靠自身流量积累,开始分阶段消费。
最近,如渠店。首先流量实现了商用,然后达到了——万英里的豪华电商。早,如乐心。从消费阶段来看,我们在新的消费战略中站稳了脚跟。
此外,小象和小黑鱼在电商消费分期领域都有份额。
但是分期付款真的是好生意吗?
不少业内人士表示,“操作还不错。有了之前的用户流量,带头的网贷公司活了下来。”
集智金融了解到,这类平台虽然跳出了网贷的概念,成为了电商消费平台,但仍从事用户借贷业务。依托用户基础,从消费分期场景入手,再参与消费金融公司的反向业务,开始现金贷款业务。
“他们弥补了消费金融/小贷公司的不足,场景流量不足,发现了平台自身的价值。”不过,上述内部人士也指出,“大部分分期消费平台都陷入了高利贷的漩涡”。
以橙色分期为例,用户最近都在抱怨利率高。
3月28日,有消费者向黑猫投诉平台反映,“去年他向Orange分期借款8000元,分12期偿还,本息合计9641.52元。我已经连续还款6个月了,还得还4820.76元,纯利息1641.52元,属于网络高利贷。”
一些用户还发现了有趣的财务反馈。“2019年10月,我向橙子借了6400元,12个月分期付款共计7715.52元。如果我违反了规定,我会收取3%的利息,每月支付642.96英镑。具体利率是多少?是不是超过24%?”
根据IRR计算,上述两笔贷款的年化利率为36%,远高于国家规定的24%的上限。
此外,橙分期的资金来源也很多,主要是消费金融公司,包括圣银消费金、海尔消费金、北金美信银消费金、中原消费金等持牌消费金融公司。
此前有媒体报道,金美辛收到福建银保监局明确要求,自2020年1月1日起将利率调整至IRR年利率24%以下。
不过,业内人士王飞指出,公司与分期平台紧密相连。虽然有24%的红线限制,但实践中越过这条红线的人还是很多的。
不仅是金美辛,橙分期的另一个基金主体盛银也受到了监管处罚。2019年9月,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
披露辽宁银保监局对盛银消费金融行政处罚信息。盛银消费金融因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资金支付管理不审慎引发个人贷款业务风险案,被罚20万元。除高利贷传闻外,桔子分期最近还陷入“钱荒”传闻。

不少用户反馈,申请桔子借款,迟迟未能到账。

王飞分析道,受疫情影响,无论是前端的贷超还是后端的消金平台,都在有意控制放款规模。
此疫情因素外,分期消费平台“用户公债”现象愈发严重,这对平台是个不小压力。
此外,分期消费市场存在较严重的逆向选择。“资质好的用户不借贷,借贷消费的用户资质差,已经成为行业公开的秘密。”
王飞指出,“在目前经济环境下,大消费受热捧,资金量亦充足,唯独消费金融资产质量越来越差。”
趣识财经观察到,整个行业是资金多于(优质)资产,但在具备创造资产的分期消费领域,却是资产多于资金。分期用户同质化,导致的资产质量下降,对分期消费平台而言是个“不定时”炸弹。
同时,消费资产质量下降,便会导致平台“暴力催收” 的强化。
从聚投诉来看,有关高利贷与暴力催收的投诉,占据了桔子分期的大部分。
而近期,用户反馈的贷款申请“被驳回”,则给平台出了新的难题。
对此,诸如乐信,桔子分期等平台,都上线了会员制,希望保留住所谓优质用户,但效果不一。
况且,分期平台自身重要定位之一,便是为金融机构“导流”。有此定位,用户如何聚而不散?
不仅为金融机构导流,透过桔子分期App借款入口,除自身借贷产品,其还为一众平台推荐导流,诸如携橙优品、借东风、滴滴来钱、万象黑卡、乐惠花等不知名平台均在列。
此前已有媒体曝出,桔子分期关联诸多平台,且为其提供导流,这便存在用户隐私泄漏的风险。
如此,何谈构建用户护城河?只是导流变现,为了生存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