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财经独家,速关注
在科创板开市热情逐渐消退后,部分个股股价开始逐步回归,部分个股逼近发行价,“破发”在即。
分析人士表示,“破发”本身就是一种市场行为。科创板从成立之初就建立了市场化的发行机制,与之相对应的是有可能面临破发的风险。三个多月后市场要破发并不容易。随着科创板新股发行价格的逐步下降,有望推动科创板在发行定价阶段的制度行为更加合理。
多股逼近破发
天准科技今日微涨0.07%,报每股28.12元。但其股价较上市以来的高点下跌了60%以上,距离发行价25.5元仅差10%左右。
此外,景峰名苑、昊海柯胜、捷普特等个股也逼近发行价。
从科创板整体市场情况来看,整体成交量和换手率较初期有较大幅度下降,市场整体投资行为趋于理性,也削弱了个股价格超预期的上行动能。新上市股票的价值回归会更快。
10月31日,N致远和N杰普特两只新股的表现证明了这一点。同日,致远互联网和捷普特分别上涨55.7%和33.05%。11月1日,Japt下跌16.08%,收于每股49.23元,距离发行价43.86元仅约10%;致远互联网下跌5.77%,收于72.46元。
11月1日上市的n宝兰德,发行价每股79.3元,收盘价每股100.2元,首日涨幅26.36%,远低于主板IPO首日44%的上限。这意味着打新科创板新股的收入水平可能不如主板新股。
有望新股发行价格下跌
“科创板初期,由于供需关系紧张,首批上市公司少,使得股价相对高估。”武汉科技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对《中国证券报》(ID:xhszb)记者表示,科创板推出已经三个多月了,没有股票破发,是一个比较好的表现。当前股价适度下跌是正常的,即使部分股票破发,也是可以接受的。
据分析人士称,
“破发”本身是市场行为。科创板从设立之初就确定了市场化的发行机制,与之对应的是就有可能面临着破发风险。从市场运行的情况来看,科创板运行至今超过3个月,还没有出现破发已经实属不易。董登新介绍,在香港市场新股首日破发的比例在15%左右,而美国市场有些年份新股首日破发率甚至能达到40%。“只要是市场化定价,就会面对‘破发’”。
“新股上市首日破发可能让网下和网上打新的行为都更合理、更谨慎,会把新股发行定价重心向下打压。这是一种自动调节、自我约束的市场化力量,这种机制正是注册制和科创板所追求的。”董登新说。
分析人士表示,随着科创板新股发行价逐步回落,有望推动科创板发行定价阶段的机构行为更加合理。
打新需更加谨慎
新股涨幅明显缩小后,科创板的打新收益明显下滑,虽然短期还能“旱涝保收”,但是风险正在增加。
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测算,目前科创板中签首日收盘价卖出的盈利中位数是1.51万元,但是最近几只新股收益明显下降。比如杰普特,首日一签盈利7400元,但如果是今天才卖出,那收益所剩无几,所以抓住良机“落袋为安”是最好的选择。
董登新也提醒,科创板既是高成长板也是高风险板。所以在估值不确定性的情况下,网下询价和二级市场操作也是一个博弈过程,股价回落甚至“破发”都应该是正常现象,投资者应该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也应该具备足够的风险意识。
不过,虽然目前科创板个股回调比较明显,但是不能以股价涨跌论英雄,更不能说明科创板本身存在问题。全球股市各新兴科技板块设立之初,由于种种原因,股价和成交量大幅波动屡见不鲜。
以纳斯达克为例,在其设立之初的上世纪七十年代,曾在不到两年时间,指数跌去60%。2006年7月,纳斯达克进一步将股票市场分为全球精选市场、全球市场(原来的“纳斯达克全国市场”)以及资本市场(原来的“纳斯达克小型股市场”)三个层次。分层后,综合指数曾在7月中上旬的两周多时间内下跌8%,交易量在此后三个月持续萎缩。
编辑:叶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