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葵艺术是中国传统手工艺,起源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新会葵艺术有1600多年的发展历史,早在20世纪初就享誉国际。
1915年,新会竹葵扇获得巴拿马博览会金奖。1988年,时任新会葵艺制品厂厂长的廖慧琳出国参加巴黎法国共产主义节,现场表演葵艺。
2008年6月7日,新会葵艺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新会县志》,东晋时期,新会开始种植葵花树,加工葵花艺术品;根据《明史》的记载,当时新会葵扇已经成为贡品,说明工艺精湛。
从清朝到民国初年,新会葵花艺术蓬勃发展,有300多个作坊,500多种颜色和品种,技艺提升迅速,享誉海内外。
随着现代科技用品的大量生产和销售,向日葵产品日益被忽视,尤其是向日葵风扇被电风扇和空调取代,新会的向日葵艺术逐渐萎缩,向日葵树的面积大大减少。
很多葵艺人都转行了,廖惠林、李康持、朱小芬、叶荣卓只有四个人能掌握烙画扇面技巧。传承情况堪忧,需要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