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对一个城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高层次人才,是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金钥匙”。多年来,呼和浩特留学人员创业园积极铺路搭桥,不断优化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发展环境,打造海外人才创业支持体系,吸引和鼓励各类高层次人才来我市创业创新。
政策服务方面,先后发布了《新园入驻管理暂行办法》、《鼓励留学人员和各类高层次人才入驻呼和浩特留学人员创业园创新创业若干规定》。如果R&D项目获批国际领先,将给予10-20万元的项目启动支持资金;R&D项目获批国内领先,给予5-10万元项目启动支持资金;进入试点和产业化阶段的重点项目予以50万元以上的产业化扶持资金。对“两院”院士、“千人计划”人才,给予50万元人才创业资助;对自治区“草原人才”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人才,资助30万元用于人才创业;给予园区创业创新优秀人才10万元。
公共服务方面,政府正在采购服务,引入第三方机构,将为创业者提供咨询答疑、信用评估与风险识别、大数据应用、创业众筹、第三方评估等17项服务,解决创业者的困难和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还有演播大厅、路演大厅、数据服务中心、党群活动中心等配套设施。其中,刚刚建成、藏书3000余册的内蒙古图书馆刘闯公园分馆即将投入使用。通过读者卡,可以办理图书借还、报刊阅读等。还可享受内蒙古图书馆“蔡赟服务平台”政策服务,从内蒙古新华书店随机抽取所需图书,直接办理借阅手续,由内蒙古图书馆付费。下一步,将建成24小时“永不打烊”的图书馆,馆内增设自助借还设备,覆盖周边社区各类读者。生活配套服务方面,有专家公寓楼、公共餐厅、文化体育中心、公共休闲区、创业咖啡厅等。完全可以满足引进人才的居住和生活需求。
截至目前,呼和浩特留学人员创业园通过“资金支持、政策支持、服务支持”三项措施,共引进高层次人才212人,其中院士5人,“千人计划”专家4人,博士118人。4支创业人才团队入选“草原人才”团队,7名高层次人才入选“草原人才”。累计获得孵化企业210家,产业化、市场化企业50家,自主知识产权130项,带动就业3000人。未来将以自治区建设大数据中心、灵儿建设国家级新区为契机,充分发挥国家品牌效应,加大人才招引和智力吸引,通过相关政策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高新技术企业,特别是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推动新材料、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制药(特别是蒙中医药产业)、第五代移动通信等产业体系发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并引进一批有针对性的积极与高校、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等。开展项目合作,鼓励高校教师科研团队在刘闯园区转化科研成果,以实际行动把握创业创新不断升级壮大的新发展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