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很多人年轻的时候都有这样的经历:
当你做噩梦害怕的时候,大人们会安慰你说:“没关系,梦是颠倒的,这种事永远不会发生。”。
而如果你有时做了一个梦,甚至笑着醒来,大人通常会说:“你可以让你的梦想成真!”
虽然充满了爱,但双重标准似乎太严重了.
那么,问题来了:梦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我们梦想的真的是我们真正想的吗?
梦究竟是不是反的?
有句话说,梦是披着魔幻外衣的欲望,不无道理。
遇到压力或抑郁时,悲观的人往往会在梦里排练更严重的后果,而乐观的人往往会在梦里淡化现实,就像清醒时告诉自己现实没那么糟糕一样。
换句话说,即便遭遇同样的事件,不同的人也会出现截然相反的梦境,很难断定这个梦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因此,影响梦的因素有很多,不能一概而论梦境是正的还是反的。
能不能控制自己的梦境?
目前没办法保证完全控制自己的梦境。
事实上,无论美梦还是噩梦,都与部分脑区的过度兴奋有关。
我们的睡眠周期分为快速动眼期(REM)睡眠阶段和非快速眼动(NREM)睡眠阶段。
绝大多数的梦境都是发生于快眼动睡眠阶段,少部分发生于非快眼动睡眠阶段。
按照正常成年人每晚4~6个周期,每晚可能要做4~6个梦。
通常,梦会在醒来后的几分钟或更长时间内被记住,但很快,梦的细节就会被忘记。
梦能被解析吗?
弗洛伊德有一本经典著作《梦的解析》,对许多梦进行了有意的分析和解读,一度风靡全球。
梦的分析往往需要在充分了解梦者的文化背景、个性特点、内心渴望、重大事件等因素的情况下进行,进行,甚至周围环境的特征和睡眠时的身体状况都可能影响梦。
比如,在完全陌生的环境中,人容易引起内心的不安全感,梦往往与此有关。一个高度紧张甚至担心害怕的人,可能会梦见从悬崖上掉下来,或者被追赶,甚至被追赶。
另一方面,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人类可以借助多导睡眠图等设备来深入研究睡眠与觉醒,以及相关的梦等现象。
梦通常发生在快速眼动睡眠期间,在此期间个体对外界环境的刺激是有部分感知但通常会做以歪曲解释。
" />比如膀胱充盈的刺激可能会诱发产生到处找厕所的梦境,一旦不再充盈刺激不存在的时候,梦境中反映出来的往往是找到厕所了,现实是尿床了。
从这个例子来说,说梦是正的或是反的都是有道理的。
经常做梦是好事还是坏事?
这个不能一概而论。
做梦通常也是机体自我调节缓解情绪的一种方式,如果不觉得痛苦可以不予理会。
但如果经常出现噩梦,或是个体为此烦恼痛苦,建议及时就医咨询。这些梦可能是提醒我们身心健康存在一定隐患。
可以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采取记梦-分析梦-直面梦-睡前预演期待结果的梦剧等,来缓解身心痛苦。

但是如果经常做梦会对睡眠质量产生影响:
1、如果做梦的睡眠时期(通常是REM睡眠)存在情绪问题,那么梦的体验通常比较明显,尤其是噩梦的体验,会加重个体对健康的担心和对睡眠的恐惧,形成恶性循环。
2、梦过多的时候,醒来很多人会觉得疲惫不堪,没有清爽的感觉。
REM睡眠阶段的呼吸心跳通常不规律,肌张力降低,此时醒来,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呼吸心跳不规律周身无力。
如果想尽量少做梦,有几个简单的方法:
1、白天尽可能充实一点,让精力和体力都能够得到足够的消耗。

2、在白天花几分钟时间整理一下自己的“心”,看看梦境里所出现的元素哪些有可凸显的现实背景,能把问题在清醒时有把控地解决,总好过在睡眠中在梦境里难以控制地演绎。
3、睡前不要给予太多声光刺激或是故事情节。
所以
无论说说梦是正的还是反的
很多时候都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祝大家都能做个好梦
(本文专家:江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心身医学科/睡眠障碍科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