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刘琼
7月13日,商务部官网公布了全国首批10个供应链创新应用示范城市和94家示范企业。深圳入选首批示范城市,深圳东方嘉盛供应链有限公司、富森、易亚通、深圳中农网有限公司等5家深圳企业入选首批示范企业.
作为中国供应链创新的摇篮,深圳入选全国首批示范城市,实至名归。凭借先发优势和后期的不断努力,深圳不断推动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走出了“科技化、绿色化、全球化”的供应链服务创新之路。
供应链服务企业超4000家
深圳是中国供应链服务理念的发源地,也是中国供应链服务企业的聚集地。现代物流一直是深圳四大支柱产业之一。据统计,全市物流企业约8万家,其中供应链服务企业超4000家。A股四家供应链服务上市企业出自深圳,越海全球、富森等10家企业进入全国贸易进口企业百强。
据深圳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工业互联网时代,深圳供应链服务企业在促进对外贸易、构建全球供应链、激发产业组织能力、促进降本增效、供应链应用新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一大批供应链服务企业扎根深圳,为深圳进出口贸易、制造业发展和商品流通做出了积极贡献。
记者了解到,2020年深圳现代物流业增加值将达到2766.6亿元,占同期全市GDP的10%,已连续7年保持在10%以上。现代物流业带动了100多万直接就业人口,占全市就业人口的8.6%。
科技驱动供应链数字创新
深圳的技术创新优势进一步加快了供应链技术的应用。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以及自动化仓库、无人机、无人车、自动分拣设备等高科技装备的应用,成为深圳供应链企业抢占新竞争优势的重要选择。
入选首批国家级示范企业的深圳亿通,就是数字化转型成功的典型。记者了解到,自2020年1月起,易通董事长周国辉亲自挂帅,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经过一年多的坚持,怡亚通利用“供应链+”融合最新的数字技术建立数智化前台、中台、后台加强了与上下游客户的互联互通。通过数字化营销矩阵,高效整合医药、家电、快消品等行业上下游资源。创造“扁平化、共享化、去中心化”的新流通模式,改变“散乱穷小”的传统流通行业.此外,易亚通还与当地国企联手打造嵌入式产业供应链,助力工业企业快速做强做大。在2020年年报中,怡亚通表示,公司全面提升品牌运营能力、在数智化变革的驱动下实现公司业务的重构与升级。
亿通只是深圳供应链企业创新的一个缩影。2019年以来,按照商务部部署,深圳进一步推进供应链创新应用试点,建立了包括业务、产业信贷、生态、市场监管、金融办等多部门联动机制,加强政策协调,形成“市场主导、协会引导、政府服务”三位一体的试点推进机制,建成全国领先的智能供应链公共服务云平台——“丰林云”。在全国率先出台 《供应链服务质量要求》 、 《供应链服务术语》 、 《绿色供应链企业评价》 、 《供应链企业金融风险控制与评价》 和 《供应链企业分类与评估》 等4个地方标准。
试点期间,深圳重点产业供应链体系不断完善。在工业消费品、商业流通、大宗农产品等领域。将推动一批龙头企业搭建供应链协同平台,实现供应链上、中、下游资源和信息的汇聚共享,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深圳绿色供应链的发展也
走在前列。2020年,深圳市全市智能快件箱箱递率达到20.7%,高于全国10%的平均水平。新能源物流车保有量8.5万辆,连续五年全球第一;智能、高效、共享的物流车充电网络基本形成,建成物流货车专用充电桩约1.7万个。布局全球促推国际贸易
在全球布局方面,深圳供应链力促国际贸易发展。深圳“湾区号”中欧班列开辟国际物流新通道,为深圳华为、比亚迪、华大、稳健等粤港澳大湾区龙头企业架起了联通欧洲及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的国际物流“钢铁桥梁”;建立“走出去大讲堂”线上直播平台,全年举办活动15场,参会人数超过7000人;支持中越经贸合作区等园区建设运营,加快推进盐田港、南山开发等海外重大项目,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持续加强,新增中方协议投资9.7亿美元。
据深圳市商务局透露,为鼓励供应链企业提升服务能力,深圳市商务局起草的《深圳市商务局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供应链项目资助计划操作规程(征求意见稿)》正在公开征求意见,待履行完审批程序后组织实施。下一步,深圳将以入选示范企业为重点,继续大力发展现代供应链,形成一批水平更高、价值更大的新的示范成果,培育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竞争新优势,助力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加快建成国际贸易中心城市。
审读:孙世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