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林崇德(2002)认为“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格”。创造性思维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思维活动新颖、独特、有意义;二是通过想象构思;第三,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灵感经常出现;第四,创造性思维是分析思维和直觉思维的统一;第五,创造性思维是收敛思维和发散思维的统一。在创业过程中,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企业家如果没有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就会缺乏缜密的理性思维,创业活动就可能成为昙花一现。
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是注重思维活动的反思和理性的反思,集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直觉思维于一体,是科学理性精神、直觉和形象思维的有机统一。中国大学在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时,应注重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逻辑性、独立性和批判性。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发表不同观点,对原创意见给予鼓励。有效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注重加强思维方式的训练和培养,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从事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要充分尊重、关心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把学生的兴趣转化升华为兴趣,鼓励学生主动创新。
要全面深刻地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必须以清醒理性的精神研究社会的层次、结构和功能,找到社会进步的契机和着力点。要用创造性思维研究分析创业情况,找到创业之路,把握好创业机会,否则会造成思维混乱,行为失误。创业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社会活动,充满风险和不确定性。需要不断的选择和判断,才能找出最佳的行为方案,基于创造性思维,才能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和失败。创造性思维在创业活动中至关重要,也是企业家的重要素质之一。传统思维方式对创业教育和创业培训有很大的制约。
中国第一,'s传统思维模式注重直觉和直接经验,使人只注重有形的利益,而忽视了教育在提升整个社会文明和丰富个人精神生活方面的价值。大多数人只有看到并全面衡量创业的外部利益后,才能决定是否需要改变原有的就业观念,做出新的职业选择。
第二,'s传统思维方式注重整体把握,而忽视逻辑分析。中国早期的教育思想相对发达,但它禁锢了当代人的视野和研究深度。在创业教育过程中,教师更注重对创业的意义和目的的阐述,而忽视了对创业内容的科学分析,使学生缺乏创业活动的实施路径,缺乏创业热情和创业技能,使创业教育沦为纸上谈兵。
第三,缺乏求异的“和而不同”思维,不愿承担另辟蹊径带来的风险,追求独特的教育价值。老师不善于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去追求未知的结果。绝大多数学生对于事物最终结果的唯一性得到了“求同”的训练,而对于事物演化过程中的差异性却缺乏“求异”的训练。
因此,大学生在创业实践中很难找到商机和独特的商业模式,导致机会主义创业的比例远低于生存创业。一些大学生有热情和勇气去奋斗
提交电子邮件:qgqncys@163.com
官方网站:www.qncy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