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确定一种物质是致癌物只是定性判断。一般来说,致癌物带来的癌症风险有多大,取决于人体能消耗多少。因此,要定量判断佛香给人类带来的癌症风险,首先要看是否有来自流行病学的有力数据支持。
烧佛香确实含有致癌物,多环芳烃是主要致癌物之一。研究发现,在寺庙工作的人血液中这些有害物质的含量高于在其他地方工作的人,寺庙工作人员的DNA损伤也比较严重。
致癌物带来的癌症风险有多大,取决于人体的摄入量。至于烧佛香的生活习惯与癌症发生的相关性,现有的流行病学研究并没有给出统一的结论,因为导致人类癌症的因素非常复杂。
值得一提的是,在对新加坡61320名华人进行的一项为期7年的前瞻性研究中,与那些不每天烧香的人相比,白天和晚上,鳞状细胞癌的风险增加了80%。
佛香里有PM2.5
现在大家都知道PM2.5对健康不好,但也给健康带来了焦虑,但或许他们不知道,烧佛香散发PM2.5的能力可以比吸烟更差。有研究专门对比了不同种类的佛香,发现燃烧1克佛香后,产生的PM2.5可高达44.5 mg。
这是什么概念?如果一个正常大小的房间燃烧四柱佛香,在没有空气流动的情况下,PM2.5的浓度可高达234g/m3。目前美国的环保标准认为,日均PM2.5超过35g/m3是不健康的。
虽然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在2013年将雾霾和空气污染列为“一类致癌物”,但长期接触PM2.5对健康造成的最大危害不是肺癌,而是心肺功能的障碍。
雾霾导致每一例肺癌死亡,但也导致3例与心脑血管疾病等肺功能疾病相关的死亡。生活在PM2.5超标的人群容易出现血管炎症和动脉硬化,最终导致心脏病发作和中风。
烧香的正确姿势是什么?
虽然烧香对健康的危害没有那么直接,不会一下子致人于死地,但毕竟是一种风险。既然是风险,就要尽量避免,烧不着就不烧;如果非要烧香,也需要把风险降到最低。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尽量减少烧香的频率,选择相对通风的环境,选择相对安全甚至无烟的佛香。
减少烧香频率
从新加坡的前瞻性调查可以看出,如果熏香不是那么频繁,也不是一天到晚都在用,那么烧香和癌症的相关性就不明显了。最好是把每天的香换成每月的香,甚至一年一次,比如过年都攒起来去喇嘛庙和金殿抢香。
选择烧香环境
烧香的环境也很重要。在研究熏香对PM2.5贡献的实验中,熏香是在封闭的房间中燃烧的。如果是开放环境,PM2.5就不会这么高。
寺庙里烧的香很多,但是寺庙里的大香炉都在室外。如果都在室内烧,寺庙里的和尚受不了。当然,找一个空气流动的地方烧香其实是给大环境添乱,并不是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
挑选合适的佛香
虽然都很香,但风险可能不一样。研究发现,香味大的佛香含有较多的挥发油,燃烧后释放的有害物质也较多,所以一般佛香用小香味应该更安全。
无烟佛香更安全,因为无烟香燃烧时对PM2.5的贡献很小。建议选择电子佛香。
有哪些人烧香需要特别注意?
虽然烧香带来的健康风险是全面的,
来看没有那么高,但是不见得在佛香面前,众生是平等的。如今的研究表明,有几类人需要特别注意烧香所带来的风险:吸烟者:一个对中国男性的调查发现,烧香给吸烟者带来的风险更明显:与不烧香的相比,吸烟者如果每年有超过60天都烧香,那肺癌的风险会增加到5倍。
为什么会这样呢?大家都知道“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佛香的风险显然不会只是一根稻草那么轻,对吸烟者的健康雪上加点霜绰绰有余。对于已经受到吸烟伤害的人来说,他们最好的办法不是要烧香祈福,而是得果断一点与吸烟做个了断。
女性:香港有一个比较鼻咽癌和对照人群的研究,发现烧香给女性带来的风险更明显,尤其那些在通风不好的地方烧香的女性。
当然,也许不能过分解读烧香对性别的歧视,因为非常有可能是女性在家里相对呆的时间比男性要长一些,所以烧香对女性影响比较明显。不管怎样,有一点肯定没错,就是家里如果香烟缭绕的时候,女性可以考虑多去逛逛街。
饮食已经很不健康的人:另外一个在香港做的调查,研究的是生活方式对肺癌的影响,结论是不吸烟的人烧不烧香没什么影响,但是对于吸烟的人,烧香的人反而得肺癌的风险减少了。
乍一看,这似乎说明吸烟者烧香能祈来福,但是进一步的仔细比较发现,这个研究里的吸烟女性有一个特殊的现象,就是烧香的人同时会注重饮食的健康。这个研究带来很大的信息量:
1.饮食是重点,烧香不是重点,健康饮食对肺癌的影响更大;
2.饮食已经不健康的人,不要忙着学着去烧香,得先去追求一个健康的饮食(饮食均衡,多吃新鲜水果、蔬菜、鱼)才是正道。
有心血管、呼吸道问题的人:因为烧香释放的化学物质给心血管和呼吸道的疾病带来风险,家里如果本来就有这些疾病的也需要特别注意。有一份对七年级学生的调查发现,家里烧香的学生,得哮喘、运动性哮喘鸣音的比例都增加。(张洪涛|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研究副教授)
来源|全民较真
责编|崔文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