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炎热的夏天,他开始创业,但后来遭遇了灾难性的失败。不到一个月,他就想清楚了创业成功的原则。在接下来的十年里,他的分校遍布中国近100个大中城市。现在,来自北京大学的好学生李永新有了新的愿景。
那个冰火夏天
1999年夏天,李永新从天而降。
当时他毕业于北京大学政治与行政管理系,光环如下:“90年代大学生十大代表”、“北京市优秀高校毕业生”、“北京大学十佳青年志愿者模范”、“北京大学优秀学生干部”等。
这时候他怀着极大的野心开始创业,但随后又经历了创业失败的沉重打击和重新创业的种种困难。
李永新创业的想法来自于他的实习。大三时在蓝光标公关公司实习一年(目前上市,全球500强客户超过25家,涵盖高科技、消费品、金融、工业、地产、医疗等。).与国内外多家知名企业密切接触后,眼界开阔,思维更加活跃。“看了外面的世界,回到学校,感觉很多事情都不一样了。”一方面看不起同学们纠结的保险研究和奖项的竞争,把自己保险研究的名额让给了同学们;一方面,我已经明确了自己创业的目标。从更深层次来看,北大的文化影响了这一选择。“北大一直教育我们要做国家、社会和自己的主人,这种做主人的感觉,坚定了我创业的想法。”。李永新说。
今年3月,在大部分学生准备论文、谈论毕业去向的时候,李永新已经找到了投资人和人力,还有几个北大、吉林大学的学生愿意和他一起创业,注册资金已经到位30万。6月,新兴叶巍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召开新闻发布会,旨在为毕业生求职提供必要的培训,为用人单位寻找优秀毕业生提供便利。当时,李永新的创业行动代表了两个第一:第一家由北大应届毕业生创办的公司;第一家为大学生提供从入学到毕业全方位服务的公司。
然而,仅仅两个月后的8月,在董事会激烈争吵后,投资者撤回资金,李永新第一家公司解散。
一个月,想明白
面对打击,李永新顾不上面子问题,也不忙着找工作。他认真思考了一个月。“我真的明白三点。一是急,事情要慢慢做,二是注意抓钱,三是有真正的盈利模式。”当李永新倒下时,他牢牢抓住了最痛苦的地方,看到了失败的原因。
在新兴叶巍,投资者对投资回报的预期与李永新大相径庭,两个月的收支只能持平,这让投资者对李永新创业团队的盈利前景产生了怀疑。同时,学生创业者在实践中缺乏经验、业绩不佳也给公司带来了损失。“比如部门经理在月初向董事会汇报工作计划时,有一两三个行动计划列在那里,看起来非常漂亮。到月底,所有的问题都出来了,几乎没有计划可以实施和实现。事实上,他们并不是没有意识到行动计划中的问题,只是不认为困难会影响计划的实施。这就是学生不成熟的地方。——提前低估了问题,事后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李永新说。
为了提高团队士气和投资者信心,李永新一度让8月份的预算有利可图。事实上,他明白实现盈利是非常困难的。所以8月底公司收支持平,引起了董事长的不满。“当时我也是刚毕业的学生,肯定有很多地方没有处理好。”李永新回顾了过去。他坚决拒绝挽留,并投入了
这一失败使李永新深刻认识到,通过引进资本来促进创业的早期成功是非常困难的。“当时,我并不了解股票的分配。投资者占了更多的钱。我们只占10%。当公司做决定时,我们基本上没有发言权和决定权。”李永新觉得这违背了他的创业理想,不是真正的“创业”。
想要理解的李永新不再躺在地上。他重新创业,成立了象牙塔信息技术中心。这次和李永新一起创业的学生,有的在读研究生,有的在工作,他却一无所有。李永新在北大附近租了一个6平米的房间,每个月租600元,白天工作,晚上拿着报纸睡觉。这样一套“商住两用”的房子,李永新本月就住过,不确定下个月能不能租到。
“你想,几个月前我还在北大,前途一片光明,充满光环和昂扬的精神头吗?再一次,出国、读研、在国家部委工作的学生都在稳步前进……”自己的差距,与同学相比,似乎是天造地设的。回忆过去,李永新轻描淡写,甚至拿过去开玩笑。但听完之后,我真的体会到了当时的煎熬,问自己,有多少人能承受这样的落差?
p>李永新花最少的钱解决一日三餐,东拼西凑地借到了3万元钱,注册成立公司。“当时北京市出台了一个鼓励新办企业的优惠政策,我正好赶上了。要是没有这个政策,我还真不知道去哪里借够10万元的注册资金呢!”李永新一笑而过。
守着北大,李永新从北大的资源和优势中找到了盈利的项目,他率先组织起北京大学高考状元到各地做演讲。由于项目策划独到,市场操作可行性强,李永新很快接到了第一单生意,首场报告会定在石家庄举行。报告会非常成功,一万多人参加,仅门票收入就有30多万元,但是,象牙塔只拿到了5000元的收入,还不够支付各种费用的。原来,石家庄当地的合作方利用他们缺乏经验的弱点,合同制定有漏洞,以抬高广告和场租费用为手段,把象牙塔的利润挤压到最小。刚刚爬起来的李永新再次摔了个跟斗,“那时真是很幼稚,以为凭借自己的热情可以感动所有人,以为凭借自己的智慧,甚至可以改变商业规律。”再次上了一课,李永新和同伴们尝到的是苦涩。
李永新把收到的钱付了状元们的报酬,同事们的工资,吃了顿饭庆祝了下。晚上,大家散去,他独自回到6平方米的租房,落寞灰心袭上来。“不干了,但那只是一闪念,第二天起来又忙着公司的事情了。”他乐呵呵地说,“成功与不成功就差那么一点儿,只要你挺得住!”
之后的项目,象牙塔会先对合作方公司的资格进行审查,签协议合同的内容会具体到如何付款、何时付款、不同阶段付多少款。一个月后,他们在太原赚到了第一笔利润,3万元。半年后,象牙塔在成都签下第一个10万元的定单。
十六年,分校燎原
李永新的象牙塔公司在市场中几经沉浮,虽然赚到钱了,但是他一直在思考着盈利模式。李永新有深刻的体会,一定要打造出有自己知识产权的产品,并且能够复制形成规模。
短短时间里,状元们在全国各地进行了几百场报告,但李永新觉得这种方式还是很难能做大,因为难以大规模复制。于是在这个市场被培育得很火时他撤了出来。“之后其他人还在陆陆续续做这件事”。
“我从1999年就参加公务员考试了,是系里要求的,考过国家的也考过北京市的。可以说,我对公务员考试是比较了解的。”李永新敏锐地察觉到公务员考试的培训市场。2000年,他成立了中公教育集团,专注于公务员考试的教育和教学,开展公务员考前培训,陆续开始编辑、出版、发行公务员图书、音像、网络、教材等产品。
那时候,李永新成了李老师,他上讲台授课,每年参加公务员考试,研发教材,开创课程模式。慢慢的,中公培训实用、有效的好口碑在学生中口口相传。“我们一直在坚持研发、可控,那是我想要的产品,2006年,公务员培训市场火爆,也给我们带来了发展的机会。有同学报名培训班时,点名只参加中公的培训班。”
目前,中公教育集团在全国有440家直营分校,分布在全国31个省会,近350个地市。
好学生才能成大事
综观李永新成立的公司,几经挫折,从新兴伟业、象牙塔到中公教育,本质上始终牢牢抓住他创业之初的灵感,为学生提供“智力服务”,这也是他口中的“素质教育”,不是简单的用一些“秘法”提升所谓“应试技巧”,而是在教学中真正强调对学生根本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我们看到各个阶段的学生教育状况上,无论是从素质或者能力都有可以提升的空间,经过分析,我们选择了相对熟悉的大学生群体作为首批服务的突破口。我们发现这样一种真正传导人生观、价值观,让考生认同必须夯实基础、必须全方位提升自身素质的教育指导思想,跟考试机构以及国家选拔人才的标准是相一致的。如果我们能把对象由学生扩展到全社会,那么是可以真正对我们这个民族的发展尽自己一份力的。”
李永新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他强调,创业不是为了生存、不是为了赚钱,是为了做有意义的事情。
“我要办的是一个伟大的教育企业,给0~99岁的人提供全程式的素质教育,或者说心智教育。”李永新热忱地告诉记者,“我通过世俗的培训服务来实现,比如公务员考试、高考辅导、少儿英语辅导等等,在这些培训中把对人生观、世界观等一些基本问题的认识植入到课程中,我们的老师会在精神层面和学员有心智的交流,让他们思考自身的价值、为什么活着、怎么样活着才是快乐的,这样他们才会有改变未来的力量。这是我的企业理念。”
李永新递出的名片上印上了他最新的企业愿景:感受突破自己的快乐,给人改变的力量。
什么叫“给人改变的力量”,李永新不仅是让参加培训的人改变生活的轨迹,对于他自己,他坦言,把公司做大做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做慈善,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帮助。李永新说,现在钱对他已经不是问题和生活的目的,帮助身边的人,帮助社会上的人都有好的生活,他觉得才有价值。
也许会有人觉得这说法虚伪,但我相信。我见过不少李永新这样优秀的北大人,是那一类“德智体美”的学生,他们对生活有着比钱更高层次的目标。
北大人很聪明,虽然李永新创业之初的“落魄”显得很惨,但他还是在1个月内就想明白了做商业的基本规测,以后走的路相对顺风顺水,快速地一步步都踩到了点上,规模迅速扩大,如今,年近四十岁,事业已经不算小。
但不仅仅是聪明,我见过不少北大令人羡慕的一类人,他们真是德智体全面发展,而且还要加上“美”,人也长得帅气,和同学相处得也很好。像校友百度的李彦宏一样,李永新也是帅气精神,聪明又有亲和力,他们能成就一翻大事业。
在培训业,我也见过一些培训界的校长,但如其中一位所说:培训界多流氓。行业的不规范运作与暴利碰到一起,想不出流氓都难。他曾“称赞”某人是“流氓里最不像流氓的”,他说“我真是称赞他”,但人家很不领情,还是认为在骂他。
当北大好学生李永新进入培训界,他更是或者难以立足,或者规模宏大,幸运的是,我们看到他的中公教育在全国近350个大中城市已建立了分校。
这类北大人创业往往还有着更高的理想,不仅要挣钱,要多挣钱,这事还必须有意义,挣了钱之后还要实现“兼济天下”的理想,所以我相信李永新“给人改变的力量”是发自内心真诚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