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是就业中的弱势群体,就业妇女存在就业水平低、缺乏就业保障、工作与家庭容易发生矛盾等问题。调查中,我查看了灵城区的居家灵活就业项目,通过发放问卷和收集相关数据,了解了女性居家灵活就业的情况。”市委员、灵城区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唐表示,这次他向大会提交了《关于我市妇女居家灵活就业情况的几点建议》提案,要求设立专项扶持资金,推动成立行业协会,进一步提升妇女在家灵活就业,积极引领妇女创业、创新、创优。
据了解,目前女性在家灵活就业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工制造业,主要是各镇(街区)工厂企业的村民作坊和小作坊,“灵活上班”,或者利用闲暇时间拿回原材料回家。加工、退货、领取报酬;二是个体户、个体户、经营小店的女性主要服务于村(社区)群众和流动人口的商贸,大多经营着早餐店、杂货店、五金店、裁缝店、水电供应等便利店,包括新兴的淘宝店。三是公益性岗位,主要从事环境保洁和园林绿化,以及从事环卫工人和绿化工人。四是服务行业,比如居家养老人员、家庭小时工、在新月工作的女性、保姆等。有明显的上升趋势。
据调查,唐认为,为了更好地帮助女性在家门口找到灵活就业岗位,可以为设立专项资金,在家门口培训灵活就业产品,让女性不断提高技能,帮助她们提高竞争力,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引导支持国内灵活就业企业组建R&D团队,条件成熟时支持建立R&D基地和中心,加强产品创新R&D,定期培训新产品、新技能带头人。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和基地,给予培训补贴。
“我们可以与有关部门联合出台在家灵活就业发展政策,同时制定更多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城乡妇女、残疾妇女在家从事灵活就业。建议对在家灵活就业企业新招聘的本地城乡女职工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如果家里的灵活就业企业在这个区招到一定规模的城乡女工,会给予一定的补贴。”洪-说。
为了加强同行业之间的沟通,实现行业信息资源共享,唐建议积极推动成立居家灵活就业行业协会。通过行业协会开展居家灵活就业产品推广展销活动,广泛宣传推广新产品。在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将设置女性在家灵活就业产品创意征集,免费提供展示场所,不断拓展在家灵活就业的市场空间,提升女性在家灵活就业产品的经济价值。做大做强已建成的妇女居家灵活就业示范点,争取辐射带动更多村民实现居家就业。
同时,可建立集梭织品设计、研发、生产、流通于一体的灵活居家就业基地。政府机构或妇联可以联系高校、职业技术学院工业设计专业的师生,协调帮助灵活居家就业企业设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产品,为从事该行业的女性提供技术培训,让她们生产出观赏性的高端灵活居家就业产品,打造自己的专属品牌。
(齐鲁晚报齐鲁珍记者何莹莹)
各大应用市场寻找记者、报道、帮助,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资讯站”,600多条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