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新闻社
“很多人认为创业风险挺大的,但我不这么认为。”从说服母亲抵押房产支持自己创业,到成立“钱芳QFPay”,服务全球2亿多消费者,80后香港青年李英浩形容自己经历了一场“奇妙的漂泊”。
十多年前,李英浩在香港中文大学学习信息工程时,就有了创业的想法。出生在有创业传统的家庭,他更容易得到家人的支持。“当时我家抵押了我的房子,给了我妈一部分钱作为三年的生活费,而另一部分给了我一笔生意。我告诉自己,如果三年不成功,我就回到香港工作。”
近日,李英浩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这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决定,因为当时互联网在mainland China还没有普及。即使他的生意失败,他相信当他回到香港时,会有公司愿意雇用他。
经过市场调研,李英浩注意到,当时内地几乎95%的门店只支持现金支付,香港有一半以上的门店可以使用八达通等非现金支付方式,比较方便。他相信现金支付迟早会被其他便捷的方式所取代。
结合自己的专业,李英浩于2011年在北京创立了移动支付公司钱芳QFPay,为小企业提供新的交易方式。通过使用其应用程序,商家可以扫描客户手机的支付码,完成支付交易。2015年,他将业务拓展至海外,覆盖全球300多个城市,服务超过百万商户。
李英浩说,这一路上充满了挑战。就像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主角一样,一年多什么都做不了,要等支付通道接通。李英浩觉得自己当时是屏息以待,坚信自己可以“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最终在创业的风浪中找到了生存空间。
“困难在于你必须不断前进,你对目前的状态并不满意。”李英浩说,他每天都在期待挑战。“新的挑战让我感到最兴奋。对于企业家来说,挑战是常态,不应该是舒服的。”
来京多年,李英浩认为,香港生活水平比较高,但很难在安逸下谈创业。在北京,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来到这里学习、工作和追求他们的梦想。
他建议有兴趣创业的年轻人应该尝试开拓新的领域,或者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如果你不知道该做什么,你可以找一家更好的公司工作。
在李英浩创办的公司里,有鼓励员工的海报、台球桌、书角等。供员工使用。他说:“公司坚持以人为本。更好的工作环境会让员工更有工作的动力,同时让员工觉得自己不仅仅是来这里工作的,希望彼此相处融洽。
连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银行和电子钱包,李英浩的公司正在向海外出口他们的移动支付技术。“从亚洲开始,东南亚有10多个市场。通常,中国游客在当地使用移动支付。我们已经成为这些地区的核心金融科技合作伙伴,帮助他们处理整个系统,并说服他们将中国的移动支付复制到当地。”
“商业至上”、“使命必达”、“创新重要”、“敢想敢干”、“拥抱变化”,这些信念是李英浩重视的企业文化。“你的频道每天都在变。你认为你在控制船的方向,但你可能什么也控制不了。因此,我们必须每天拥抱变化,这艘船将继续前进,不会沉没。”他说。(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