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6月10日电(杨雨奇)6月10日在京发布的《就业蓝皮书: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8年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2.7%,高职院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3.6%。但后续调查显示,选择创业的大学毕业生中,只有44.8%的人在创业三年后仍坚持创业。
多少大学生选择创业?
——毕业三年后有6.2%的大学生在自主创业
该报告由第三方教育质量评估机构迈克尔斯研究所撰写。调查数据基于迈克尔斯对2018届毕业生(全国样本30.3万人)和2015届毕业生(全国样本约25万人)的问卷调查。
调查显示,2018年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2.7%,略低于2014年的2.9%。相反,高职院校毕业生自主就业率为3.6%,比本科毕业生高1.8%。
此外,报告指出,2015届高校毕业生中,有6.2%的毕业生选择在3年内自主创业,其中本科生占比3.9%;高职院校学生占8.4%。
从创业的角度来看,数据显示,2015年创业的毕业生中,有19.8%选择在教育领域创业。与本科生不同,14.8%的高职毕业生选择零售行业。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毕业自主创业的毕业生中,仍有44.8%坚持三年后自主创业。报告显示,这意味着创业存活率为44.8%,比2014届毕业生的46.2%低了1.4个百分点。
创业后收入怎样?
——本科生创业三年后,收入涨幅达132%
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人群月收入优势明显
调查数据显示,2015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选择自主创业的人群月收入为5131元,但坚持创业三年后收入达到11882元,同比增长132%。
同时分析指出,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创业收入也高于2015年本科毕业生毕业三年后的工资收入7441元,增幅达到84%。
此外,对于高职生来说,2015届高职生毕业半年后个体户月收入为4601元,三年后为9726元,增长111%,也高于2015届高职生毕业三年后的工资收入600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