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财经锐眼
a股投资者错过了“酱毛”海天叶巍从3000亿到6000亿的机会,似乎也错过了“油毛”龙鱼从3000亿到4000亿的机会。
10月15日,龙鱼(300999。中国最大的食用油品牌SZ正式登陆不仅上市首日就翻倍,上市一个月后再翻一倍,“惊艳”A股,a股创业板,最高市值突破4000亿元。在被贴上“尤袤”标签的同时,也因为“最大”的融资量,使得龙鱼上市时唱的越来越少。
(龙鱼股价走势截图)
龙鱼上市前,葛曾撰文称,最近只有1300亿元左右,但以a股的溢价能力,上市后的龙鱼市值可能达到3300亿元,甚至可能成为海天味业第二。
截至今日,虽然金龙鱼的母公司丰益国际在新加坡的市值仅1600亿距离“江茂”海天味业5187亿的市值还差1171亿,龙鱼仍需上涨近30%才能赶上海天味业。
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龙鱼在创业板上市,但其目前的静态市盈率仅为74倍,而海天叶巍的静态市盈率为97倍。
试想金龙鱼的市值已经达到4016亿,位居创业板市值第三,那么龙鱼的市值超过5200亿,超越海天叶巍!
当然,这只是一个假设。然而,最近的市场表现和龙鱼自己的行动似乎正在捆绑市盈率差距。
龙头地位+提价,助力股价大涨
我们先来讲一个关于一个眼尖的哥哥的故事。严蕊师兄吃海天酱油,吃龙鱼食用油,吃山西紫林醋。作为一个金融工作者,每天做饭的时候,都会刻意观察自己一天用的酱油多还是油多。结论也差不多。只要我用油,我就得用酱油。
这是犀利哥本人的真实故事,假设市场也给金龙鱼97倍的静态市盈率.
先说说品牌份额。
根据欧睿数据,在中国食用油市场,龙鱼在抛开品牌,在一个普通家庭的厨房里面酱油和油的需求是平分秋色的.的市场份额为34.10%
3433d4e7096512b7d5170b7b0"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酱油方面,海天味业一家独大,占到33.3%的市场份额,不过近年海天的市场正在被李锦记独特的渠道模式瓜分。

(数据来源:智研咨询)
从各自所处细分领域来说,金龙鱼在中国食用油市场中占据近半壁江山,海天味业在酱油市场占据三分之一的市场,各自领域一家独大。
不过,一直毛利很低的食用油市场,今年以来,受新冠疫情影响以及全球宏观环境变化,食用油上游大宗原材料农副产品持续涨价,年内大豆涨价40%、玉米涨价40%、棕榈涨超60%、菜籽涨超60%,从而导致下游豆油、菜油、棕榈油也跟随大幅涨价,仅下半年国内菜油价格就涨近50%。
在这样的原材料涨价背景下,11月16日,金龙鱼在公司互动平台上回应称,近期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公司部分产品价格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在行情没有巨大变动的情况下,会尽可能维持较为稳定的价格。
龙头地位的市场份额以及提价能力,应该说是近期公司股价持续大涨的一大原因!
进军酱油市场,拓宽产品品类
除了基于龙头地位的提价动作外,金龙鱼还打算积极拓展产品品类,进军中央厨房、冷冻面团、酵母、调味品等细分领域。
金龙鱼在上市时的招股书中就曾两次提到,要利用现有销售网络推出调味品(包括酱油)、酵母、米粉等相关产品,将公司的品牌价值延伸至不同的产品领域,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
目前,金龙鱼在调味品领域的产品主要有芝麻油、藤椒油、花椒油等产品,均有大小包装规格,大包装规格为5L和1.8L装。

(金龙鱼招股书截图)
对于大品牌的消费公司来说,进行品类扩张可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市场份额。于资本市场而言,也是比较喜欢品牌进行品类扩张的,比如这两年的海天味业和美的集团。
海天味业能够享受百倍静态市盈率的估值,除了它一家独大的市场地位外,近几年还积极在耗油、食用醋、黄豆酱、拌饭酱领域进行品类扩张,甚至在最近还推出了火锅底料。
美的集团可以拿只做空调的格力来对比,美的的产品线包括空调、小家电等,在房地产调控趋严的背景下,空调市场陷入低谷,但生活小家电却销售火爆,这让美的的市值比格力多出2000多亿。
所以说,对于具有龙头地位的大品牌来说,资本市场是非常喜欢它们进行品类扩张的,品类的扩张也就意味着市场份额、未来销售收入的提升。
不过,对于进军酱油产品,金龙鱼方面却称,公司调味品领域并没有要超过海天的计划,因为海天在现有市场已经占据巨大市场份额,但相信金龙鱼可以在调味品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这话看似很平淡、很谦虚,但实际上已经有点火药味了。虽然不打算超越海天,那是因为海天现在太强大了,金龙鱼还“打不过”,但未来就不一定了!
当然,除了以上提到的龙头地位、提价能力以及品类扩张外,近期,明晟指数宣布将金龙鱼纳入MSCI全球标准指数的消息,也为公司股价提供了支撑。
总的来看,若单从食用油和酱油在厨房里大致相当的需求来看,“油茅”金龙鱼的估值水平不应该低于“酱茅”海天味业,但是由于金龙鱼的毛利率远低于海天味业,考虑到这一点,理论上金龙鱼的估值应该要略低于海天味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