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wow英雄榜没了,创业英雄榜治疗床

新京报讯(记者杰)传承榜样力量,践行榜样精神。日前,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首都文明办主办的“2020北京榜样”颁奖典礼在北京电视台大剧院举行。刘景源、杨景山、李斌、范怡婷、王伟、李辉、戴伟、刘强波、王蒙、宋婷婷当选2020年度“北京榜样”;北京援鄂医疗队、朝阳区安贞街道厉安华社区、“北京老校长”乡村教育团获年度特别奖。

榜样故事展现正能量

“2020北京榜样”年度榜单中的人物,既有坚守传染病救治一线27年的白衣战士刘景源,也有在疫情中传递温暖的快递员杨景山;既有用血和刀救乘客的公交英雄李斌,也有在社区战中英勇出战的“警花”范一婷;24年来,和生病的妻子一起感动邻里的王伟,用艺术传递正能量的轮椅舞者李辉;有与北京有“化学反应”的“外国教授”,也有在冰与火中锤炼了自己匠心的冬奥制冰师刘;不仅有为祖国制造“浩恒”机器人、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智慧的企业家王蒙,还有生动实践互联网扶贫的宋婷婷。

在京、鄂负责白衣暖甲的北京援鄂医疗队,以“三好”防疫实现“30”目标的朝阳区安贞街道厉安华社区,退休后带着余热下乡的“老北京校长”,他们的故事同样可歌可泣。

首都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榜样传递着勇于奉献的家国情怀、积极奋斗的精神、崇德向善的优良品质。它们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营造向上向善的城市潮流凝聚了有形的正能量,谱写了一曲伟大的时代赞歌。

2.5亿人次“为榜样点赞”

据悉,为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自2014年起,北京市连续7年开展“北京榜样”主题活动,各区、各部门、各单位层层从社区、村、基层单位中选拔,层层在身边张贴榜样。

2020年全市共评选出周榜132人、月榜61人、特别奖组3个。品类和行业分布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为期一个月的“以赞为例”线上互动活动,吸引了2.5亿点赞,微博2亿话题读者,网友留言超过10万条。

本次颁奖典礼以“北京榜样——温暖的力量”为主题,分为“爱有力量”“最美坚守”“渴望幸福”三个篇章。颁奖仪式上,通过人物访谈、小角色模型、文艺演出、颁奖奖杯等方式,出现了感人的共鸣点。

“2020北京榜样”年榜人物(10名)

刘景源(奉献)

与病毒为生命而战的抗疫卫士

51岁的刘景源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从事传染病治疗工作27年,擅长危重症医学和传染病危重症治疗。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他从接诊第一个病人开始就一直坚守在一线;在研究疫情特点、疾病特点、患者病情、制定治疗方案的过程中,他坚持将前沿研究成果与具体临床实践有机结合,确保患者治疗成功率,实现科室人员零感染。直到第一批新冠肺炎患者被清理,新冠肺炎有272名患者在北京地坛医院接受治疗,成功率为99.6%。

杨景山(乐于助人)

送一个温暖的快递小哥

40岁的杨景山是顺丰快递有限公司北京北航分公司的一名调度员.他在西格玛社区负责快递近10年。面对疫情,杨景山升

/p6.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SLHUDJ06vk47w3" />

◎浴血夺刀的公交英雄


44岁的李斌是北京公交集团941路乘务管理员。2019年入职以来,李斌多次获得乘客、当班司售、线路负责人的好评。2020年9月5日,一名身穿迷彩服的男子和另一名乘客发生争执,嫌疑人掏出一把水果刀刺向乘客。李斌第一时间冲向嫌疑人并尝试控制嫌疑人继续行凶;公交司机乔燕军及时靠边停车疏散乘客。乘客均无大碍,但李斌的头部、身上被刀划出了9处伤口,缝合22针。


范怡婷(敬业奉献)


◎社区“战疫”中勇担当的巾帼女警


31岁的范怡婷是北京市公安局大兴分局团河派出所社区民警,也是首座御园一里社区党支部副书记。疫情期间,范怡婷依托社区党支部第一时间组建了社区防疫队伍,全部实名制推进地毯式消毒、重点地区返京人员排查、出入口证件核验、体温检测等工作。同时联合居委会,组织16名工作人员分成8个小组开展“敲门行动”,48小时内完成了2600余户居民的政策宣讲和相关情况摸排。


王伟(孝老爱亲)


◎爱与责任的守护者


59岁的王伟是北京北方出租汽车有限责任公司出租车司机。24年前,其妻子突发脑出血,虽保住生命却留下后遗症。2007年和2008年,妻子接连两次再发脑溢血,自此瘫痪在床。王伟日夜照顾妻子饮食起居,带妻子进出医院,照顾孩子生活和学习,每天还要开数小时出租车。王伟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妻子的爱和对家庭的责任。


李辉(自强不息)


◎逆风飞翔的勇敢“鸿雁”


36岁的李辉是北京市朝阳区心之源艺术康复服务中心负责人。2012年,因一场车祸导致高位截瘫,视舞蹈为生命的他没有气馁,反而成为全国轮椅专业健身舞开创者。2018年,李辉组建了艺术康复服务中心,成立了残障人士舞蹈队,用艺术力量帮助残障群体重获阳光,受益人数近8000人次。疫情期间,他自创的舞蹈视频广受赞誉,并让许多外国人也感受到了中国人战胜疫情的信心与决心。


戴伟(敬业奉献)


◎与北京产生“化学反应”的洋教授


62岁的戴伟(David G. Evans)是北京化工大学特聘教授。他与北京化工大学段雪院士合作,先后在国内外化学刊物上发表200余篇学术论文。多年来,戴伟一直热心于化学学科的科普和社会公益,参加大型科普活动50余场次,受益者超10万人。他经常利用周末到中小学开展化学科普讲座,先后为农民工子弟学校举办讲座50余次;还成立了北京市科普基地和科普俱乐部,他创办的新媒体号“戴博士实验室”已拥有700多万粉丝。


刘博强(敬业奉献)


◎“老首钢”变身的冬奥制冰师


42岁的刘博强是北京首钢园运动中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第一代制冰工,领衔首钢北京园区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训练中心冰壶馆赛道制冰工作。他在首钢工作23年,干过轧钢工、维检工、焊工等。


4年前,冬奥组委进驻首钢园区,原来的车间被改造成了冬奥训练场馆,刘博强转型成为一名冬奥制冰师。近年来,他出色完成了2018年花滑俱乐部联赛总决赛等各类重要赛事冰面的维护工作,离自己的“制冰大工匠”梦又近了一步。


王猛(敬业奉献)


◎中国智能制造新天地的开创者


41岁的王猛现任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总裁,北京宇航推进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他带领团队连续突破国外“卡脖子”技术,陆续完成了智能光伏运维系统、安防机器人、爬壁机器人等先进智能装备的研制,应用在消防、防恐、安检、防疫等领域。其间,王猛获得了国家国防专利9项,授权专利46项,自主研发的大推力液氧甲烷发动机为全国首家,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疫情暴发以来,王猛牵头迅速组织团队,研发出的防疫智能巡检消杀机器人、智能测温系统等新产品,在疫情中派上了用场,并迅速组建4条口罩生产线,为北京、武汉先后捐赠价值100多万元设备。


宋婷婷(热心公益)


◎互联网扶贫的生动践行者


38岁的宋婷婷现任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快手扶贫办公室主任。2018年,她牵头成立了快手扶贫办公室。三年来,她率领团队在“短视频、直播+扶贫”方向积极探索,她上山下乡,深入偏远山区调研,足迹覆盖26个省区市,累计行程12万多公里。2019年,她带团队累计进行了500多场带货直播,覆盖全国40多个贫困县,助力超18万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增收。2020年,她带领团队和全国超过50个地区相关政府部门达成合作,覆盖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举办近200场线上活动,直播带货累计销售额超3亿元,664万贫困地区用户在快手上获得收入。


“2020北京榜样”年度特别奖(3个)


北京市援鄂医疗队


◎逆行出征的白衣战士


北京市援鄂医疗队包括市卫生健康委、市医管中心和13家市属医院共15家单位138名医疗队员。在武汉连续奋战65天,3个病区累计收治患者345例,累计收治重症患者219例,累计收治危重症患者84例,累计转往其他病区32例,累计转往其他医院25例,累计出院220例,累计使用高流量吸氧患者42例,累计使用大无创呼吸机14例,累计使用有创呼吸机12例。在抗疫斗争中,他们展现了“北京速度”,分享了“北京经验”,实现了全队伍“零感染”。


朝阳区安贞街道安华里社区


◎用“三好”防疫实现“三零”目标


疫情暴发以来,朝阳区安贞街道安华里社区党委创新工作方法,做到疫情防控“三好”(发动好、防控好、服务好),实现“三个零”(零输入、零疑似、零感染)目标。疫情发生后,社区党委“吹哨”,短时间动员“六大联盟”单位80余家,建立“6个工作组”分工负责,依托社区自治单元格,周密协调区下沉干部等7类主体、6030人次共同参与防疫工作,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群防群控体系。2020年2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朝阳区安贞街道安华里社区,了解基层一线疫情联防联控情况,并给予了充分肯定。


“北京老校长”下乡支教团


◎教育扶贫映初心


“北京老校长”下乡支教团,由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组织,包含北京市东城、西城、朝阳、海淀、丰台五个区的32名退休老校长、老教师。2016年至今,“北京老校长”到北京密云、延庆,河北阜平、承德的30多所乡村中小学校助教,听课评课超过12000课时,亲自授课300多课时,主持开展教研活动200多次,组织丰富的课外活动160多次,聘请专家名师开展讲座、示范课100多次,多措并举为乡村学校带来先进教育理念、优质课程及丰富资源,提升了助教学校办学水平和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稳住了不少特岗教师,最终让学生受益,为老区和山区教育带来希望。


图片:首都文明办供图


新京报记者 揭明玥


编辑 刘佳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