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创业之星经营结果分析,创业之星市场总监职责

2020年3月26日,“创业天府景荣年会”在成都高新区经融汇举行。活动现场,公布了2020年度“景荣创业之星”、“景荣孵化之星”、“景荣创投之星”三大奖项。30家公司(人)成为成都双创的“明星”。

三项大奖揭晓

30位创新创业明星捧起奖杯

据了解,本次2020年“景荣创业之星”“景荣孵化之星”“景荣创投之星”评选,聚焦深度挖掘成都市先进典型企业家、双创孵化载体、双创投资机构的发展标杆,展示企业家个人风险和优秀成果,彰显成都双创孵化载体、双创投资机构的发展特色和成就。

活动现场,成都劳恩普科技有限公司的、成都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闫、成都科技有限公司的Polo、成都爱车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四川鞋业有限公司的、成都海博威药业有限公司的李、成都东基六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田海波、四川成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黄庆东、成都启盈泰伦科技有限公司的何云鹏、荀伟

场地

航天科技投资基金管理(成都)有限公司、成都天府创新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都龙初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都空港创新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成都培坤盛华股权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都技术转让智视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都微风景荣创业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都照明伯恩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都博

红星路35号企业孵化器、成都新创企业孵化器服务有限公司、天府新区西南交通大学研究院、电子科技大学沙河科技园、大科兴科技企业孵化器、成都医药城第三医学创新中心三期、康佳之星安仁创新中心、盛华科技企业孵化器、成都生物医药产业孵化园(天河园区)、启迪之星(成都龙泉驿)等10家孵化器荣获“2020”,

获奖者声音:

“成都是名副其实的创业之城、圆梦之都”

“成都高校、科研院所的创新资源是我们不断尝试、不断创新的后备力量;公园城市的美好生活让人才得以留下,R&D人才的沉淀和稳定性高。”迅易科技创始人兼总经理夏柒荣获2020年度“景荣创业之星”。他经商已经5年了。他说,成都是名副其实的“创业之城、梦想之都”。“只要你有好的想法,政府、投资者和金融机构都愿意在各方面帮助你。”

目前,夏柒团队在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知识产权融资服务平台研发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在医疗、政务服务、党建等领域发力,加快布局试点。”他透露,迅坤已经搭建了初步的连锁党建平台,并在青岛莱西市得到应用。

在成都红柯电子、成都迟佳电子、四川科道芯国等成都电子信息企业快速发展的背后,有一个共同的“金主”——航天科技投资基金管理(成都)有限公司,在本次活动中荣获2020年度“景荣创投之星”。

数据显示,航天科技成都基金目前管理2只基金。截至2020年11月,其“云网基金”已完成近20个投资项目,5家被投资企业成功IPO。

2020年,电子信息产业将成为成都第一个万亿产业,这离不开成都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各环节的共同努力。作为航天科技投资基金管理(成都)有限公司的投资总监,张堪在成都投资了多个电子信息项目。在他看来,成都电子信息产业产业基础良好,头部机构和龙头企业众多。在它的带动下,成都的电子信息产业不断拉长,领域内涌现出一批极具活力的中小企业。随着“十五”计划的逐步推进,成都的电子信息产业未来可以发展。

除了投资,

人的身份,张侃也是一位在成都读书、工作、生活逾15年的资深“蓉漂”。他表示,近年来成都实现从“休闲之都”向“创新之都+时尚之都+休闲之都”的升级,让人感受颇深,“成都各种鼓励创业的软、硬件配套不断完善,吸引了大量的全国各地乃至全球的人才来蓉创业、就业,也留住了在蓉读书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如此多的人才在成都创业、发展、成长、成熟,为投资人提供了大量的可供选择的优质投资标的,这对成都的投资人而言,无疑是幸福的。”


“十大工程”筑梦来蓉青年


实现城市、初创企业共成长


过去一年,成都“双创”发展势头蓬勃: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61.8万户,新经济企业已逾45万家,35家民营企业成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家民营企业进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同时,全年净增高企预计1900余家,增幅超过40%,总数累计突破6100家。全年高新技术产业营收预计突破1万亿元。


除了创办“创业天府·菁蓉汇”,今年,成都还有众多秘诀刺激“双创”。


开年“第一会”,成都对“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作出一一部署。在“青年创新创业就业筑梦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中,成都提出:将让青年创新有平台、创业有底气、就业有机会、情感有归属。更多更实的举措也将在未来一年落地:


2021年,成都将引导组建知识产权基金、天使基金4支,推动“科创投”总规模超过40亿元,“科创贷”累计贷款规模超过120亿元,为青年创新创业提供金融综合服务;成都将累计建成120个高能级重大创新平台、1750个其他各类创新平台和750万平方米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双创载体等。


红星新闻记者 彭祥萍


编辑 刘宇鹏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