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动画学院成立于2000年6月,2008年被教育部批准为民办本科高校。
学校目前设有动画艺术学院、漫画学院、游戏学院、设计学院、产品造型学院、电影学院、电视与新媒体学院、影视造型学院、国际影视特效学院、虚拟现实学院、文化产业商学院、民航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教育学院、国际交流学院等15个学院,以及体育俱乐部和基础设计教学部。设有动画、漫画、数字媒体艺术、视觉传达设计等36个本科专业,涵盖艺术、文学、工程、经济、管理等5个学科门类,形成了包括动漫游、影视、设计、人工智能与虚拟现实、文化商业管理与营销、民航等6大专业集群。其中国家级专业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特色高水平学科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特色高水平专业3个,省级品牌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省级试点专业1个,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省级试点专业4个。
学校现有本科生1.2万余人,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大部分省份与重点大学或普通公办院校同批次招生。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2015年被教育部评为“中国毕业生就业工作50强”。2017年被教育部授予“第二批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9年被评为吉林省转型发展示范大学。2020年3月,学校成功入选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学校聚焦中国和吉林省文化创意产业和民航产业发展,坚持“自尊、自强、创新、创造”的办学精神,坚持“开放国际化、学研产融合、高科技创意产品”三大办学特色,坚持“对学生、对家长、对行业、对社会、对国家负责”的办学宗旨。全面深化“社会化功能、全球化视野、企业思维、市场化意识、产业化体系、商业化价值”发展战略,持续推动学校快速发展、健康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为国家和地方输送4万多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校不断变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围绕“学研产融合”定位,实施“精准人才培养”和“开放式项目体系”战略,面向文化创意产业全产业链,围绕动漫旅游、影视、设计、虚拟现实与人工智能、文化与商业管理、品牌营销五大体系,全面搭建学产对接实践教学平台。要以产业集群推进专业群建设,以高端产业项目引领教学改革,从国内外市场引进高端人才,全面培养专业素质高、实践能力强、文化底蕴深厚、艺术素养高的应用型人才。
学校不断提升技术创新支撑作用,全面推进教育、文化、艺术、技术、市场有机融合。先后成立了“吉林大学现代动画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吉林大学游戏与互动媒体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和“吉林省动漫文化研究基地”,与21所高校和企业建立了吉林省动漫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学校不断加快国际化办学进程,先后承办“中国吉林国际动漫游戏论坛”“中国文化产业峰会”“中美漫画高峰论坛”“中法文化春季交流季”等30余场高峰论坛。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外国大使、公使、参赞、领事等1000余人。聘请近500名国内外高水平客座教授和行业专家,定期在学校设立报告厅和工作室,提升学校国际化水平。
学校创新创业工作走在时代前列,以打造“创意硅谷、创业硅谷”为战略目标,不断深化“创新、创造、卓越、创业”四大核心文化。在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中,一举斩获两枚金牌,位居全国34个金牌项目前列,实现新突破。发挥学校创意资源和人力资源优势,依托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全面打造创业文化,完善创业体系,为学生在校期间自主创业提供全方位支持,大力提升师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和与市场对接能力。深化“社会化功能”,推动学生、校友、家庭、社会“全民创业”,构建联合创业、融合发展格局。2018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学校师生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览中获奖,并获中宣部
class="candidate-entity-word" data-gid="5084746" qid="6595571514907563277" mention-index="0">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吉林省“长白山文艺奖”、中国动画行业最高奖项“美猴奖”、上海电影节“白玉兰奖”、第十四届日本广岛国际动画节“最佳影片大奖”、“中国创意设计年鉴金奖”、工业设计国际最高奖德国“红点奖”提名奖、中国国际广告节金奖、中国校园戏剧节最高奖“优秀剧目奖”、中国游戏优秀制作人和最佳优秀创意奖、中国大学生在线摄影大赛一等奖等,不断推出学生、作品“两个产品”,打造“吉动出品”。学校先后被评为“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是“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实施单位”,2018年,获评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最佳动漫教育机构”。被教育部评估专家评价为“一所有思想、特色突显和充满潜力的高校,是我国民办高校成功的范例”。
多年来,学校发展得到党和国家领导的殷切关怀,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刘云山、刘延东等领导相继来校视察,对学校学研产一体化办学特色以及办学成绩给予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在未来发展中,学校将继续深化“学研产一体化”办学特色,推动内涵发展,强化核心竞争力,为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百年名校”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