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6月23日电三亚学院成立于2005年,位于海南省三亚市,由吉利集团投资兴建。日前,学校团委书记赵小乐做客新华网,畅谈高校创新创业话题。她说,学校契合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始终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为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学校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发展出发,修订学籍管理制度,实行弹性学制,加大对学生创业的资金投入和支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可能。”赵小乐说,三年来,学校共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33项,省级项目66项。截至2016年6月,已有1700多名毕业生自主创业。2016年学校荣获“全国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综合奖”和“海南省五一劳动先进集体”。
此外,为了鼓励学生创新创业,弘扬“双创”精神。学校建设了一批可以聚焦创新创业教育的校园实践平台。专业实验室基本可以覆盖相关专业学生,学生可以按照开放时间、使用说明等管理方式进入实验室开展创新性学习和研究活动。人才培养方案中专门设置了创新创业学分,初步建立了创新创业学分积累转化体系。以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计划为契机,对有意愿、有潜力的学生制定培训计划,选派一批专业导师进行辅导,建立学生创新创业档案和记录制度,并配备相应的创新实践奖学金。
此外,学校还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创新创业指导服务体系,能够为有创业意向和创业潜力的学生提供系统、精准的创业辅导培训,实行持续帮扶、全程指导、一站式服务。并聘请成功企业家、企业家、政府官员、优秀校友等作为企业导师讲授企业实践课程,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学校积极开展SYB创业计划的培训和指导。两年来,共有814名学生在学校接受了SYB创业导师的培训。
目前,学校在北校区创业孵化基地投入使用了4000平方米的专用场地,为在校学生提供创业培训、指导、孵化等服务和指导。目前已有多家正式注册的公司入驻孵化中心进行项目运营。学校还设立了学生创业资金池,累计注资1000万元,根据创业项目为创业学生提供1万至50万的免息创业资金和扶持政策。同时,学校与三亚市共同投资5000万元建设“大学生创意孵化基地”,新增面积2万平方米,可同时为近千名学生提供创业指导和创业孵化服务。
除了创业,就业也是考生和家长关注的热点。“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居海南高校第一,连续四年被评为“海南省高校就业工作优秀单位”,用人单位满意度达到96%。”赵小乐说,2015年,学校成为海南省唯一一所高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高校50强。2016年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7.77%,比海南省本科院校平均就业率高8.69个百分点。
T
根据第三方机构麦克白提供的《应届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报告》,近三年学校毕业生职业期望的重合度呈上升趋势。2016届毕业生工作与职业期望的符合度为53%,比上一届高5%,比全国“211”本科毕业生高5%,比全国非“211”本科毕业生高3%。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工作适应性强等就业能力得到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2013-2016届毕业生总体满意度在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