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的世界里,每分每秒都有精彩的事件发生,尤其是近一个月来,一排排的互联网动态,就像一幕幕的鲜花,堆积在所有人的眼前。我知道,大部分普通人的认知还是被互联网的烟雾弹迷惑和诱导。即使有少数所谓的自媒体人站出来看和听,他们也是被“情绪立场”这两个因素所煽动,从而导致言语。这篇断章取义的文字展现了冒犯的行业态度,对目前三个热闹的话题做了一个粗略疯狂的讨论,大家可以看看。
社群虚火!
如果你在互联网圈混,你的话一定要叫社区,否则会被认为出局。如果你没有加入一个社区,你会像一个孤独的幽灵一样逃跑。与今年上半年之前的群声鼎沸不同,目前的社会有些无奈。这几天很多传统企业主接触到,对社区的理解和期待有些让人瞠目结舌,因为一出手就走向变现,变现能力成为社区价值的天平。
当然,这是可以理解的。对于一个商业社区来说,基于产品价值和人的价值的商业转型是保证社区健康运行的内在动力。但比意识到更重要的是,社群不再是互联网人的专利游戏,传统企业主也开始染指社群,并大刀阔斧地行进.
根据我的一线参与,发现社区里高级游戏太多了。我以为自己躺在“玩社区”的信用本上晒太阳、洒水。但一旦我爬出围城抬头,我们在社区圈里只是沧海一粟。原本的骄傲和自尊都变成了掌掴,在我脸上翻了一倍,啪啪!
真正的社区玩法,不是扛几个意见领袖,搞几个活动,谈几页踢屁股,省几个名头,然后在聚光灯下摆姿势,振振有词地喊几声带有浓浓鸡血味的“爷爷爷爷们”。社区的真正作用必须是举起一面旗帜,制定一套规则,在细分领域创造独特的价值。社群的虚火恰恰指的就是,我们只看到了领袖的脸,听到了成员的喊,却踩不到规则的点、摸不到价值的槛!
总之,社区已经进入精耕细作阶段,社区不需要深究高个理论,更不需要自我催眠。玩家只需要秉承『价值』+『规则』的双核驱动,按照一套打磨成型的流程,做好深度运营,即可在社群喧嚣中一骑绝尘.
微商回暖!
得益于这四个月的冷嘲热讽,微信业务的烟尘在友好的环境中被冲走了。恭喜站在微信业务第一线的老兵们。你的痛苦经历终于迎来了第一缕曙光。是的,微信业务恢复得惊人。总而言之,原因只有三个:第一,红利的坍塌,把投机者逐出市场,微商从业者更迭,市场的历练让真正的微商高手能力倍增,市场开始予以回报;第二,全网媒体和亿万用户的舆论暴力,逐渐肃清了微商环境,微商旧秩序的党羽奄奄一息;第三,好产品逐渐登台,优质服务商鼎力相助,社交消费习惯继续渗透,贫瘠的微商市场,开始了营养补给.
但即便如此,微信业务的真正道路仍在艰难中探索。作为社交电商的一个分支,只有让理性凌驾于感性之上,让规则凌驾于利益之上,让行业凌驾于创业之上,微信业务的春天才会彻底到来。好在京腾计划的诞生,社区电商的兴起,小而美模式的开花结果,都告别了过去暴力刷单的时代,用更优雅的姿态诠释了微信商业的真谛。这股暖风此起彼伏,对于社交电商的延伸和拓展更为现实!
自媒体有点冷!
今天的自媒体基本上是在重复微博大尺寸的错误。过去各大自媒体平台的争锋让我们嗅到了自媒体的没落。我们必须相信,当一个行业开始被动地脱颖而出,成为最好的时候,这个行业的瓶颈期甚至提前了。自媒体阵营基本呈现两极分化的局面。庞大的海量粉丝占据了自媒体的主流话语权,小而美的行业号通过增值服务活得潇洒。其中,那些没有内容特色但粉丝不高不低的账号,可能会陷入鸡肋操作的怪圈,渐行渐远。至于新进入者,除非能力和资源匹配,否则门槛可能还没摸到就被打了!
至于来自媒体的变现渠道,则逐渐清晰,基本分为四类:一是广告派依靠软硬微薄的收入蚕食弱小的粉丝量,本质是服务商;第二类,从媒体电商,获得适合读者属性的产品或商业模式,生产并销售,本质上是零售商;第三类,培训学校,来自媒体的传播效果最容易催生大师,这也是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区别。
基于影响力做培训服务,是最容易讨巧的了,但这个对作者的演技有要求;第四类,资源整合派,自媒体的用户和内容是稀缺资源,对于不少企业而言,价值非凡,真正的高手选择了利用自媒体资源做合作置换,把自媒体的格局再度放大,商业模式升至为最高级。自媒体的冷却,不是玩家兴致的衰减,而是蹩脚者在自行退出的时候,甩出了各种『不好玩』的负面信号,自媒体本就不该火热,毕竟舆论的把控是个高难度活儿,绝大部分人是玩不起的,所以,自媒体的降温对行业来讲属于价值回归,幸事一桩!
这是一个复杂的季节,社群里依然炎热的像个夏天,微商像是春寒料峭,虽然冷的有些发抖,却分明看到了春的音讯,而自媒体则提前步入了成熟的秋季,该收的正在赚个盆满钵满,嘈杂如知了者早已入土为安。有人问,哪个行业是冬天呢?答案是:蹩脚者所踏入的任何一个行业。(文/陈菜根,个人微信号/caigenz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