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成龙是每个家庭对孩子的期待,所以他们特别注重教育。
鲤鱼跃龙门是很多普通人提升个人圈子的一个出口。上名牌大学,拥有高学历是“真香”的门槛。但是去北大清华,是不是要一步一步走?去了北大的清华之后,很多同学发现生活真的是在这个时候开始被安排的。
因为这个学历,大家都会认为你这个“高材生”,应该做点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否则,你会对不起整个世界,因为这么高的学历意味着能力,而如果你在他们眼里不成功,你就会无能,成为“千人千面”的目标!
200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的高材生“陆步轩”,因为从事“卖猪肉”行业,成为很多人诟病的焦点。当时,许多舆论使陆步轩陷入困境,对他非常不友好。
在很多人眼里,北大高材生应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为社会做贡献。毕业后卖猪肉是浪费,就是自虐,对不起父母/自己/国家……舆论的结果是什么?后续呢?
没有人认为陆步轩没有因为舆论而停止自己的选择。相反,他卖猪肉,努力工作多年,这让他成为一个成熟的猪肉行业,成为一名老板。
他曾被北大视为反面教材,但多年后,他被北方邀请到校园演讲,为北大面临就业压力的新生代学生分享自己创业的成功经验。
他不是唯一一个像陆步轩这样的案例。他毕业于一所名牌大学,但做的是最普通的工作。有一个人,他的舆论和陆步轩的一样火爆。她就是苏黎杰,名牌大学毕业,北大研究生。已经存在9年了。她现在怎么样?
苏,1978年生于河南南阳,2002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入北京大学研究生。
更别说当时,甚至现在,河南大学和北京大学都是中国著名的大学。能上这样的学校,在人们眼里,一定是校长中的校长。毕业后的未来不用担心,已经意味着有了金饭碗。
om/large/pgc-image/437c0d85de944e49a36b96a24b5ca1d7" />除了有了双名牌学历加持,苏黎杰也却是优秀,在校期间还拥有了英语六级、法语初级证双语证书,她在学术期刊和媒体上,至少发表过6篇学术论文,同时还考到了普通话甲级证书。

按照这个豪华配置,她必然也应该有着一份能够让人们羡慕的金饭碗工作,拿着令人眼红的薪水,一辈子可谓是不愁吃喝穿了。

但是苏黎杰毕业后遭遇的现实,却没有大家认为的那么一帆风顺,毕业后找工作的过程很坎坷,最后还是没有能够在北京稳定发展下去。
2005年毕业到2009年,中途经历了各种失败,大学老师、考公务员……最后都是以失败告终,苏黎杰因此决定结束北漂生活,回到老家河南南阳。

回到老家过后,苏黎杰做了一个让所有人都不能理解的决定,让大家感到不解和惋惜,她周围的人都纳闷好不容易飞出去的麻雀怎么又飞回来了呢?
在家待了一段时间后,她找了一份毫不起眼,并且毫无知识储备要求的油漆工工作,从此高材生走上了刷油漆的道路。但是苏黎杰却说:“日子很踏实,精神很放松!技多不压身,靠自己的劳动吃饭,没觉得有什么丢脸的地方。”

对于很多人而言,上北大是从小就渴望的梦想,是多少人努力都上不了的台阶,而苏黎杰却浪费名牌大学研究生的头衔去学油漆工,让多少人又惋惜又忿恨,乃至于至今提起,依旧会引发很多舆论。

网上很多舆论抨击苏黎杰浪费教育资源,对自己不负责、逃避现实,认为她不应该年纪轻轻经历了几次失败就如此“堕落”,对于社会而言就是一种负面标签。

油漆工完全不需要任何条件,满18岁只要是有手脚的人都可以做,为什么非要考上研究生而且还如此优秀,竟然跑去做一个一眼就看到头的农民工工作,真的无法理解和支持。

其实现代社会并没有很多人表面上看上去那么简单,高学历的群体越来越多,并不是说有高学历就一定可以成功,一定可以出人头地。
不管学历多高,都是普通的肉体凡胎,每个人的志向也不同,所以很多键盘侠总是喜欢站在道德的至高点,去评判他们所不爽的一切。但是没有多角度或者是换角度去想想他人的观念,没有经历过别人经历过的人生和过程,为什么要为他人的人生和未来做选择和指手画脚呢?

都会讲大道理,但是现实是很多人懂得很多道理,依旧过不好这一生。知道迎难而上是一种魄力和勇气也是机会,但是知难而退未必不是英雄。每个人对于自己的未来和生活方式,有着自己的选择,毕竟人人平等,人权在自己手上。

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光鲜亮丽的去活着,又或者苏黎杰所认为的光鲜亮丽生活方式,就是平凡安稳踏实的过完这一生,并不是他人认为的“体面”工作才是体面,自己问心无愧,不偷不抢,取财有道即可。

职业所谓的贵贱之分只不过在于人心,每个人只要通过合法的方式赚钱,为社会做贡献,都是应该值得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