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姜子通讯员廖黄磊)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桂阳县庙下村被授予“全国文明村镇”称号。在寺庙下,人们建造新的风格,聚集当地圣贤,造福家乡,浸润着这片土地,使古村落清新而充满活力。
进入庙下村,听到钢琴声,鼓声大作。剧团的演员正在舞台上排练湘剧《渔鼓会》。当他们上台时,他们就是演员。当他们离开舞台时,他们可以耕种,从80多岁到30多岁不等。目前剧团有演员20多人,基本都是在村里出生长大的村民。
贵阳是一个著名的歌剧院。至今仍有300多个古戏台,其中湘剧已在庙下传承数百年。庙里的人喜欢湘剧、齐剧和剧,其中湘剧最有名。但是到了90年代,随着唱歌的人越来越少去看戏,村里的剧团濒临解散,打牌、餐饮比赛等不良习惯也越来越严重。
为了保住庙下湘剧的名片,改变村里的陋习,2014年,村里20多位老戏骨率先发起了重组剧团的提案,大家一致同意让剧团重新“唱”起来。在老玩家的带领下,村里打牌的人越来越少。大家有时间就来剧团排练节目或者出去玩,业余时间充实丰富。
在不断的创新中,庙下村的传统戏曲融入了当下元素,地方文明也被搬上了舞台。人们喜欢听得清、听得清,古老的“西窝子”又重新焕发了生机。
如今,庙下村湘剧团已经组建了小鼓队、广场舞队等近十支队伍。有2000多人的庙下村,近一半的村民加入了不同的文艺队伍,每年村里都会举办20多场大大小小的文化活动。庙下村也被列为中国保护的传统村落。村里的文化旅游成了一张名片,新文明在美丽乡村打开了一幅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