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盘于2900点的今天对创业板来说有点特殊的意义,指数大涨3.11%,超过了你在2020年7月13日的高点333,542,896点。这也意味着创业板指数在2015年11月26日触及以来的五年新高,这是一个巨大的突破。2015年6月5日,创业板指数登顶,接下来的半年是a股历史上三次著名的股市灾难。创业板指数也在2018年10月19日从4000点跌至1185点。该指数在三年多的时间里下降了70%。2019年2月1日,绝地反击开始,用了22个月才从1200点恢复到今天的2900点。
今年是创业板成立的第11年,11年后的今年创业板实施了注册制,也可以算是创业板的成人礼,注定了未来的逻辑要彻底改变。创业板指数于2010年6月推出,至今也不过十年。创业板指数的十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所以本文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1、第一个阶段——高开低走
创业板指数的第一个阶段是2010年6月到2012年12月,运行时间为2年半左右(两年半是巧合),创业板是在2009年10月开板交易的,,第一批上市企业有28家,如下表所示。目前参与交易的公司有27家,第28家公司金亚科技已退出市场。在仍在交易的27家企业中,有我们今天非常熟悉的益威锂能和爱尔眼科。市值分别为1500亿元和3000亿元。这两家公司已经进入创业板市值排名前十,分别排名第八和第四。爱尔眼科家喻户晓,已经成为牛股的代名词。通过向后夺回权力,股价比当时发行价涨了72倍涨了72倍。为什么说创业板指数的第一个阶段是高开低走呢?由于整个股市的大环境是在2010年6月左右,这是由于下跌的趋势,a股在2007年达到顶峰后开始崩盘,并在2008年10月指数比巅峰时期跌去了73%(这个比例非常有意思,因为2015年后创业板指数也跌了这么多的幅度)!触底333,541,664点
随后中国在2008年11月启动4万亿投资计划,股市触底反弹,经济复苏形成V型,房地产也开始反弹。股市在2009年7月达到333,543,478点的峰值,然后开始回调,2010年6月跌至2600点左右。
在2010年6月1日,创业板指数正式上线,这次推出迎来了连续几年的负增长,这也是创业板指数涨跌的原因。创业板指数在2012年12月才见底,当时的低点是585点,而上证指数直到半年后的2013年6月才见底。
至于为什么创业板指数比上证指数更先见底的原因
,可能更多的是创业板的泡沫没有那么大,2007年造成的泡沫太大了,用了近4年的时间才将泡沫挤出去。而创业板因为是2009年10月份才开始成立,其指数更是到了2010年6月份才上线,这个时候创业板的泡沫远没有上证的多。
在这五年时间中多少创业板的股票价格跌去了90%,比如全通教育,这只当年的20倍大牛股,如今股价相比2015年的高点已经跌去了94%,令人不甚嘘嘘,当年创业板的扛把子乐视网早已退市成为了历史,千亿市值归于零。
就个股来说,创业板的明星股爱尔眼科的股价也在2012年12月份跌到了谷底,当时的股价为14元左右,如果用复权的方式,这个时候的股价也仅仅比3年前的发行价高出一倍而已。而动态市盈率也跌到了30倍,这个估值倍数看起来不是很低 ,但是就在今天,爱尔眼科的动态市盈率已经达到了180倍!现在想想当时30倍的动态市盈率有多低了吧。即便是过去的5年时间,爱尔眼科的动态市盈率最低的时候也有53倍!

虽然今年的净利润将达到20亿左右 ,是2012年净利润的10倍左右 ,但是股价却也是当时的40倍,增长的不仅仅是业绩,还有估值倍数也成倍的增长了,从30倍到180倍,这是一个巨大的跳跃。
2、第二个阶段——飞龙在天
创业板指数的第二个阶段是飞龙在天,为什么是飞龙在天?因为这是属于创业板的“2007”,时间段为2013年1月到2015年5月,运行时间为2年半,指数从低点585点涨到了4038点,指数涨幅高达590%,这是一段波澜壮阔的牛市历程,创业板平均市盈率高峰时近200倍,这也是一个巨大的泡沫 ,就好比是2007年的超级牛市。

在这个泡沫破裂之前有很多的股神,因为到处都是赚钱的股票,这是一次财富盛宴,但是对老股民来说可能是无缘享用,因为2008年的阴影一直刻在了心上,挥之不去,这就好比是潘石屹从海南回到北京后也被泡沫蒙上了阴影,所以不敢太用杠杆,一直小心谨慎,而那些真正敢于用泡沫的人却乘机做大,先后都超越了潘石屹这个地产前辈,恒大、融创、碧桂园都属于次。
老股民因为有2008年的阴影,所以在2015年创业板的超级牛市中反而是顾忌太多,畏首畏尾,而那些新股民胆子就大得多,纷纷拿住了牛股,比如全通教育这种,比如乐视网这种,意气风发不可一世。

但是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2015年6月份的下旬开始,风向就不对了,大多数股民是没有逃顶了,那些极个别逃顶的人就是当年的潘石屹——这是被上天眷顾的人,保持敬畏心,这次的财富足够享用多年了。
没有逃顶的股民也将经历人生中一次巨大的心理波动,短短半年时间,发生三次股灾,前所未有,当日了,这个世界只有活久见,因为今年的3月份美股在10天就发生了4次熔断,其奇幻程度以及猛烈程度比2015年的创业板更甚,连巴菲特都大呼看不懂!

3、第三个阶段——潜龙勿用
这个阶段是从2015年6月份到2018年12月,时间是三年半,创业板指数从4038点跌到了1185点,跌去了70%,很多股票都跌去了90%,其惊险程度不亚于2007年,这次的经历虽然牺牲了一波韭菜,但是也让一波韭菜成熟了。
不经历风雨, 怎能见彩虹?
这次的经历也让很多人失去了信心,股票连续下跌,什么时候抄底都是亏,如果说苦海无涯,那么“跌”势亦无涯!
很多80后都在这次事件中交了不少学费,扔下数万到数十万不等,个别百万的也有,买到了敬畏两个字,买到了风险两个字!敬畏市场,注意风险!

4、第四个阶段——神龙摆尾
第四个阶段就是2019年1月到如今,创业板指数从1185点涨到了如今的2900点,在两年时间涨了140%,这可以说是创业板的牛市,个股上涨数倍之多的不再少数。
比如爱尔眼科,在这两年中股价上涨了4倍,宁德时代也上涨了4倍,迈瑞医疗上涨了3倍,东方财富上涨了2倍,智飞生物上涨了3倍,汇川技术上涨了3.5倍,亿纬锂能上涨了8倍,泰格医药涨了5倍,蓝思科技上涨了4倍。
以上股票都是创业板市值排名前十的,他们在这两年的涨幅也大大高于创业板指数的涨幅。

这次的牛市和之前不同,他们主要是往头部企业靠拢,头部股票贡献了主要的涨幅,市场越来越二八分化,资金在头部企业扎堆,给予溢价和估值,这是以前没有过的,而那些没有业绩和前景的股票,尤其是市值还不大的股票基本就是无人问津,流动性不足。
上市变得越来越容易,尤其是注册制的实施后,那么壳的价值无限趋近于零,A股将港股化或者是美股化,低市值的股票会陷入流动性不足的陷进中,很少的成交,很低的估值。

5、创业板还会重复以前的故事吗?
创业板指数过去10年可以说是四个阶段,但是这是轮回吗?如今创业板指数又到了高点了,会是“潜龙勿用”吗?会是高处不胜寒吗?
我认为不会简单的重复过去的故事,现在创业板的平均动态市盈率是60倍,这个估值远远低于2015年巅峰时期的估值倍数,所以泡沫也远没有当时那么重。

现在的资金都集合在头部权重股当中,这些企业大多已经验证了自己的商业模式和产品服务,在市场上很有竞争力,潜力很大,业绩也非常抗打,这是和当年不同的地方。
用一个简单的数据来说明就是创业板指数今年涨了61%,但是创业板股票的年涨幅中位数是6%,也就是说创业板中有50%的股票今年的年涨幅是低于6%的。
这是一个残酷的事实!强者恒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