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部合作示范产业园项目在浙江和四川的嘉陵区。李映霞
李映霞嘉陵记者站
前不久,南充市嘉陵区双创示范基地被工信部授予“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称号,是川东北地区唯一的国家级双创示范平台。这一成果是嘉陵区双创示范基地加快建设“孵化”平台,打造创新创业“洼地”的结果。
去年,嘉陵区双创示范基地实现销售总额10.3亿元、入库税收3070万元,入驻工商企业200家、科技小微企业112家,其中成功孵化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家,在四川天府证券交易中心挂牌上市16家,产业规管企业5家。
加强平台建设 提升发展硬实力
塔吊来回穿梭,快速将建筑材料运送到预定地点。建筑工人要么砌墙,要么绑钢筋,他们在所有施工面上有条不紊地忙碌着.3月26日,嘉陵区柘川东西协作示范产业园(嘉陵区双创示范基地二期)建设现场呈现出一派热闹的劳动景象。
据介绍,该产业园项目总投资7.65亿元,占地55.3亩,建设内容包括总部大楼、孵化大楼、智慧大楼、R&D大楼。该项目于去年8月开工,预计2022年底建成投入使用。
为打造一流创业舞台,嘉陵区始终坚持“绘蓝图到底”的思路,以最高标准规划建设了浙川东西协作示范产业园项目。“项目建成后,我们将依托总部经济,携手浙江金华,整合科技、贸易、旅游等领域资源,为决策者搭建更好的发展平台。”嘉陵区浙川东西协作示范产业园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
除了园区建设,定制公交也是嘉陵区双创示范基地工作的一大亮点。2020年7月,经市公交公司实地调研和反复讨论,为基地开通了5条定制公交线路,覆盖全市所辖3个区的85%,并根据员工通勤需求,在周六开设专班,以满足基地员工上下班通勤需求,实现基地与顺庆、嘉陵、高坪核心区的融合发展。
在开通定制公交的同时,嘉陵双创示范基地邀请计算机软件开发企业成功开发微信小程序“南充创业小镇公交专线”,接入国城银行GPS公交实时数据。入驻企业的员工只需要通过这个小程序。可以及时了解定制公交线路情况,真正实现公交的掌上化、数字化、线上化定制。(紧接第6版之后)(紧接第1版之后)避免“有车可骑,没人可骑”
此前,由于嘉陵区双创示范基地地理位置较为偏远,出租车和网络公交车较少,42路公交车作为唯一的公交出行路线,耗时1小时40分钟,影响了企业员工的通勤出行。“定制巴士方便、快捷、实惠。目前每天的座位数约为150个。这条公交线路也成为企业招人的一大优势。”嘉陵双创中心创新服务单元李记介绍。
优化服务环境 增强发展软实力
如果说嘉陵区柘川东西协作示范产业园项目是嘉陵区双创示范基地的升级版,那么已建成的大学生创业村、互联网电商村、科技成果转化村、归岩创业村就是双创的“试点试验区”。经过五年的发展和积累,现已在商务、信息、旅游等领域提供服务功能
双创中心定下的工作任务。2016年入驻该中心的南充市嘉陵区乐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受益者之一。2020年5月,嘉陵区双创中心按照“一企一档”的管理办法,得知该企业急需高新技术培育、财务管理等方面的服务,该中心及时通过第三方服务机构对企业予以帮助,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嘉陵区双创中心从发展思路、政策支持等方面给予我们大力帮助,去年我公司仅传媒科技一项就增加收入100多万元。”该公司负责人孙新宇介绍,在双创中心的大力帮助下,他们开拓创新,着眼未来,目前公司订单充裕,计划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嘉陵区双创中心通过丰富和完善第三方服务要素配置,挖掘企业潜在需求,新增了项目招投标、企业会计等第三方服务机构,已培育毕业企业25家,全力为创客搭建一个理想的创业舞台。
除了贴心服务企业,嘉陵区双创中心对企业员工的关怀更是无微不至,比如在就餐方面,该中心引进了专门的餐饮公司,每天提供一日三餐可口的菜肴,同时给予8元/天午餐补贴;引进创客洗涤,提供二十四小时无人智能洗衣房,并在洗衣房内增加WIFI、电视、水吧;引进国内知名的物管企业,为创客提供随叫随到、服务周到的物业服务……
“下一步,我们将建立健全从‘创客’入驻到产品生产、销售的政策扶持体系,无止境地优化双创服务工作,为企业和团队营造出‘来得了、干得下、做得好’的营商环境。”嘉陵区创新创业服务中心主任郑朝阳表示。
加速成果转化 提升基地影响力
最新数据显示,由华清八度光电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材料转化率达22.09%,居世界领先水平,发电成本降到与常规能源持平。该产品主要应用于太阳能电站、交通设施、太阳能汽车、各类太阳能灯具、应急电源等领域。
据了解,该企业依托中科院、清华大学的科研平台,专注于光电材料、光伏发电系统、智能微电网的研发和应用,并在区块链、智能微网、大数据应用、综合能源管理等方面拥有152项核心技术专利,160多项软件著作权。
在嘉陵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2018年5月,该企业快速落地打造总部基地,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实现迅速达产,当年实现申请专利10项,软件著作权11项,实现销售收入1000万元,税金110.728万元。
自疫情发生以来,各个行业均受到重大冲击,华清八度光电集团积极复工复产,逆势而上,光电项目全国遍地开花,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截至2020年底,全国光伏电站项目总装机容量20兆瓦,年总产值近4000万元。
为进一步推动以光伏为载体,以“源(即分布式电站)-网(即智能微网)-心(即运维中心)”为依托的绿色微电网,提前布局南充清洁能源,建立清洁低碳能源体系,该企业于2019年下半年开始陆续建设完成嘉陵区双创示范基地、依格尔、金富春、华晶玻璃、锦酱房、农商行(顺庆、嘉陵、高坪)、嘉陵一中等区域建设智能光伏项目,目前该项目运行良好,成效显著,减少企业用电成本15%至20%,降低园区能耗费用20%左右。此外,该集团还在川渝地区为10余座光伏扶贫电站接入国扶办监测平台并开展运维,其中,集团运维的阆中岳林垭1MW光伏扶贫电站,被评选为全国光伏扶贫运维示范项目。
“下一步,我们将在南充三区六县(市)拓展业务,让科技成果惠及更多人。”华清八度光电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总经理郭捷表示。
华清八度光电集团只是科技成果成功落地转化的一个缩影。2020年10月22日,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在嘉陵区双创示范基地揭牌,这标志着该示范基地再次迎来国内先进重大科创平台落地转化。“我中心将依托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实现四川华清新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碳纤维保温材料及其他新材料研究方向的突破,促进‘政产学研用’融合融通发展。”据郑朝阳介绍。
为积极引导企业调整产业结构,走自主创新、持续创新的发展道路,嘉陵区双创中心一直致力于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培育和招引工作,截止2020年,嘉陵区双创示范基地荣获各类专利128项,国省级奖项60余个,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9家,实现重点科研项目成果转化32个。
“2021年力争通过培育和招引的方式,使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13家。”郑朝阳表示。
下阶段,嘉陵区双创中心将继续加强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双一流”大学之间的合作,充分发扬“店小二”精神,提供“保姆式”服务,全力支持每一次创业,悉心呵护每一个创新,让更多创意在碰撞中结出成果、更多创客在奋斗中获得出彩、更多科技成果在双创中心落地。
2020年南充市嘉陵区双创示范基地大事记
2020年3月,引进创客厨房快速提升餐饮服务水平;2020年5月29日,成功申报为南充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2020年7至9月,推动16家科技型小微企业成功在天府股交挂牌上市;2020年7月1日,开通了分赴市辖三城区的定制公交专线5条;2020年10月22日,推动校地企三方共建科技创新平台落地转化;2020年10月30日,成功创建国家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2020年12月,建成24小时智能自助洗涤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