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易教网创业计划书 互联网教育类项目计划书

记者|查

编辑|

“在政策背景下,整个教培行业的大多数从业者都面临着公司转型升级的需求。”

7月21日,多鲸资本创始合伙人姚在“新政下教育产业升级”论坛上表示。

很多业内人士提到,可以转型到素质教育、职业教育、教育信息化、教育硬件等领域。中信证券研究部首席行业分析师冯崇光认为,“素质教育肯定可以做,但未来这个领域的竞争肯定会变得特别激烈。”

在他看来,职业教育与K12教育培训有很大不同。一是职业教育的用户群体更加分散。其次,职业教育通常是一次性付款。

“职业教育需要一些与K12商业模式不一样的能力。”

中关村教育投资管理合伙人俞金勇认为,“未来中国在职业教育或劳动力市场将面临巨大挑战,包括专业劳动时间、工作内容调整、工作技能变化等。”

麦肯锡今年1月发布的报告显示,到2030年,中国可能有多达2.2亿劳动者需要转行,占总劳动力的30%。

“在这个过程中,整个教育体系培养人才的目标和能力都发生了以往的重大变化,也有很多投资和创业的机会。”俞金勇说。

未来五年,巨型及头部教育机构市占率或将达60%-70%

纽交所上市集团联合创始人张世彤在论坛上表示,“任何行业都有大周期和小周期,大周期20年,小周期10年甚至5年。2013年,新东方和学思思的股票爆涨。两家公司的第一个大动作是装修,然后招聘和培训新员工。这个周期已经到了下降的地步。”

在大循环下行、小循环上行的背景下,张世彤认为,今天的小循环是所有教师在重塑生产关系过程中的机会。

比如他说,北京一位退休教师每天直播,一个月能卖出8000万本书和绘本;Tik Tok一位拥有4.9万粉丝的初中数学老师,每次实时在线人数约2000人,每次成交额约30万;在张世彤看来,这些都是“超级个人的机会和机遇”。

与此同时,一场更大的行业变革正在形成。

在金庸看来,当前的教育行业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教育政策渠道有“过滤器”,意思是“有的地方加强,有的地方通过”;二是教育产业化程度进入新阶段,过去是野蛮生长阶段。三是监管进入严肃化、常态化、强管控阶段。

“政策没有改变需求,但改变了满足需求的方式。在政策引导下,我们的投资取决于谁能适应这种环境。”

俞金勇认为,所有K12教育培训机构都应该接受毛利率只能达到社会平均收益率的现实,过去60%的毛利率不太可能。

俞金勇分享了一组数据。2019年K12领域投融资约5000-6000亿元,线上占比数百亿。从收入和数量来看,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收入超过10亿元的巨型机构,约15-25家;二是大型机构,收入在5000万到10亿元之间,大概300-600;第三,有收入1000-5000万元的中型机构,大约9000-18000,还有大量的微型机构。放眼全国市场,新东方和好未来在K12的合计市场规模不超过7%。

然而,在疫情政策的双重阴影下,

响下,这一市场格局或将发生巨大改变。


于进勇认为,目前巨型公司占K12市场10%左右,头部占20%,剩下的占70%;未来五年,有可能变成巨型和头部机构占60%-70%,小微机构将大量倒闭。


60亿的教育实时音视频市场有哪些机会?


技术变革亦是教育改革的重要驱动要素。


“随着这几年基础设施的完善,5G、物联网、高清视频发展,使混合制学习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姚玉飞称。


尤其是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让人们再一次意识到了线上化技术对于教育的重要性。2020 年至今,声网IPO上市,即构、融云、拓课云、拍乐云、齐心好视通等音视频公司再获融资,实时音视频行业再度成为风口。


据多鲸发布的《2021教育实时音视频行业报告》(下称《报告》)测算,2021年教育实时音视频市场规模可达到近60亿元,2024年将超过100亿。


实时音视频(Real-Time Communication,简称RTC)是一种终端服务,为行业提供高并发、低延时、高清流畅、安全可靠的全场景、全互动、全实时的音视频服务。


教育实时音视频服务产业链的上游主体,由硬件基础设施厂商、IaaS厂商、电信运营商和第三方技术提供商构成,主要提供硬件设施、网络服务、计算存储等资源。


中游主体由PaaS厂商和SaaS厂商构成,主要提供音视频通讯的产品和接口服务;下游则由教育实时音视频服务需求者构成,包括在线教培机构、公立或私立院校和有开发能力的用户。


多鲸认为,目前产业链上游各主体的发展已经较为成熟,未来竞争将聚焦于中游云服务商的智能化建设。


实时音视频已在在线教育、社交娱乐、互动电商、金融、政企服务、IoT、医疗等多个领域运用。随着未来5G 技术商用的推广,实时音视频新的增长点将出现在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场景。


但与其他场景相比,教育应用场景对实时音视频技术要求较高,体现在低延时、高流畅性、高互动性及高并发性等需求。


相比其他场景,教育具有更强的付费属性,用户体验将直接影响用户的付费和续费决策,因此教育场景需要更大的音视频技术投入。


不同教育场景对实时音视频技术需求不同。


比如,互动性要求上,1V1和小班课更注重双向互动性,而万人直播课堂更侧重单向输出。


承载人数上,1V1和小班课的单场景承载人数一般在几十人以内,而大班课、公开课有时可达上万人,对并发性要求高。


针对不同场景,技术方案会侧重在音质、画质、延时、多语言、流畅度等不同方面。除满足音视频通讯功能外,可能还需要白板、即时通讯、投影仪、摄像头等教学辅助功能或设备。


实时音视频技术也正在覆盖更加个性化的教学场景,尤其是素质教育领域,比如,语言培训、乐器陪练、书法绘画培训、编程培训、精品阅读等。


众多实时音视频公司均在教育场景方面各有侧重,如ZEGO即构提出1V1、小班课、大班课、双师、AI课堂和超级小班课等教育解决方案;网易云信目前已拥有1V1、小班课、超级小班课、互动大班课、音乐教学和双师课堂等解决方案;腾讯云在教育场景下提供1V1 、1VN、大班课、超级小班课、AI课堂等解决方案;拓课云提供小班课、直播课堂、拓课网校等在线教育全场景解决方案。


融资方面,《报告》显示,教育实时音视频领域最早一笔融资发生在2007年,从2013 年开始,融资数量逐渐增多并在2016年达到顶峰,随后呈现下降趋势,2020年则再次上升。


从融资金额来看,除2016年以外,基本与当年融资数量保持相同趋势。2020年末至2021年,ZEGO即构科技、融云、拓课云、拍乐云、齐心好视通等音视频公司再获融资,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加强。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实时音视频赛道再次受到资本关注。多鲸认为,一方面疫情导致在线教育需求量陡增,促使实时音视频行业营收快速增长,再次触发投融资需求。


另一方面,疫情对于行业只起到外部催化作用,实际上并未根本改变行业发展趋势,实时音视频行业仍然以政策、用户需求和技术为主导因素,未来将在这些因素驱动下稳健发展。


下一阶段竞争关键点,《报告》提出三个方向,一是音视频技术本身的竞争,其次是技术与场景结合的能力,针对特定应用场景,音视频公司需要利用技术,为用户带来更具互动性和沉浸感的体验,打造真实的教学场景。尤其是随着AI、VR/AR等技术的成熟,将愈发考验各家的技术创新能力、新技术应用落地能力。


二是服务竞争,To B业务模式本质上是为B端赋能。因此,实时音视频公司需要在技术打磨的基础上,深入理解客户需求,理解行业、场景特性,与客户进行价值共创。


最后是人才的竞争。实时音视频领域优秀技术人才稀缺,使得这一领域的人才成本高昂,技术研发投入大;另一方面,除了计算机技术领域,音视频也涉及其他基础学科知识,对这些领域的尖端人才也有较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