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济南9月18日电(记者陈豪)“每天,我们这里都有新规格的轮胎定型,去往国内外生产基地和消费市场。”近日,在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的实验室里,各种试验忙碌有序地进行着。实验室负责人栾文德告诉记者,玲珑轮胎已经形成了面向世界的开放的R&D创新体系。
玲珑轮胎是中国主要的轮胎制造商之一。去年轮胎产量突破5000万套。近年来,面对轮胎行业日益严峻的全球贸易形势,玲珑轮胎主动转型,在加强内涵发展的同时,积极“走出去”,打造生产基地,开拓消费市场,迎来逆市发展。
8月下旬,玲珑轮胎与塞尔维亚政府签署投资备忘录。根据备忘录,玲珑轮胎将投资9.9亿美元,在塞尔维亚建设年产能1362万条的高性能子午线轮胎生产工厂。项目投产后,将实现年销售收入6亿美元,利润1.6亿美元。
玲珑轮胎董事长王峰介绍,近年来,塞尔维亚通过改革修订投资法律法规,大力吸引外资投资基础设施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创造就业机会。与此同时,塞尔维亚积极响应并支持“一带一路”倡议。经过大量的调研和对比,玲珑轮胎最终决定在塞尔维亚Zrenjanin自贸区建设生产基地,并就近与欧洲市场对接。
早在2012年,玲珑轮胎就开始了海外投资,首个海外生产基地落户泰国。该项目于2014年开始运营,目前已形成年产1320万套轮胎的生产能力。今年上半年,泰国项目的净利润占公司净利润的一半。“泰国项目主要面向欧美零售市场,以高端产品为主,盈利能力强。”玲珑轮胎副总裁马悦川表示,海外基地已成为玲珑轮胎进入全球市场的主要渠道。
通过制造和销售的全球化,玲珑轮胎已将海外市场拓展至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在全球设立了近3万个销售网点。马悦川表示:“面对国际市场的差异化营销开拓了美国以外更大的国际销售市场,避免了过度依赖单一市场的高风险,同时减少了国际贸易摩擦对公司的影响。”
国际市场良好的发展势头,坚定了玲珑轮胎国际化发展的信心。公司泰国生产基地三期扩建已于今年3月开工,将新增半钢子午线轮胎300万套、全钢子午线轮胎60万套、高性能拖车轮胎36万套、特种轮胎4万套;塞尔维亚生产基地计划明年上半年开工建设。此外,玲珑轮胎还将推动对美国项目的考察,最终通过在欧美设厂实现全球竞争力的有效提升。
打铁很难。要进入国际市场,首先要符合国际标准和理念。王峰表示,玲珑轮胎是国际一线品牌的标杆。借助智能制造和大数据,实现了轮胎全生命周期管理,并通过了几乎所有的全球体系认证和产品认证。
目前,玲珑轮胎已形成以企业为基础、覆盖全国、面向全球的开放型R&D创新体系。拥有国家认可的企业技术中心、北京R&D中心、北美R&D中心,并在欧洲建立了测试测试办公室;自主研发的“低断面抗湿滑、低噪音、超高性能汽车子午线轮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节油轮胎用高性能橡胶纳米复合材料设计与制备关键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此外,玲珑轮胎还开发了蒲公英橡胶轮胎、石墨烯增强胎面轮胎和3D打印聚氨酯轮胎,引领行业变革
王峰告诉记者,玲珑轮胎将继续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加快实施国际化战略,同时实现“人才、R&D、品牌、营销、制造、合作”六个国际化,提升民族品牌在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