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急需10万块钱怎么贷款 贷款10万5年还清每月还多少

一家名为“尹蓓创投”的公司在网上开设商场,以虚假、高信用消费引诱受害人申请所谓的“信用消费卡”,并招募销售人员通过不断发展代理商来开发客户、实施诈骗。

6月初,记者卧底多日,在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破获一起名为“尹蓓创投”的“信用消费卡”骗局(详见6月12日日本报纸报道)。报道发表后,记者向公安部门提交了卧底时掌握的相关信息,协助警方破案。

连日来,武汉市公安局结合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接到的相关报警,调集500余名警力雷霆出击,一举捣毁藏匿在武汉的18个窝点,抓获犯罪嫌疑人394人,刑事拘留198人。

求职小伙发现诈骗公司骗术后辞职

6月初,记者接到一个来自湖北的22岁男孩小杨(化名)的电话,他是5月24日来汉工作的。他在网上求职时,发现了一条电话营销的工作信息:不需要出去跑业务,公司提供资源,待遇优厚。

在位于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一家名为“尹蓓创投”的公司工作几天后,他心虚了:他的工作是电话推销,让客户申请所谓的“信用消费卡”,不用看信用信息或不良银行记录,只需支付几千元就可以获得一张透支、贷款、购车购物零首付的“信用消费卡”。

然而,就连他的同事也告诉他,这张卡一点也不怎么样。——不仅卡不能借,卡里的金额只能从指定高价商城的部分商品中扣除。

“这不是骗局吗?”小杨从单位辞职,希望媒体介入曝光。

连续几天,记者卧底进入公司,体验了业务员忽悠市民办理卡的全过程,揭开了公司“大额信用卡消费”骗局的神秘面纱。并于6月12日发布重磅报告。同时,记者还向警方发送了大量录音、照片、视频等证据,帮助警方打击狼窝。

“信用消费卡”实际上不讲“信用”

警方发现,大多数受害者是急需资金周转或需要网上贷款的人。犯罪嫌疑人通过电话、微信联系受害人,推销尹蓓创投与银行联合推出的尹蓓创投“信用消费卡”,声称该卡具有信用卡功能,可用于商场购物、现金贷款、购车零首付、加油消费、POS刷卡等。“信用消费卡”有“公爵”“侯爵”“伯爵”三个档次,可分别享受50万元、30万元、10万元的信用消费额度,还款有优惠利率。受害人一旦申请办卡,必须支付消费金额2%的制证费,领取卡后必须支付消费金额2%的服务费。

在使用“信用消费卡”时,也有较高的门槛。在“尹蓓创投”的网上商城,出售的产品大多是“杂牌”。想买就要按商品价格的50%付首付,剩下的50%会被“信用消费卡”透支,但受害者在透支金额还清之前不能继续在商场购物。此外,商场还限制每人一次只能购买一件物品,需要抢购。回访中,很多受害者表示遇到过购买不成功的情况。

而想要贷款,门槛就更高了。犯罪嫌疑人设置了“先消费后贷款”的复杂规则,受害人需要按照信用消费金额的10%以上购物,才能申请购物金额25%-30%的贷款。根据规定,受害人消费20万元后,才可以申请5-6万元的贷款。如果他想借10万,需要花34万多。

“目前的‘信用消费卡’已经不能满足消费和贷款的需求。而是采取夸大适用范围、隐瞒使用规则、故意设置陷阱和门槛、骗取制证f

经大量调查,警方查明该犯罪团伙于2016年3月注册成立尹蓓创投有限公司,成立尹蓓创投网购商城,并以办理大额“信用消费卡”为幌子,诱骗被害人办理卡并支付手续费。


依托大数据,专班查明,除了记者卧底的上述公司外,武汉还有另外17个类似诈骗窝点。民警还发现,这些窝点均是采取公司化模式操作,窝点负责人选定场地,配备电脑、手机等物品,再通过网络、微信或者亲友介绍的方式招聘业务员。


6月12日,报道见报当天下午2时许,500余名民警分成20个抓捕小组同步“收网”,在18个窝点抓获涉案人员394名。


在记者卧底的窝点内,专班民警抓获了23名涉案人员。警方查明,负责人刘某今年30岁,以“北银创投”代理商的身份,专门注册成立了一家公司,投入了40余万元,租赁办公地点、购买电脑、电话卡等;还严格规定业务员的作息时间,单月业务量少于6件的,除了罚款外,还要“加强关注”和“重点培养”。此外,该公司还设定了开单加薪奖、销冠奖、每月新单奖等奖项,达到标准可以得到奖励,鼓励业务员多“拉业务”。


为了防止被识破,诈骗团伙还明确禁止业务员办理“信用消费卡”,也不允许向自己的亲戚、朋友推荐办理。如果有受害人发现贷款不成、消费不便,便立即将其“拉黑”。


目前,198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诈骗被警方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之中。


武汉警方提醒,银行、正规的贷款公司不会要求借款人在申请贷款前就支付手续费等各类费用。如果遭遇电信网络诈骗,请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