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IPO上市条件,公司上市的基本条件

最近,又有一家中国科技公司keep被传将停止美股IPO计划。此前,今年5月提交IPO招股书的喜马拉雅医疗科技公司零氪科技也终止了在美国的上市进程。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这可能与当前监管部门收紧对中概股的监管有关。

7月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意见》,特别提到要加强对中国证券交易所的监管。

规定:“采取切实措施应对中国证券交易所公司风险和突发事件,推进相关监管体系建设。修改《国务院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募集股份和上市的特别规定》,明确境内行业监管机构和监管部门的职责,加强部门间监管协调。”

在监管收紧的情况下,大量中概股的股价遭受重创。在美上市不到半个月的互联网科技股,上市仅6个交易日,目前股价较发行价下跌近20%。阿里巴巴(美股)和腾讯(港股)等科技股也受到冲击,自7月以来分别下跌近12%和7.79%。

中国企业赴美IPO接连按下暂停键

早在今年4月,就有消息称,体育社交平台Keep计划最早于4月底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招股书,申请赴美上市,上市时间最早将于今年7月或推迟至11月。Keep创始人兼CEO王宁等管理层也对媒体表示,他们预计Keep最早在2021年上市,最晚在2022年上市。但目前,这个计划还在变化中。

根据开心宝的数据,Keep于2015年2月正式上线。六年来,Keep进行了八轮融资,八轮融资总额超过6亿美元。其中,2016年8月16日,Keep获得腾讯C轮战略投资。前不久,在软银愿景基金牵头的最新一轮融资中,Keep获得了软银集团、高淳资本、腾讯投资、科图、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时代资本、ggv资本、五原资本等共计3.6亿美元的融资金额。

上个月,国家网信办对体育健身、新闻资讯、网络直播等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进行了测试。并因违反法律法规而被告知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

最近还宣布取消赴美IPO计划的是喜马拉雅。公司成立于2012年8月。自成立以来,喜马拉雅已获得6轮融资。主要投资方为小米科技、普华资本、高达投资、华山资本、宽带资本CBC、汉芯景洪、创投合伙人、

stock-word">好未来等。


招股说明书显示,自2018年到2020年,喜马拉雅的营收分别为14.8亿元、26.8亿元和40.5亿元。营业收入连年上涨,但近三年其一直处于亏损状态,2018年到2020年净亏损分别为:7.737亿元、7.733亿元、6.051亿元。就在2021年一季度其经调整后净亏损额达2.672亿元。


今年5月1日,喜马拉雅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IPO招股书,计划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为“XIMA”,高盛摩根士丹利、美银和中金为联席承销商。


同一时间被爆取消IPO计划的零氪科技则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数据驱动的医疗科技公司,在肿瘤、罕见病等重大疾病领域提供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整体解决方案。公司原计划于7月9日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股票代码“LDOC”,拟发行1080万股ADS,每ADS相当于4股普通股,发行价区间定为17.5美元至19.5美元,但今日便传来了其搁置境外IPO计划的消息。


行业人士激辩影响几何


多位业内知名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此次撤销赴美上市风潮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当前政治经济环境以及国内监管政策影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在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这次终止上市潮)和滴滴遭审查、中概股表现不佳有关,也和美股投资人风险偏好转变有关,当然,也受美股未来财务审计趋严等影响,但总体上中概股撤回美股IPO和继续在美股IPO都是较为寻常的个别现象,各家有各家的考虑,并不一定都是受到同一个因素的影响。”


国内从事美股证券集体诉讼的知名律师郝俊波也对记者指出:“近期中企暂停美股IPO应该与监管部门加强网络安全审查有关,(不过)个股表现不会影响其他股票。”


不过,就是市场影响来看,大多数行业人士认为影响有限。从一级市场来看,行业认为国内科技企业还有诸多其他选择,如港股、A股等。


“大部分公司可以继续选择去香港上市,也可以选择A股上市,并不是说就上不了了;而且去美国上市的,往往都是以国际一级市场投资者为主的,对国内一级市场投资者影响不大。”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受访指出。


“这次的确是对赴美上市的热潮浇了一盆凉水,但从长远来看对国际资本的追逐利用永远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机会和趋势。”郝俊波说道。


盘和林则认为近期的终止赴美上市现象或只是暂时的:“个人认为,中企赴美IPO是暂时性收缩,未来还会恢复。直到我国A+H两个市场流动性和承载力上升,可以承载这些公司IPO。也能给予这些中概股一个合理的估值,那时候美股对于中概股的吸引力下降,自然就不再有中概股热衷去美股上市。”


盘和林进一步补充道,“美股对于科技公司,尤其是没有盈利的科技公司诱惑力还是存在的,主要是盈利门槛低,上市门槛低,且没有估值天花板,其流动性也是非常充裕的,现阶段,国内A股的体系还有待进一步放开,而港股,则会成为大多数中概股,互联网企业的IPO新目的地,不过,港股当前的估值水平并不高,流动性稀释非常严重。”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